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华
最近,中国许多省份都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各省市的《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都赫然写着,在第十二个五年中,要实现“人均收入翻番”。例如,海南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国企资产规模、经济效益、职工收入“三个翻番”。再如,提交陕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便写有“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翻番”。
规划让人满怀憧憬。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希望在人均收入翻番的同时,收入差距能够减小。理由很简单,一个月收入两万的人,与一个月收入一千的人,在2015年后,“收入翻番”的结果会如何?
2011年,月收入两万的人,与一个月收入一千的人,收入相差二十倍,绝对值相差一万九千元。2015年收入翻番后,月收入两万的人,收入增加到了四万元;而月收入一千元的人,收入增加到了两千元,收入相差仍为二十倍。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可收入的绝对值变了,从相差一万九千元到相差三万八千元。您说,高收入者是不是越发地富了,低收入者是不是越发地穷了?所以说,收入翻番之后,没准儿你会更穷。
不只如此。
因为这种比较中,不包含物价上涨因素。而物价上涨因素对高收入与低收入者的影响,是迥然相异的。在物价上涨的CPI中,食品价格上涨首当其冲。比如2010年,CPI上涨3.3%,而食品价格上涨却高达7.2%。而收入越低,在开支中食品开支所占比重便会越大,即恩格尔系数越高。于是,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的绝对值差异,会被二次放大。
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
中国的负利率时代仍在延续,延续到什么时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到2011年年底不会改变。即使银行的利率加到4%,老百姓的银行存款仍是负利率。这对于低收入者的影响更大,因为低收入者没有资产性收入。
事情到这儿便结束了吗?还没有。
中国2010年为通胀设置的警戒线为3%,2011年为通胀设置的警戒线,已放宽到了3~4%,如果“十二五”期間实现收入翻番,那么,势必大幅度地推动物价上涨。通账加剧的话,低收入者在银行的那点三五万元保命钱,五年后只怕贬值得所剩无几。
在这件事上,有位政府官员说的倒是句难能可贵的大实话。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忧心忡忡地说:“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居民收入翻番,难度很大;如果整体倍增,贫富差距将难以缩小。”
说句大白话:收入翻番真不如降物价。降物价是全民受惠,不劫富而济贫,穷人的受惠会比富人略多一点。两全其美,岂不更好吗?
【原载2011年1月26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