万 师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马鞍山243011)
论陈独秀早期的“开民智”思想
万 师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马鞍山2430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救亡图存时代主题成为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陈独秀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发现中华民族的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低下,意识到只有开通民智,才能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担负起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因此,他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注重民众的文化启蒙、培养民众的自觉意志、增强民众的参政意识,达到教育民众、唤起民众、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
陈独秀;早期;“开民智”思想
所谓“开民智,是为了使人民能够符合世界潮流的知识和眼光,因此,束缚文人达千年之久的八股文必须废除,而另外西学开拓人民的智慧。”[1]“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领导的文化革命是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2]被誉为“皖城名士”[3]229的陈独秀从中西文化的发展对比中,特别是从他自己对中国革命的不断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深深地体会中国当时的实际社会现象,即“眼见得几千年故国将亡,四万万同胞坐困。”[4]30正是因为当时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很少,民德颓落,民智低下,造成他们的地位长期难以提高,导致他们“不关心国事”、“听天由命”、“缺乏抵抗力”[5]。因此,陈独秀大力提倡开通民智,提高民众的智力水平,从而增加中国的民众对自由、科学、民主的理解,上下求索,不断地探究救国救民的道理,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伟大事业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民众“缺乏爱国的政治道德意识”、“无独立自主之道德人格”、“缺乏抵抗力的道德精神”、“以升官发财为目标的人生观”、“不讲诚信的道德品德”和“缺乏科学指导的伦理生活”[6]。因此,“所谓德行,归根结蒂,就是要一个人彻底去掉一身的私欲,不贪财,不盗窃,不欺诈,不慕虚名,心地纯洁,为了诚,可以舍弃自己生命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牺牲精神。”[7]138同时,德行与智力两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智力作为内涵的德行,就等于没有德行。“智慧不仅能增加道德的光辉,而且还能够保护道德,消灭罪恶。”[7]151陈独秀在注重民众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加强开通民智,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创办报刊启民智。1903年,陈独秀在上海与章士钊、张继一起,共同创办了《国民日日报》,当时被誉为《苏报》第二。1904年1月,陈独秀在安徽的芜湖市创办《安徽俗话报》,这是他独立主编的第一份刊物,开始传播民权、自由、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是后来他创办闻名全国、对中国几代人产生巨大影响的《新青年》作了准备,成为《新青年》的先声。这份刊物是一份通俗性的读物,表面上是在于“懂得点学问”、“通达些时事”、“长点见识”[4]22-23,让民众不仅能够增加知识,也能够有点觉悟,不能够就整天无所事事、或者稀里糊涂、浑浑噩噩地生活。它实际上配合刊登《亡国篇》、《说国家》、《说爱国》、《恶俗篇》等政论性文章,既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人民赤裸裸的欺侮、侵略的事实,也批判封建社会诸种不合理的陋习,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排除迷信。它既是犀利的战斗武器,也是一本学习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对于启发民众觉醒、开启民众的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陈独秀开通民智的初级表现形式,即在当时大多数民众多是文盲的前提下,让他们懂得一点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其他形式开展,它尽力做到“若能广运长舌,将众人脑筋中爱国机关扳动。”[4]15因此,《安徽俗话报》是“表面普及常识,暗中鼓吹革命的工作。”[3]36陈独秀说:“人生在世,糊里糊涂的过去,一项学问也不懂得,一项事体也不知道,岂不可耻吗?”[3]22陈独秀针对当时民众上学读书难的问题,创办了《安徽俗话报》,这是一份以下层民众为阅读对象的报纸,它能够提供时世新闻,介绍浅近的知识,经济适用,通过它既传播历史、地理知识,又增加民众的感性认识。1915年9月,陈独秀为了教育青年、维护共和,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其主旨在于开启民智、致力于思想启蒙,“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4]129因此,在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下,提倡个人解放,批判旧伦理,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有利于广大民众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地传播扫清了障碍。
(二)兴办教育促民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仍然是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道路问题。为了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近代社会的仁人志士从器物、制度、文化诸领域来寻找出路,提出了许多方案,企图使中华民族摆脱危机,走向复兴。因此,启蒙与救亡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要对当时的民众开展启蒙活动,首先应该从教育开始,陈独秀认为,教育不仅能够启发民众的智能,因为它是智慧的源泉,而且还能开发民众的思想。“人的智慧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凭借自身的智力就可理解;第二种,能够通过别人的解释进行体会;第三种,不能凭借自己的理解,也不能通过别人的解释来理解。”[8]而当时的中国普通民众就属于这第三种,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很难得到满足,那里还有闲暇去就学呢?因此,通过兴办教育来增加民众的智能就弥足珍贵了。陈独秀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4]142因此,“未受教育的人,好象生材;已受教育的人,好象做成的器具。”[4]3221902年,陈独秀编译了《小学万国地理新编》;1913年,他编辑了《新体英文教科书》(4卷本);1913-1914年,他编写了《字义类例》等书,对民众的启蒙教育起到了重要影响。同时,他不仅在安徽的芜湖、广州等地办学,还在浙江、北京大学任教、通过这些努力,突出了学校不仅是增进知识,开发智力的场所,也是提高民众思想觉悟的阵地,使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根据教育独特影响和民众知识机构层次差异性,他提出了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方法,扩大了民众接受教育的范围,为开“民智”奠定了基础。
(三)提倡“西学”励民智。陈独秀所倡导的“西学”,它主要包括:(1)西方的学者及其观点(或论述)。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两种道德,即独立心的贵族道德和谦逊服从的奴隶道德;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法国的人权宣言;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斯(即马克思)的资本学说;梅特尼廓甫的长生说、道德意见;阿斯特瓦尔特的幸福公式、经历原则、效率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等,其目的在于增进我国青年的知识积累,培养他们的自主、进步、进取等精神。(2)西方的学说或流派。古典主义与理想主义,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人权说,进化论,社会主义等,这些知识从一定层面上改进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民众的世界知识,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启迪了他们的理论思维,从而为民众的智力发展开启了一面窗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有机发展,也有利于民众的思维与智能的健康发展。因此,伴随着进化论和自由思想的传入,经过几代的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对当时民众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西方的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们通过一定形式或方式,开始学习与引进西方文化,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更有利于民众的知识更新与思想解放。虽然当时中国社会的沉重压力严重地减慢了前进的步伐,但并没有阻碍中国人民继续向前的脚步。特别是在陈独秀为主要发起人之一所领导下的新文化运动,要求“科学”与“民主”的呼声震撼着中华民族的大地,这种趋势就更加锐不可挡。
“洎乎二百年来,民智益开,教化大进,奋其智勇,经略全球。”[9]86当民众的智能得到发展时,他们就自觉地运用其智能,去战胜人世间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4]129也就是说,民众的自觉意识在于发展全新的观点或理念,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懂得人生真义。陈独秀认为,宗教家把现实的世界看成是虚幻的,不论是西方的基督教,还是东方的佛教,其目的就是希望来世享乐或者升入天堂;哲学家不论是孔孟,还是老庄,他们的目的不是把做天下的道德家作为己任,就是以知足常乐、顺应自然为目标;科学家相信自然是物质的,人类的发展是靠世世代代的日积月累而创造的,他们的目标是着眼于人类未来的发展,而不是每个个体的生命,即使每个个体不存在了,但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永远还存在着,成为后来者继续前进的基础,人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着。那么,我们当下的民众的人生真义是什么呢?他说:“个体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4]347因此,人生真义就在于,不仅每个个人能够享受幸福,而且其他的人也同样享受着幸福。这种幸福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一曰毕生幸福,悉于青年时代造其因;二曰幸福内容,以强健之身体正当职业称实之名誉为最要,而发财不与焉;三曰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四曰自身幸福,应以自立造之,不可依赖他人;五曰不以现在暂时之幸福,易将来永久之痛苦。”[4]186这样,“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4]118
第二,畅想现代生活。陈独秀说:“现代生活,以经济为之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活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4]232他在当时情况下,根据欧美人民的生活状况,逐步规划着我国民众的未来的生活情况,其动机一方面在于反对孔教,即将孔子作为法律、政治、文化、意识等方面的主宰,完全否定了当时民众以全新的生活标准来生存的主动权,让孔子成为人们一切的主宰,从而剥夺了民众生活的自主权;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的现代物质文明的介绍,对当时的中国民众具有开阔眼界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民众自觉去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当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陈独秀提出“现代生活”的构想,对于下层的民众无疑不过只是画饼充饥而已,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不过作为思想启蒙者的陈独秀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为民众创造了一条了解西方社会的途径,给衰微的社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病态的社会看到了可能被治愈的希望,引起民众起来拯救之。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理想的追求,促进人类逐步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后取得自身的生存状况的不断改进,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也可以说,人类如果没有理想与追求,人类就不可能有目前的发展,也不会有社会的进步。因此,陈独秀关于“现代生活”的构想,也是对当时处于灾难深重的民众的一种激励,促使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第三,追求全新发展。民众不仅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的目的,更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的归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更好地追求自己全新的发展。这种发展既要讲求自主的完善意识,又要追求进步的发展理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们只有不断地求新促变,事业才会日新月异,社会才会蒸蒸日上。因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严复说:“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9]18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国家强弱存亡依赖它。同时,尊重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增强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
随着民众智能的开启,民众对自觉意志的追求逐渐增长,他们积极要求参政的意识就会增高,而真正能够增强他们的参政意识,除了智能的开启,个体意识的增长之外,其关键还在于民众的政治觉悟的提高。
首先,培养民众的国家观念。我国封建社会是专制政体,“人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4]177由于统治者长期压制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处于无权的地位,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更没有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其人生的权利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对国家的事情自然漠不关心。“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天子之一身,兼宪法、国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则一切与之俱亡,而民人特奴婢之易主者耳,乌有所谓长存者乎!”[10]71在“家天下”的专制体系中,君主就是国家,国家是君主的私有财产,君主身兼法律、政治、军事于一身,独揽大权于手中。“盖君主者,以一人当阳,右准绳,左规矩,以宰治其群也。”[10]21-22中国的专制统治是自秦朝开始,无上的皇权与专制的君权相结合,君主谋求一己之私利。普通民众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对家庭、家族的事情特别关心。他们“个个人一生的希望,不外成家立业,讨老婆,生儿子,发财,做官这几件事。”[4]81他们做官也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买田制地,光宗耀祖,“至于国家怎样才能够兴旺,怎样才可以比世界各国还要强盛,怎样才可以为民除害,怎样才可以为国兴利,这些事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4]81“若和他说起国家的事,他总说国事有皇帝官府作主,和我等小百姓何干呢!越是有钱的世家,越发只知道保守家产,越发不关心国事。”[4]81因此,提高民众对“国家”概念的认识,是增强他们参政意识重要方面,陈独秀说:“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全体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4]144他是从国家的本质及其职能来论及国家权利内涵,国家就是人民权利的保护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这样,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被准确表述出来。“国际法意义的国家的形成必须具有四个要素:永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主权。”[11]陈独秀认为,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即“一定的土地”、“一定的人民”、“一定的主权”[4]56-57,他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接近现代对“国家”概念的理解,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增进民众的法律意志。在当时的社会中,一般下层民众由于缺少文化,只是注重自己的生存,对社会中采取什么方式,根本不关心;而一些有文化的读书人只是知道一味地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处理事情、评判是非的标准,却不知“孔子生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4]235他们把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立法,等同于中国古代的立法,这就混淆了两者的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立法,就其内容而言,只是那个时代统治者的意识的反映,它只是落后、保守的集中体现。近代的立法,也是时代的折射,它包含自由、平等的因子,具有进步的特征。陈独秀认为,法律是为了保障现代的文明,“盖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杂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4]226“西洋所谓法治国者,其最大精神,乃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4]226因此,只有向民众普及有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运用法律维护国家、个人的权利。
再次,提高民主的伦理觉悟。我国民众受知识水平的影响,其伦理思想主要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它们左右着民众的行为,然而,“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4]179因此,我国的民众要想取得自由平等的国民地位,就要在伦理道德上去除保守的纲常的因素,增加民主、科学的内涵,促进伦理道德的更新,使用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后,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陈独秀说:“爱国心,情之属也;自觉心,智之属也。爱国者何?爱其为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自觉者何?觉其国家之目的与情势也。”[4]114由于民众的智谋与力量的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开始觉醒。只有参与意识的逐步形成,民众的爱国心才能增强。严复认为“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9]240一种政治制度并没有好坏的分别,只要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满足于人民的渴求,就是好的制度;一场改革并没有快慢的区分,只要变革的措施适当,反映民众的愿望,就是完美的变法。这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政治制度,无论进行怎样的社会变革,只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利益,就是完美的制度,就是完善的变革。陈独秀说:“盖一国人民之智力,不能建设共和,亦未必宜于君主立宪,以其为代议之制则一也。”[4]117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够实行民主共和制,也不适应于立宪政体。因此,严复说:“始知世间一切法,举皆有弊,而福利多寡,仍民德民智高下为归。”[9]504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或者社会改革是否正确的标准,以是否能够推动民众的道德的提高,民众的智力的发展作为评判的准则。
总之,“民智”是一个国家民众建立独立人格的必要条件,也是用来衡量民众的素质的高低的重要尺度。而“民智”的开发与提高依赖于民众在国家中的自由的空间与平等的地位。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民众在平等的竞争中,就能够充分地发展自身的智力水平。要创造这些条件,在于思想启蒙者的宣传与鼓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民众的智力水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林保淳.严复-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者[M].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3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59.
[3]沈寂.陈独秀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4]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万师.陈独秀早期自由思想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87-288.
[6]金焕玲.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69-76.
[7][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8][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张亚勇,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28.
[9]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严复.孟德斯鸠法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梁淑英.国际法学案例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18.
D231
A
1004—9975(2011)01—0040—04
2010-11-07
万师(1965—),男,安徽无为人,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讲师,哲学硕士。
[责任编辑 陈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