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两周年,但食品安全依然问题丛生。近期,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全面打响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
5月23日,上海召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成立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市长韩正在会上强调,必须采用最严厉的准入、监管、执法、处罚、问责措施,确保上海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为破解多环节、跨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难题,《意见》对农产品、现制现售食品等8个方面对应的各部门职责进行了梳理和明确,并提出将建立完善市、区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将试点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实行动态管理。
为构建多层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深圳市食品安全促进会5月21日正式成立。该促进会是由深圳市从事食品销售、流通领域企业自愿结成的地方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成立预示着深圳食品销售企业将从单纯的食品销售,转入对种养、采摘,到采购、加工、分销、运输、进入超市,以及从超市进货、储存、加工到销售等食品供应链各环节进行管控。今年该促进会将重点围绕完善《深圳市零售商场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建立健全零售商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店的评测标准等方面开展工作。此外,促进会还将建立食品安全统计及网络披露制度,并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争取为本行业培养第一批食品安全管理人才。
重庆在启动严打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百日专项行动的基础上,日前又出台《关于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整治的意见》,进一步集中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5月26日,重庆市公安局组建打假总队的申请获得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正式批准。此前一天即5月25日,辽宁省公安厅也正式成立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新成立的机构将承担依法履行组织、协调和指挥食品药品等领域犯罪案件的侦办等职能。
一个“遂行”法制化食品安全保障任务的重拳打击态势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