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梅
所谓个性,是指人的独特心理现象,包括带有倾向性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以及带有特征性的能力、气质、性格等。这些心理现象虽然是人人皆有,但又是不尽相同的。虽然集体表现为“共性”,但组成集体的个体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在承认共性的同时,必须肯定个性。所以,培养良好的个性是由集体中个体特点决定的。
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不再仅仅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更加强调人才的个性发展,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要求。
良好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合理的需要,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向上的、能够成就事业、造福人类的动机;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性格特点,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表现出和善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亲社会行为。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班主任要成为每一名学生的知心朋友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不喜欢那种凌驾于自己之上、保持威严的老师。近十几年的学生工作使笔者真正了解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个人秘密。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学生在承认笔者是他们的老师的同时,更加肯定笔者是他们的朋友,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必须首先了解他们的个性心理状态,这将是教师工作的基础。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笔者认识到,要成为同学的知心朋友,教师要做圆心,对于圆周上的每一名学生,距离都应该是相等的。此外,教师还要是“哑巴”,在与同学“多值对应”的同时,又要和每颗心灵“单值对应”,绝不可泄露学生的秘密。这样,就拥有了全部学生的心灵,为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为每一名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才干是青年学生的共同目标,但一个班集体有几十名同学,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又不尽相同。所以,对每一名同学进行正确引导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兴趣、爱好不广泛,个人素质较差,能力不强的学生,更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不能使任何一名学生产生“我不如人”的心理,及时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并加以培养和利用。这样就能使学生增强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调整好每一名学生的心态
心态是一种持久的心理状态,对人的个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般心态是强烈感情之后的余波,或季节、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心态一旦形成,持续时间就会较长,对人的个性影响较大。所以,班主任要经常了解和调整学生的心态,进行必要的咨询服务,确保每一名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健康成长。
四、对犯错误的学生永远寄予期望
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问题在于老师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只要教师能够对犯错误的学生高度信任,并寄予较大期望,教育就一定会成功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人之所以不好,只是因为他曾生活在不好的社会制度里,生活在不好的环境里。我亲眼看过许多实事,就是一些被所有学校开除了的,认为捣乱的非常难教育的儿童,如果被安置到有正常教育的环境里,可以说第二天就会变成一些很好的、很有天才的、能够很快向前进步的儿童。”相反,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学生的缺点不放,或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名不离口,这不但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而且可能会导致对学生生命的不负责。为此,我们更要慎重,因为他们更需要关爱。
五、不能让得到帮助的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
一个班集体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有时候甚至需要动员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援助,这确实能体现班集体的温暖。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类似的情况笔者遇到了多次,之后与被援助者交谈,他们大多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对同学有一种愧疚心理,久而久之性格发生了变化。故此,笔者欣赏那种在没必要“大动干戈”情况下不损伤个性的“隐形”援助。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也带领同学们做一些类似的援助。
综上所述,一名班主任如果能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心态,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又能正确对待有错误和有困难的学生。那么,他的学生定会是个性鲜明、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好学生。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