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传统戏剧“两夹弦”之文化探源

2011-11-21 19:17靳晓莉
艺术评论 2011年9期
关键词:菏泽剧种唱腔

靳晓莉

靳晓莉:菏泽学院音乐系讲师

“两夹弦”是鲁西南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夹弦”唱腔清新活泼、优美朴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或“两夹弦”。

一、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两夹弦的诞生和山东鄄城的一位秀才有关。清咸丰初年,山东濮州引马集有个穷秀才白殿玉,擅诗词,通音律,酷爱当时流传在鲁西南一带的曲艺形式“花鼓丁香”,他对花鼓小唱只配一面凸肚腰鼓击节伴唱的形式,深感乏味,常思增加丝弦,以壮声色。其妻纺棉时常哼曲词,每唱一句,接着便“嗡、嗡、嗡”地纺抽棉花,纺车声成了唱腔的自然伴奏,白秀才深受启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如二胡状的“弦子”为妻伴唱,使花鼓小唱大增其色。白殿玉还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根据词意突破原唱腔的节奏规范,融入其他姊妹艺术的唱腔特点,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咸丰八年,濮州遭水灾,白殿玉带戚成兴、梅福成两个徒弟,一路卖唱乞讨至曹州(今菏泽)东北的大徐庄落户,后由戚、梅二人在大徐庄收徒数十人,在菏泽、鄄城、郓城、定陶、曹县、巨野、梁山、东平一带农村“打地摊”卖唱。这期间,演出形式由一人清唱,逐步发展到七、八个人分包赶角形式,其体裁也由说唱式的叙事体,过渡到戏曲化的代言体,具有了较复杂的表演程式,演唱出比较完整的戏曲故事,两夹弦剧种初具雏形。

清同治年间,曹州城西南魏堂村贡生魏金玉聘请戚成兴、梅福成为师,在村里成立了“两夹弦玩友班”,随后趁本村庆贺王姓夫人立贞节牌坊之机,在四辆太平车搭成的戏台上,演出了《安安送米》,这是两夹弦由地摊小唱走上舞台的开始。戚成兴、梅福成在演唱时常把蒲扇作为简单道具,群众送他们“大蒲扇”、“二蒲扇”的艺号。两夹弦大量吸收了其他艺术的优点,迅速发展。在唱腔方面突出地受到当地民歌(如:划船调、打你八棒锤等)、曲艺(如:山东琴书、坠子等)、戏曲(如:山东梆子、柳子、平调等)的影响。在表演方面,则学习、借鉴了其他戏曲的程式。至此,两夹弦剧种逐渐成熟。

宣统二年左右,大蒲扇的传人王玉华(旦角)在曹县马楼一带组织了第一个两夹弦职业班社“洪兴班”,进行营业性演出,每天戏价八百铜钱。这一时期,两夹弦借鉴其他剧种的做法,根据两夹弦的具体条件,对生、旦、净、末、丑各行当进行了细致、明确的分工,改变了过去“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独占两夹弦舞台的局面。大蒲扇的另一传人张惯同的徒弟徐广思,还于1911年左右先后收曹县的崔兰琴(艺名“大金牙”)、 鄄城的大脚二妮为徒,培养了两夹弦第一代女演员。她们优美柔和的唱腔和婀娜的舞姿,很快轰动了菏泽、曹县、开封、商丘等城市。

1928年,徐广远(张惯同的徒弟)的高徒王文德,召集二十多位艺人在本村庙院内,成立“洪艺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和其弟王文胜、王文亮、张秀香、崔兰琴、赵秀真等。这个班社在王文德的带领下,吸收了山东梆子、柳子戏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更趋完美;在音乐方面,改革、丰富了两夹弦的唱腔、板式,增加了笛、笙、唢呐等乐器,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由于这些优秀演员的努力,使两夹弦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地流行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夹弦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剧团中最突出的是菏泽县新艺剧社,1959年剧社调到专署,成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剧团演员的艺术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演员们大胆创新,曾多次荣获演出奖。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著名演员黄云芝以细腻、婉转、悠扬的唱腔和优美、轻盈的台步而闻名,她促使两夹弦戏曲在重唱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舞蹈技巧的提高。1954年,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现代戏《离婚》和传统剧目《换亲》,黄云芝获得一等奖,马福勤、李京华等获得三等奖。1959年,毛主席在济南观看了两夹弦的代表剧目《三拉房》;同年11月,两夹弦、山东省柳子戏、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等观看了演出,从而迎来了两夹弦的艺术春天。

“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夹弦剧种遭受重创,许多剧团包括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被迫解散,剧种濒于绝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成立了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相女婿》,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编剧王岳芳获得剧本创作二等奖,剧团获演出三等奖。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演出《红果累累》,孔凡凯、武斌获剧本创作奖;李京华获优秀表演奖;韩艳萍、牛辉庆、张兆夫获表演奖。之后,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又排演了祝兆明编导的《抬爹嫁娘》、《愣姐闹房》等剧目,均参加了省地艺术节,分别获得了优秀剧目奖。

二、艺术特色

“两夹弦”剧种经师徒口口相传,至今已有八代。它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魅力。

唱腔

两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是吸收了黄河船歌、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的,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几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清新活泼、委婉抒情的唱腔特色,行腔多用鼻音,“哼”得特别中听。“撕绫罗,打茶盅,比不上二夹弦一声哼。”“听了二夹弦的哼,不穿棉袄暖三冬。”这是人们对两夹弦唱腔的喜爱和评价。

两夹弦的传统习惯是唱功重于做功,所以它的唱腔是戏剧布局的核心,唱腔的设计与安排关系着全剧音乐的统一与完整。两夹弦的声腔结构一般采用板腔体,板式腔调有十三类。板头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还有吸取的山东梆子、柳子戏的板头加以改革的山坡羊、捻子、栽板、哭迷子等,这些板头使两夹弦的音乐艺术更趋丰富、优美,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唱腔音乐体系。同时,其唱腔并不拘泥于一式,它总是以剧情来引导唱腔,又以唱腔来配合剧情,让观众充分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两夹弦在演唱技法上以“本嗓吐字、假声拖腔”,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两夹弦声腔特色。老艺人给这种方法取名叫“老配少”(指真声配假声),又叫“大口(真声)、小腔(假声)”。两夹弦真假交替的方法不易掌握,它的旋律跳动很大,一般真假声转换时约有十度之差,十二度者亦常见,有时竟达十八度之多。这种技巧只有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方能运用自如。

唱词

两夹弦的唱词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的上下句式,韵脚为上仄下平,下句押韵。另一种结构形式是“三、三、二”结构的[娃娃]句体,这种词格,除第四句和第七句跳韵外,其余各句均为同一韵脚。两夹弦唱词简洁洗炼、通俗易懂,有浓厚的泥土芳香。它不像昆曲,京剧的唱词那样高雅,而是以农民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民间艺人和文学家的加工,形成自己的乡土色彩和健康清新的语言风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如《拴娃娃》:“昨天会首把我请,娃娃庙墙来作画,东墙麒麟来送子,西墙天仙抱娃娃,正面画上百子图,一群小孩笑哈哈……主意拿定忙下手,手握笔杆东墙画”。上述唱词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层次分明,使妇孺均懂,演员易学易唱,观众爱听易记。

表演程式及角色行当

起初,两夹弦是以唱为主,以唱制胜的剧种,一般都是“站着不动,稳唱一百单八句”。后来在发展中逐渐吸取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程式,学习了跑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功以及武打表演艺术,使表演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两夹弦艺人多是一专多能,一位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红脸的戏,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的戏多由红脸兼唱。两夹弦脸谱吸收了京剧、山东梆子等剧种的脸谱造型艺术,大致分为“白脸”、“红脸”、“黑脸”、“二花脸”及其他“勾脸”等种类。两夹弦的“红脸”脸谱,有时在表演中并不勾脸。

伴奏乐器及乐队编制

两夹弦的主要伴奏乐器,在传统乐器中称为“三大件”,即四弦、坠琴和柳琴。建国后,多以琵琶代替柳琴。两夹弦的主奏乐器“四弦”极为特殊,它形如二胡却又明显偏小,弦杆上有4根弦轴连接4根琴弦,弦弓上的两股马尾分别夹在两根弦之中,故称“两夹弦”。琴师在演奏时常戴有金属指帽按弦,音色铿锵有力,因为两夹弦发出的是复合双音,不仅比二胡单音乐器发音显得响亮,音色也更加柔美细腻,演奏的效果也更加复杂婉转,加上独特的唱腔,可以产生神奇的渲染和抒情效果。

另外,两夹弦文场乐器还配有笙、笛、三弦,现在又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电子琴、扬琴、二胡等。文场音乐是指管弦乐而言,乐队配置大小不等,一般是四至八人。它除给演员的唱腔作伴奏外,还要为演员表演时配以“过场音乐”。两夹弦的武场音乐系指打击乐而言,“武乐”除“三大件”外,增加了大锣、手钹、堂鼓等,也包括唢呐在内,多用于开戏之前的“打通”。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舞台气氛,指挥舞台上的一切行动,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同时使演员的唱、念、做、打配合得更加协调、连贯,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在乐队中演奏武场乐器的一般为四至六人,其中最关键的是司鼓,他是文武场音乐的总指挥,兼奏手板、边鼓及堂鼓。

剧目

“两夹弦”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极富民间生活气息。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百余年来,艺人们为两夹弦剧种留下了200多部剧目。它的基本剧目有“大帘子、二帘子、赶关、提篮子”,“花墙、蓝桥、抱牌子”或“织机、拐马、柳迎春、花墙、蓝桥、太阳牌”等说法。这些谚语所指的剧目主要是比较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大帘子、二帘子、赶关、提篮子”说的是两夹弦的四出传统戏:“大帘子”演的是梁山伯祝英台隔帘相会的故事;“二帘子”说的是《玉杯记》中王二姐同张廷秀重逢的情节;“赶关”唱的是代战公主“赶三关”;“提篮子”则指平调戏《武家坡》。

新中国成立后,两夹弦创作或改编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剧目,如《贫农代表》、《我爱这一行》、《相女婿》、《老俩口学文化》等,使两夹弦这一剧种获得了新的生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两夹弦”剧种根植于民间,历经数代艺人的传承,根深叶茂、雅俗共赏,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两夹弦唱腔丰富多彩又协调统一,其曲牌大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吸收而来,许多仍保留着较原始的状态,所以具有较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又因其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所以又是研究方言、民间文学、民俗等学科不可取代的活标本。为保护两夹弦这一稀有剧种,鲁西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采取了多项有效的措施。相信“两夹弦”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在鲁西南甚至祖国神州的舞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1.李赵璧,纪根垠主编:《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2.尼树仁编著:《两夹弦唱腔音乐初探》,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3.潘东升:《两夹弦》,《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戏剧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

4.牛玉新主编:《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年。

猜你喜欢
菏泽剧种唱腔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小剧种大舞台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倪同芳唱腔集首发新闻发布会暨收徒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