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2011-12-07 06:28刘景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后备竞技人才

刘景宗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潮州 521041)

回顾与前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刘景宗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潮州 52104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及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积极关注。从培养体制、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培养思路、人才市场、国外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前瞻,提出了要重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人才学视野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同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同区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研究。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述评

在任何历史时期,人才都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竞技体育领域,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和战略地位也愈加凸显。综观整个竞技体育的运行,其实质都是紧密围绕着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退役等工作而展开的,人才是竞技体育的核心。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拨与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受到世界各国体育组织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积极关注。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方面,我国学术界取得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回顾与前瞻,不仅有利于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挖掘潜力、加快发展,也有利于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后北京奥运时期,在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有必要认真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待探讨的重要问题,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主要成果

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方面的研究

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脉相承的,在新形势下亟需改革与完善。如王雷指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以体校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制[1]。马志和等指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缺陷包括行政手段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脱节、体校产权边界模糊,制度激励不足、投资渠道单一,供需矛盾加剧,同时认为“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2]。冯庆梅等认为,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以学校为基础,以校外各俱乐部为依托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分级、分层、有重点地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原有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梯队建设体制[3]。应该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学术界乃至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逐渐形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主体、以市场为手段,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培养体制。

1.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既有不同地区特色的培养模式,也有全国性的培养模式研究,还有对不同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等。如温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由一元化的政府投资主体,逐渐转变为政府、社会力量、企业、个人及家庭等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投资的局面[4]。金玉等,按照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安排的特点将多种模式粗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集中型,即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统筹安排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二是结合型,即体育系统的各类体校和社会企业、团体建立的体育俱乐部主要承担运动训练竞赛任务,教育系统的小学、中学和高校则以传授文化知识为己任,两类人才培养主体合作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5]。马志和等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赖以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模式[2]。秋鸣等,运用SWOT模型,对比分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等四种培养模式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和 Threat(挑战)[6]。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具雏形,在各种模式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要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竞技体育发展实践的需要。

1.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方面的研究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王雷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后备人才减少,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培养效益差,后备人才输送率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缺失,市场调节能力有限[1]。严德一认为,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削弱、后备人才输送渠道不畅、输送难等是制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7]。马志和等指出,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着学、训矛盾、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以及教练员素质不高等问题[8]。学者们所指出的上述问题是比较客观公正与实事求是的,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引起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学术界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的影响,也包括来自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影响。为此,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探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思路与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郭经宙等认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的因素包括家长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9]。严德一认为,制度环境、目标发展、训练输送、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项目布局等是影响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7]。戴健等的研究表明,管理体制、训练科学化水平、训练投入、运动员学习与出路等问题,是制约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10]。学者们所提出的上述影响因素,既有共性成分也有个性特点,且分析较为深入透彻,对后续研究及其实践中的改进措施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5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思路方面的研究

在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其培养思路。金玉等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包括:树立现代化的人才培养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化、社会化;完善我国现行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5]。郭文庭等认为,树立主体教育理念,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意识,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11]。唐建倦,从理论上建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度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模型[12]。董永利等提出,“以高校为依托、高水平运动队为基础,形成‘教体结合’的新格局”[13]。马志和等还提出了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即优化项目布局,建设“教、科、训三结合”基地;树立大人才观,坚决走“体、教结合”的道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大力加强教练员的培养,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素质[8]。以上这些思路,将会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6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学者们也开始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予以关注。在此方面,杨再淮教授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杨再淮等认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法则、社会保障、教育培训、调控体系等,主要受到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力、市场保障、择业意向、升学意向等因素的影响[14]。杨再淮等的研究还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其家庭的需求,他们的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定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是满足家庭(个人)的升学需求;三是满足择业的需求[15]。杨再淮等,同时也论述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机制,即健全后备人才市场法规和市场体系;制定后备人才市场发展规划;保持后备人才总供求的动态平衡;协调后备人才市场中各市场主体的关系[16]。以上的研究,对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后续研究的深入进行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1.7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不仅局限于国内,而且积极关注国外,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如张红松等,总结了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是以各级普通学校为中心的“学校体制”[17]。潘前等的研究表明,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化,中小学体育教育以健身育人夺标一体化为导向,后备人才队伍规模庞大[18]。侯海波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国外竞技体育强国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如美国的竞技体育以学校为中心,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时期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俄罗斯体育体制的基础依然是体校,体校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德国,发现体育天才的任务主要由体育俱乐部、学校、乡镇、州体育运动协会和州政府承担,联邦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澳大利亚体育运动的基础是地方俱乐部和中小学校[1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培养体制的借鉴不可忽视。

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总体评价

2.1 取得的成绩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学者就开始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绩至少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成果数量较多,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论文200余篇,与此相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10项,且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第二,涉猎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培养思路及人才市场等,同时还涉及到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学者们开阔的研究视野及强烈的问题意识。第三,体现了一定的研究具有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培养思路的创新方面,如“以学校为基础,以校外各俱乐部为依托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科、训三结合’基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意识”等。第四,促进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进行,为政府咨询决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2 存在的不足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问题和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总体来说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不足,尤其是许多研究都只囿于体育领域,未能从社会变迁的背景以及人才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探讨这一事关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第二,研究成果、特别是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较为笼统抽象。虽然也不乏创新较为明显的研究成果,但多数研究仍然缺乏特色和个性,尤其是关于解决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措施方面,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项目、分区域的专题研究较少。如此等等,使以上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打了折扣。第三,研究成果所反映出的效益观念比较淡薄。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下,探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应该树立效益观念,即应考虑如何才能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然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

3 前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

3.1 重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体育强国是新形势下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体育发展实践的必然要求和新时期体育发展的源动力。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建设体育强国,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不可或缺,而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为此,应该重视从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高度来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纳入体育强国建设的指标体系,包括具体指标的设置、权重的确定、指标数据的来源与计算方式等;其次,需要研究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再次,需要放大视野,认真反思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系列问题;第四,需要进一步探讨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体制、培养思路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研究的应用价值,切实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服务。

3.2 重视人才学视野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中国的科学园地破土而出[20]。人才学是一门研究人才现象、揭示人才规律、指导人才开发、带有综合性特点的新兴学科[20]。人才学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各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也应该纳入人才学的研究视野。为此,有必要开展人才学视野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借鉴人才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概念、特征、种类、要素、结构、功能等;其次,开展人才学视野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非常重要,包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规律、人才开发、人才市场、培养模式、培养思路、人才考评等,该类研究需要大量参考人才学的相关理论,如人才成长过程及阶段理论、人才成长基本原理——“综合效应论”、人才考评的“三态学说”、人才资源开发整体相关理论、人才价值理论[20]等,也需要深入实际的个案研究和社会调查等。

3.3 重视不同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竞技体育是一个项目众多的大家族,不同项目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群众基础、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发展潜力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同理,不同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也会存在差异。为此,学术界应重视不同项目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而这正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软肋。首先要考虑的是,开展不同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了解不同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存在问题等;其次,需要深入分析影响不同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努力寻找出其共性因素与个性因素;再次,需要关注国外不同项目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从中寻求启示与借鉴;最后,需要研究不同项目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如职业化项目与非职业化项目、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优势项目与劣势项目、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群众基础不同的项目等,总之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资源与社会基础,制定与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

3.4 重视不同区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一般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育发展状况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亦应因地制宜,可采取区域化的发展战略。然而目前的研究趋向性较强,有针对性的区域研究较少。首先,需要开展东、中、西部地区乃至各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比较研究,特别是要善于总结一些成功地区的培养经验,发现各区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其次,需要深入分析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乃至各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再次,需要紧密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及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东、中、西部地区乃至各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本区域特点的具体培养模式;此外,还有必要思考构建不同区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即如何实现区域之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包括人、财、物及培养模式、体制等)与区域合作等。

3.5 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研究

效益观念应该是任何一个国家、组织、个人,任何一项事业、产业都应秉承的原则,竞技体育亦不能例外。为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也应树立效益观念。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研究非常薄弱,很少有学者关注。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效益方面,周洪珍教授曾通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提出“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合理配置竞技体育资源,注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产出效益,使中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21],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研究开了一个好头。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研究可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可考虑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包括人财物等方面,这需要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并运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和界定,既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能随意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反应实际的投入量;其次,可考虑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益,这里的效益不仅仅包括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竞技体育成绩,还应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等,产出效益的研究虽然比较困难,但却可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讨,以逐步逼近客观实际;再次,可考虑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措施。

[1]王雷.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74-76

[2]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24(6):56 -59

[3]冯庆梅,夏思永.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29-31

[4]周建梅,钟秉枢,张志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及投资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594-596

[5]金玉,潘绍伟,彭杰,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27(5):82-86

[6]秋鸣,冯少兵,段娟娟,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1):44-47

[7]严德一.影响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7 -10

[8]马志和,朱剑华,钱伟良.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43-45

[9]郭经宙,倪湘宏,张志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2):18-20

[10]戴健,马志和,张林,等.影响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7 -10

[11]郭文庭,张西平,朱恺.主体教育理念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7):23 -26

[12]唐建倦.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6):50 -52

[13]董永利,袁建国,王建议.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91-94

[14]杨再淮,俞继英,项贤林,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3):1-6

[15]再淮,项贤林,倪伟,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4):14 -20,79

[16]杨再淮,余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与宏观调控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1):6-10

[17]张红松,张锡庆.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36-38

[18]潘前,陈伟霖,吴友凯.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88-91

[19]侯海波,李桂华,宋守训,等.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1-5

[20]叶忠海.人才学基本理论及应用[J].中国人才,2007,(1):52-53

[21]洪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效益背景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1 -3

Review and Expectation of the Researches on Training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LIU Jing-zo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 521041,China)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training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which has caused posit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The researches o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training have been reviewed from training system,training mode,existent problems,influencing factors,training ideas,talent market,foreign researches,and the overall evaluating has been made.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training have been expected as follows:resear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power strategic goal,resear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s studies,researching from different items,researching from different areas,researching on the training benefit.

competitive sports;reserve talent;training;summarization

G80-05

A

1007-323X(2011)06-0028-05

2011-07-15

刘景宗(1977-),男,广东潮州人,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后备竞技人才
人才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