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 清/张秋红
痛定思痛话油殇
■文/本刊记者 吴 清/张秋红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到底是谁之过,或者谁的责任更大一点,或许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大力开发海洋石油的背景下,如何降低风险。
油价猛涨,流年暗换。墨西哥湾海鸟羽翼上的油渍还没有洗净,新的石油勘探开发号角已经吹响。因漏油事件而沉寂一年的墨西哥湾很快将恢复往日的生机。
仅仅一年,人们对号称美国最大生态灾难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关注和相关评论已渐渐平息,虽然墨西哥湾的伤痛并没有痊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许少了媒体的喧嚣,现在回过头去反思会看得更清楚,从这个灾难中我们能总结些什么。
英国石油公司(BP)租赁的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2010年4月20日爆炸起火后沉入墨西哥湾。事件致使11名钻井平台工作人员死亡,近500万桶原油泄漏,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
主要责任方BP为此次事件付出了惨重代价。漏油事件导致其市值缩水700多亿美元,跌出全球百强排行榜。漏油事件同样给墨西哥湾沿岸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漏洞在技术一流、财力雄厚的BP公司使尽浑身解数,美国政府也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救援,近乎“烧钱”的堵漏行动中被成功堵住,漏油事件似乎可以画上句号了。
然而,事实再次无情地嘲弄了人们一把。就在BP宣称成功堵住漏油油井的前两天,墨西哥湾一家隶属于美国的海洋能源公司一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好在爆炸发生时,该平台没有进行钻井作业,爆炸不严重,漏油不多。石油平台的作业工人能够在平台发生泄漏以前,成功地关掉油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告诉我们,墨西哥湾油井漏油不是孤立事件。从表面上看,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海上钻井平台,英国石油公司不过是遭遇了小概率事故。从深层看,这种小概率事故却是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忽视环境责任,以及相关公共部门低估环境风险、疏于对企业监管的必然结果。美国漏油事故调查委员会颁布的最终报告也佐证了这点:这个事故主要是BP和相关部门的疏忽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英国石油公司在开采前未能充分评估开采的环境风险,开采时又为降低成本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最终酿成了这次灾难。事发后,由于企业缺乏有效应对机制,导致反应脱节,灾情失控。
从盖钢筋水泥罩、“灭顶法”,到“大礼帽”、“切管盖帽”法,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5个月时间里,各类控制漏油方法轮番上阵,大多收效甚微。最后还是耗费时日打减压井,才彻底堵住油井。
“事故发生后,技术一流、财力雄厚的BP公司使尽浑身解数,美国政府也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救援,堵漏才收到成效。” 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彬说,“若事故发生在其他地方,后果如何令人不敢想象。”
大家不禁要问,BP号称全球海洋石油开采翘楚,美国科技如此发达,却为何堵不住油井的口?在一次油井爆炸之后竟会显得如此的无措?如果下次再出现漏油事故,难道人们仍然要经历那惨痛和无奈的等待么?
BP在油井爆炸后举止无措。从开始夸下大口后的拼命掩饰和推卸责任,到后来应对举措的接连无效,更多的表明,它在环保安全方面和漏油危机应对方面的认识和准备明显不足。
没有一个专业应对海洋石油漏油的队伍和快速反应机制,也是美国此次的一个沉痛教训。本次事故,也凸显了美国应对非常规灾难的严重不足和对石油安全建设长期的忽视。
削减成本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优的产出,但成本削减和高效率之间不能画一个等号。
BP是削减成本方面的一个“成功”典型。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报道,海沃德2007 年担任总裁以来,BP 逐渐变成了业内削减成本最成功的公司之一。截至2009年底,该公司削减了7500 个工作岗位,节省了40 亿美元的成本。2009年,BP的石油产量增加了4%,单位产量成本却下降了12%。
“BP是在1999年国际油价创9美元/桶新低的时候开始大规模成本削减工作的,当时是迫于现实需要,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方针。这种过度的成本削减工作,最直接削减的往往就是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投入。”中海油环保服务公司总经理何玉川告诉记者。
就在爆炸当日,服务公司Transocean的工人已经警告该钻井平台存在危险。但BP 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下令服务公司继续作业,终于导致灾难爆发。海沃德的前任John Browne 因得克萨斯炼厂爆炸事件而辞职。事后调查显示,爆炸的原因是安全管理松懈和盲目削减成本。另外,BP 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激进策略也给各供应商施加了很大压力,也为出现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环保安全在现实的利益冲动面前往往会被挤到一边。BP漏油事件又提供了这样一次反面典型。人们必须反思:这种“高效率”的削减成本方式是否可以以忽视安全操作为代价?
美国漏油事件调查委员会公布的最终调查报告表明,BP对安全健康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外宣示的那样,并没有对井喷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次事件中,BP公司、设备提供方和承包商对深水下高压油气结构脆弱平衡和危险性认识不足、解读不充分,作业方案和井控处置不能满足要求。
可以说,对几年前在阿拉斯加管线泄漏引发重大环境生态危机导致地方政府下令关停检查和在得克萨斯市郊炼油厂的油气泄漏引燃大火和爆炸事件,BP公司并未吸取教训,或者说吸取得并不深刻。
人类的探索和科技发展总是很快,从最初的300米、500米到之后的1500、3000米,深海勘探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难度和风险不断在加大。也许是过去40年,美国海上钻探没有发生大的事故,相关公司逐渐产生了麻痹情绪。虽然石油公司作业海域越来越深,但安全措施和堵漏方案没有跟上步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BP 漏油事件给石油业的所有公司都敲响了警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认为,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对深水下高压油气危险性认识不足仍是管理层的问题。”查道炯说,“在没有出问题之前,似乎所有的环保安全投入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相信只有经历过和倒闭擦肩而过危机的BP,对环保、安全的重视才能真正上升到管理层高度重视的层面。”
其实,这之前有着更多类似的例子。如久经爆炸考验的杜邦最终磨炼成了全球安全生产的典范。但为什么非得撞到南墙才回头?之前多点投入、多点预防,管理层面多一些真正的重视,或许就会减少很多类似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漏油事件的发生,也暴露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防范非传统安全危机的体制和政策不适应现实需要。美国的海洋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国土安全部、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署以及海岸警卫队等多个部门都有海洋管理职能。职能上的不清楚和冲突,必然干扰政府对海洋石油开采的监管与突发事件的处置速度。
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对海洋油气开采的解禁,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实施较为宽松的政策,掩盖了许多隐患。
一位石油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曾认为美国的海上石油开采十分规范,有充分的安全和环保机制。但在与美国公司的合作中他了解到,在墨西哥湾开发石油的几千个小石油公司,几乎是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从行业准入标准到海上油田服务船只的安全标准都很低。
美国矿产资源管理局职能矛盾,一方面它负责审查监督近海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让油气公司多生产,从而让联邦政府能收取更多的份额油。监管者督促多产石油,这如何能监管好油气公司?
这次溢油事件发生以后,奥巴马政府十分恼火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已经宣布将进行重大机构调整。
中国的海洋管理体制相比美国而言,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监管失严,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我们也相应制定了多部海洋环境保护的行政法律法规,但无可否认的是,缺少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配套的实施细则,致使法律法规形同虚设。海洋石油开采如没有一个好的统筹监管,就潜存着的巨大风险。发生在大洋彼岸的这场大灾难应该给我们一个警醒。
海鸟在黑色的油水中挣扎,这样的画面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到底是谁之过,或者谁的责任更大一点或许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以后在大力发展海洋石油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尽量降低风险。
墨西哥湾一场138天的灾难和一份46页的报告也在提醒人们,深海仍存在着人类技术的许多盲区。
以深水施工为例,几千米海底的施工需要依靠水下机器人来完成。机器人要将输油管、输气管以及电缆线等多种管线合而为一的“脐带管”进行接装,每一项工作应用的都是尖端技术。“虽然,现在深水钻探技术已成熟,但即使万分之一的事故概率,受深水地质条件的限制,人为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国家能源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的《从美墨西哥湾平台事故中汲取的教训》一文中指出。
对大洋彼岸的我们来说,这件事也在提醒我们,警惕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和过度自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墨西哥湾就成为世界石油工业最新装备和复杂技术的试验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就谁家钻得更深、平台更大、产量更高进行着激烈竞争。最后BP栽在了上面。
这种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和自信,也存在于我们的企业中。资料显示,1994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中国沿海水域发生的溢油量50吨以上的事故就高达30起,其中不乏技术过硬、生产规范的大型国企制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用血的教训给人类上了宝贵的一课,如果各个国家、各相关部门真能从中吸取教训,海洋石油开发的安全环保工作由此上一个台阶,那这个成果虽然苦涩但还是值得的。”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