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继元 孙博涵
作者简介:A卢继元(1961- ),男,山东滕州人,南京政治学院一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孙博涵(1982- ),男,吉林吉林人,第二炮兵某部政治部干事。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成就斐然。其基本经验是:必须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从揭示规律的高度增强民生建设的自觉性;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状况的第一要务,为民生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必须深刻吸取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把民生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共产党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起来;必须精准把握当代中国的改革方向,让改善民生成为衡量当代中国改革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历史进程;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11-0015-04
一
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物价,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公有制,奠定了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把改善民生问题与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紧密联系起来,作为党和国家的大事来抓;把民生与政治相联系,从政治高度认识民生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正如陈云同志所说:“农业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五亿多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1]但由于我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民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命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民生状况在发展中不断得到改善。围绕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这条主线,可以把这段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物质文明建设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初步基础。从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开始全面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大胆探索改革目标的重要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开始活跃。1984年以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面,提前完成了“第一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出现了“隔几年上一个台阶”[2]375的加速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十四大到十六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找到基本路径。从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是经受住政治风波和金融风险考验而更加坚定奋进,提出邓小平理论,形成党的基本纲领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的十年。其在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加强民生建设上的显著成效,就是在1992年到1996年经济年均增长12.1%的基础上扩大内需,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提前完成了“第二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第三阶段是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指南。新世纪新阶段,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明确界定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而奋斗的重要时期。其在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上有显著成效,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稳定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任务。从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是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提出“四个更加”[3]975;特别是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4]14,要求“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4]25。这些都凸显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精神,强调了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下降。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方针,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新世纪新阶段是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和平发展的崭新阶段。
二
1978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走过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此期间,我国民生建设积累的主要经验有:
1.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5]从揭示规律的高度增强民生建设的自觉性
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第一步目标,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2]161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命题、打破平均主义的先富带动后富战略、“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以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揭示社会主义与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深刻总结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及其结合点[6]的思想、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有关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部署,给我们深入认识执政党建设规律,科学探究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改善民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7]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四位一体”。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8]十七届四中全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上又增加了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3]991。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4]26突出强调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使改善民生问题升华到党的基本纲领层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在深刻总结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深入认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趋势,党中央更加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这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2.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民生建设的第一要务,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美国《新闻周刊》曾载文赞叹:“30年前中国和现在的真正差距,其实要比目前所能观察到的更大。尽管这个发展历程一般有很多硬数据来衡量,但是如果以人类的标准看,其间的变化甚至更加惊人。”[9]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30多年,是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30多年,是不断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30多年,因此也是不断证明和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及其执政能力的30多年。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经济总量达到401202亿元,[10]跃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这为我们党推进社会建设,解决好民生难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使城乡居民总体上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事实说明,只有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深刻吸取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把民生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共产党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起来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忽视民生问题,共产党蜕变成了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官僚集团。这是苏东剧变乃至社会主义被葬送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的瓦解给予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1990年6月,苏联《西伯利亚报》以“苏共在苏联社会中的作用”为题作了一项民意调查,在这份调查中,当人们被问及“你认为苏共的政策代表谁的利益”时,回答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均为2%;回答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回答代表苏共党员的占11%;而回答代表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高达85%;回答代表除此之外的“其他集团”的占13%。[11]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但一个不容置疑的原因是,苏联共产党在执政长达74年的时间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民生的改善问题。最终,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巨人为人民所抛弃,为历史所抛弃。时任苏共第二书记的利加乔夫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时这样说:“当1990年秋田野上出现大丰收时,一个用爱国主义精神把人们在共同的、真正全民的事业中团结起来的天赐良机,被失去了、错过了。所有社会力量都关注着如何能全面取得丰收,因为争取丰收能成为一种凝聚因素,若获得成功就会扭转社会悲观情绪,赋予人们新的信心。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这个天赐良机和大丰收,都在徒劳的政治争论闲谈胡扯中失去了。”“经济一次次地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而“人民的福祉,销匿在个人政治奢望的围栏下”[12]。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始,苏联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主要经济效率指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都未达到。1982年,人民的实际收入跌到了零增长,生活水平甚至不如沙俄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满足,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连衣食住行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民陷入对苏共的完全失望状态,对苏共由反感、厌恶转向了对立和反对,这大大加速了苏共的灭亡。当时的东欧也因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征兆,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经济危机,波兰政府不得不提高肉类的销售价格,从而激起了全国性的工人罢工、抗议浪潮。由于政策失误,波兰民生问题总爆发。这种态势迅速在东欧其他国家蔓延,最终导致东欧国家“变色革命”。与苏联东欧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这既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伟大胜利、改善民生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4.精准把握当代中国的改革方向,让改善民生成为衡量当代中国改革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
回望改革历史,我们发现,始于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其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让农民摆脱贫穷落后,过上好日子。1980年,邓小平要求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从民主上关注民生。从1984年起,我党从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提出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之后,又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在废除了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以后,我们在实现干部“四化”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健全民主、完善法制、维护人民权益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为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和幸福,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历史已经证明,我国不断改善民生状况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称赞。
但是,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也发现,一度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有过偏离改革的正确方向的倾向,集中表现为“GDP崇拜”、“唯生产力论”。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改革如教育产业化、医疗盲目市场化、住房完全商品化等脱离了民情,违背了民意,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阻碍了民生的改善。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早在1992年初,邓小平曾提出了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个标准既是对苏东剧变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改革方向的正确把握和改革实践的理性思考。随着实践的深入,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民生矛盾不断加剧:就业困难,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低,社会公平正义遭受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党认识到,破解民生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所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四个更加”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加注重改革开放,使之变成了“五个更加”。近几年我们党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大力推进了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使改善民生升华到党的基本纲领层面,使改善民生成为党执政的新理念、新使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使改善民生成为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标准。
今日以民生切题,为改革立意,其最终所融会的,乃是中国改革事业的全局进展。民生问题从来不只是技术性的治理方案,只有全面的配套制度改革,系统的现代政治成形,改革才会最终落定为民生福祉。在此意义上,民生改善终将为改革成败定论。
参考文献:
[1]陈云.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
[6]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17.
[7]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77.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A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19.
[9]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g/2008-01/02/content_6365509.htm.
[10]朱剑红,陆娅楠.去年GDP初步核实增速10.4%[N].人民日报,2011-09-08(1).
[1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5.
[12]利加乔夫.警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64.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