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再萍,林婕,曹君,杜小磊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300)
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及评价体系研究
任再萍,林婕,曹君,杜小磊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300)
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并建立了评价体系,指出只有教育监管部门、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具有职业能力的合格人才,才能真正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途径;评价体系
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选择直接就业,所以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以开发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体质的劳动者,是高等院校教学的目标。特别是职业院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在校期间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这也是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界定应充分体现职业竞争力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包括六个方面:捕捉筛选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变及创新能力、职业定位与持续发展能力。这六种能力为依次递进关系,为大学生走上职业岗位作好铺垫,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大学生走出校门时才算真正具有了较强的职业能力。
大学生职业能力所涉及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职业定位与发展能力是关键,捕捉筛选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职业定位打下基础,而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为学生职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高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最终应体现在职业定位与持续发展能力。捕捉筛选信息能力指学生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没有必要全盘接受(也不可能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的接受的能力,对来自其他的信息也是如此,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校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素养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和具体的工作紧密相结合,它是一种应用和应变能力,同样,接受了相同课程学习和实训的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涉及到学生的变通性及悟性;社会适应能力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心理健康、能承受压力和挫折、愿意与人合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的状态,一个人如果缺少了这种能力,那么无论他有多大的技能或知识,他也难以被社会接受或认可;应变及创新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变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适应变化,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快速判断并采取合适措施以应付事态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应变能力的高级阶段,是指学生在困难面前动脑筋、想办法、思索、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又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及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职业定位与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自我认识后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倾向及职业发展目标,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职业永不枯竭的源泉,这种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Melanie J.Zimmer-Gembeck and Jeylan T.Mortimer(2006)[1]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有报酬的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选择和学习兴趣提高起着一定的作用。其目的旨在改变人们对大学生参加有报酬社会实践的看法,只要学生能平衡好实践工作和学习,实践工作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生未来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和定位,从而激发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JamesW.Ainsworth and Vincent J.Roscigno(2005)[2]探讨在职业教育阶级,种族和性别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和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种族和性别差异对学生学习信心和早期职业成就的影响是惊人的。SheriA.Hanson and ThomasP.Hogan(2000)[3]通过调查高校学生估算能力,发现学生在加减法上的正确率很高,但在乘除法和分数的减法上表现比较查,分析表明测试的成绩与学生数学学习和计算技巧有比较大的相关性,而与学生的语言学习相关性不大。Kathryn Ecclestone(1999)[4]研究表明,对社会发展比较低的预期会使人们只参加正规的教育,而对社会发展高预期会促使人们不断自主学习以应对未来职业风险。Glynda Hull(1993)[5]研究了社区高职教育对工人技术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分析表明教育、社交、政治信仰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彭秀丽,王剑锋(2010)[6]认为,高校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健全的方面,指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校教育实际,大胆进行实践和尝试,努力使高职教学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是一个方向;刘芳霞(2009)[7]构建了会计专业“课程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岗位实训”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并探索出“八双”教学模式,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使会计专业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
有学者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研究。郭鑫(2009)[8],认为通过以学生、项目、情境为基础的课堂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交流能力和反省能力;陈小青(2009)[9]认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相配套,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郑惠虹(2009)[10]借鉴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经验,提出“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实现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与行动实践统一的理念;张梁平(2007)[11]在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教特色的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少走弯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学者从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角度、企业合格劳动力培养角度度探索高校职业能力的内涵。高清林(2009)[12]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把高职教育从终结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指出只有建立层次规范、结构衔接、体系开放的终身教育高职新体系,以及对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考评制度和服务功能等进行改革,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高海霞,王清华(2009)[13]对于合作教育进行了详尽分析,认为合作教育将引领职业教育方向,它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产业界资源环境开展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胡云斗(2007)[14]认为,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职业,职业院校教育在基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开发,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也有学者从教师控堂能力角度对高校教育进行分析。郑永莉,高飞(2007)[15]认为,教师对于课堂控制能力的驾驭是重要性,它关系到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给更多的人学习机会,也导致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分析影响教师课堂掌控力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提高课堂掌控能力的对策主要是内强素质、外强联系。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定位、就业关注的比较多,特别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关注高职教育模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就业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全面素质、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有一些教师从控堂能力等实际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但从评价体系方面研究的不是很多,所以本课题从学生职业能力评价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大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内涵。
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要围绕着职业能力内涵的六大要素展开,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6]。
第一,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首先,积极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革新与改造,以多种形式和手段促使教师提高业务和教学水平,这其中要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提升课程及教学的针对性,邀请企业参与、开发学校的教学工作,特别是一部分课程要按企业需要设置,由企业经济、工程技术人员来承担这部分教学任务更加适合;最后,职业素质也要求教师具有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爱护学生,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出真正的具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热爱学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
第二,校办企业是锻炼、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基地。校办企业是在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同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完完全全运营的企业,而不是实训室,它为学生提供实习为主,产生经济效益为辅,这样通过学校自身的企业运作从长远解决实习基地分散、学生难于管理等弊端,比如,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办企业通过制作一套单据提交给银行,如果学生做出来的单据银行完全接受了,那么这个学生就等于通过了考试。这样,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不能接触核心业务的不足,校办企业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践;如果学生做出来的单据银行不予接受,一般银行会把相应的不符合的地方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活的,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或模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工程类专业学生可以直接制造产品,然后由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把产品推销出去,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而且节约了校外实习的管理成本,还给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加速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成分较高的活动,其生命在于它的独创性,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偏重于感性和综合性。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创造力,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正需要这种哲思和顿悟,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则概括世界的一切,是无限的。以往的教育,注重强调业务知识的理论性、继受性、被动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和职业素质的自我提高,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第四,双证融通、“订单式”培养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双证融通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一套课程体系的学习,毕业取得至少两张证书,一是达到大学毕业的标准,拿到毕业证书,二是能满足该领域的职业要求,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即达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效融通和统一。对于双证融通模式的实现,“订单式”培养必不可少,例如,上海思博学院国商院在双证融通、订单式培养上遵循动态性和超前性原则,抓住国际商务和现代物流这两个上海支柱性产业发展的脉搏,结合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开设具有特色、实用性强的专业,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企业是学生就业的归宿,是学校培养成果的最终检验者,实践证明,双证融通、“订单式”培养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五、各级部门的有力支持、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保证。首先,要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各级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把更多时间与精力用于更具实际意义的问题研究,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制度支持及经费支持,对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而不再是陷于无尽的讨论和无意义的所谓研究中。其次,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目前职业资格证书的多方认证与管理,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统一性,只有各级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才能为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学校和老师是外因,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导因素,通过三年的教育努力把这种理念从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因,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年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广义职业能力的定义设计出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并在每一学期末由各任课老师、班主任、相关的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家长对每个学生的职业能力状况进行测定,分析学生目前的优势及不足,汇总后反馈给各个相关老师、学生本人及家长,以便进一步制订下学年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经过学校三年的逐步提升,使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比较高的职业能力。根据前述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含义,设计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μi为各职业要素指标在职业能力中所占的权重;P i为各个职业要素指标;μi在这里由评价者集体讨论得出,而P i为各个评价者所给分的算术平均。
参与评价学生的人员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实习期间的企业师傅、家长、学生自己及其他愿意参与的教学管理人员,由班主任进行汇总并对学生的各项指标评定等级,学生至少每个指标都得到良或优以上才能称为具有比较强的职业能力;而评为中或差的学生由班主任征求各任棵老师的意见,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使每个学生在未来的半年或一年时间争取每个指标达到良或优,如果到毕业还没有达到良或优的,学校可继续跟踪学生的工作情况,督促学生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现有研究多从学校、老师的教学方面进行的,而笔者提出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更多地把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的能动性纳入其中,以丰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引入企业、用人单位的评价指标。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最终检验还是用人单位的评价,所以,该领域的研究引入用人单位的评价指标是一个趋势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要求每个院校建立一定数量的校企联系实习基地或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调研、分析并建立工作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标准,并反馈到企业进行进一步修正,克服以往重文凭而忽视真实能力的问题,为各高校及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培养、开发、提升职业能力提供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当然,对于不同的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大学生是企业或组织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企业也应在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理所当然承担责任,有所作为,特别是企业在岗位技能标准和对大学生能力、业绩的评估、反馈信息方面,是引导和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直接因素。
其次,强化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会有很大的差别。一个人的进步快慢和程度主要取决于本人的主观努力,具体包括学生在学业、理想、志向、进取精神、意志、毅力、勤奋、战胜困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进取。由于每个人的基础、动力、进取精神、努力程度等内因不同,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程度也就不同,职业能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和成功就业的核心条件,大学生个人是主体与内因,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的意识与行为并进行长期的投资积累,在校期间就要积极主动掌握扎实、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寻找机会不断积累工作经历与经验,塑造和建立良好个人良好的品性与形象,增强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能力与发展能力,所以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也是研究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方向。
对于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及评价指标的研究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成果和研究领域也将更加深化和细化,也会不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1]Melanie J.Zimmer-Gembeck and Jeylan T.Mortimer.Adolescent Work,Vocational Development,and Educ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76,No.4(Winter,2006),pp.537-566.
[2]JamesW.Ainsworth and Vincent J.Roscigno.Stratification,School-Work Linkage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J].Social Forces,Vol.84,No.1(Sep.,2005),pp.257-284.
[3]SheriA.Hanson and Thomas P.Hogan.ComputationalEstimation Skillof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Vol.31,No.4(Jul.,2000),pp.483-499.
[4]Kathryn Ecclestone.Care or Control?:Defining Learners'Needs for Lifelong Learning[J].British Journalof Educational Studies,Vol.47,No.4(Dec.,1999),pp.332-347.
[5]Glynda Hull.Critical Literacy and Beyond:Lessons Learned from Students and Workers in a Vocational Program and on the Job[J].Anthropology&Education Quarterly,Vol.24,No.4,Dec.,1993,pp.373-396.
[6]彭秀丽,王剑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我国高职教育[J].职教论坛,2010(2):43-44.
[7]刘芳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47-49.
[8]郭鑫.课堂对话教学——高职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50-53.
[9]陈小青.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110-111.
[10]郑惠虹.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23):132-134.
[11]张梁平.BTEC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特色探析[J].职业时空,2007(11):22-22.
[12]高清林.基于终身教育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154-156.
[13]高海霞,王清华.从高职院校看校企合作标准[J].职教论坛,2009(12):17-18.
[14]胡云斗.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2):41-42.
[15]郑永莉,高飞.高职教师提高课堂“掌控力”的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7(3):71-72.
[16]任再萍,姚大伟,王小妮.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30-33.
Ways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Enhance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Ren Zai-ping,Lin Jie,Cao Jun,Du Xiao-lei
(Shanghai Sipo Polytechnic College,Shanghai201300,China)
This paper defined the vocationalability of students,and analyzed the currentsituation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mpetence.Proposed ways to enhance the vocational competence of students and established evaluation system.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regulatory authorities,vocational collegesand enterprisesmustclosely cooperated in order to develop a truly qualified personnel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ability.
vocationalability;enhance;ways;evaluation system.
上海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研究课题“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及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ZZGJ51-09)
任再萍,女,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外汇风险。
G715
A
1674-7747(2011)11-0018-05
[责任编辑 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