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林
(府谷县中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9400)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128例分析
贾小林
(府谷县中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9400)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机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12~2010-12间住院分娩的妇女,均为足月妊娠,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 mg防治产后出血的6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产后2 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产后失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长短关系密切、产后出血量随时间延长有递增。结论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简便、易行、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卡前列甲酯栓;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49.9%[1]。另外,由于失血还可引起贫血、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和垂体坏死等,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当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府谷县中医院妇产科于2009-12~2010-12采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12~2010-12间收入我科分娩的产妇,均为足月妊娠,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自然临产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的实验组60例和注射缩宫素对照组68例。产妇的一般情况见表1,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各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实验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 mg;对照组68例,待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 IU。
1.2.2 检测指标 ①记录第三产程时间;②产后2 h阴道流血量,统一采用肾型盘放置臀部下收集血液;③记录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值及所出现的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2.1 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产后2 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内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产程对出血量的影响
第三产程≤5 min82例,产后2 h出血量为127.5±46.28 ml,第三产程6~10 min35例,产后2 h出血量为169.1±21.14 ml,第三产程时间11~15 min 8例,产后2 h出血量为235.3±84.1 ml,第三产程时间16~20 min 3例,产后2 h血量为315.6±81.4 ml。统计学分析表明第三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密切相关,产程缩短则出血量减少。
2.3 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后血压的变化情况
实验组60例,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别为收缩压用药前为95~124 mm Hg,用药后为100~122 mm Hg;舒张压用药前为60~88 mm Hg,用药后为84~62 mm Hg,差异无显著性。
2.4 副反应
60例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的患者中,出现面部潮红1例,全身发冷1例,恶心1例,无呕吐和腹泻,无需特殊处理,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
我们选择了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在第三产程早期舌下含化给药,并与肌注缩宫素比较,经过128例的临床观察,发现卡前列甲酯栓缩宫作用强于缩宫素,研究还发现产后失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长短关系密切、产后出血量虽时间延长而递增。
卡前列甲酯栓是前列腺素F2α的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5甲基-PGF2α甲酯,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圆柱形栓,在接近体温时易变形、软化或融化[2]。卡前列甲酯栓对妊娠子宫有强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子宫强烈收缩。较催产素的使用简便、安全、高效,既可缩短第三产程,又可减少产后出血[3]。
总之,卡前列甲酯栓能在预防产后出血中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法简单易接受,效果好,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苏应宽,徐曾祥,江森.实用产科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88.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83.
[3]雍亚鸣.卡前列甲酯预防产后出血360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0):633.
R714.46
A
1672-2639(2011)04-0052-01
2011-02-10;责任编辑赵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