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革命

2011-11-21 17:07杨昊鸥
四川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尚武武侠革命

□杨昊鸥

武侠革命

□杨昊鸥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历史哈哈镜式的书写,也许由于变形得过于夸张了些,未必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剥开变形的外衣,其中仍然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真实。比如姜文自己扮演的出身行伍的麻匪头子张牧之,在影片结尾身骑白马孑然而去,残阳孤影那个调调,和王旭峰的小说《茶人三部曲》里面青年革命家赵寄客“功成身退”的理想相当契合。

这些文艺作品里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并非凭空寄想,而是对晚清一时俊杰的真实写照。鉴湖女侠秋瑾是世人熟知的代表,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侠义青年一时风云际会,剖肝沥胆。比如大儒熊十力年轻时也是一位尚武青年,其在《十力语要》一书中附录王汉、何自新传,《王汉传》云:“三人者(王、何、熊)益熟知中外情势,以为清室不去,则民权无可伸张,何以御外侮,慨然有革命之志。”三位热血青年的“革命”是如何开展的呢?传文载:“汉、自新共居旅舍,十力独入军营为兵。……汉、自新多结纳诸豪俊,相与组织科学补习所,未久而败。十力在营中,潜通诸悍卒”。王、何、熊拉拢豪俊与悍卒以期举事,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在无可成事的情况下,王汉决意在清廷重臣铁良出行时进行刺杀,“时天下承平久,书生故不习兵,枪连发不得中。卫兵来捕,汉急驰道旁井自溺”。书生王汉相当业余的刺杀行动失败身亡,年仅二十二岁,然而,“自汉刺满清权贵大臣,士人闻其风,多峻厉敢死。吴樾、徐锡麟皆继汉之后而以一死褫清廷之魄,作天下之气。”王汉刺铁良事发于光绪三十年(1904),比秋瑾和徐锡麟的牺牲要早三年,确有引动历史风潮之功。

关于清末革命人士暗杀成风的历史事件,伍立扬先生著有《鬼神泣壮烈——清末民初暗杀论》和《书生本色的历史机缘——晚清暗杀史》二书,甚为可观。愚意以为晚清暗杀风气乃是崇武尚侠精神的体现,这种武侠精神又不仅仅体现在暗杀活动之中,而是晚清一股强势的历史社会思潮。

清末,清政府为了编练新军培养军事人才,于1906年创办北洋讲武堂(天津),1908年创办东北讲武堂(奉天),1909年创办云南讲武堂(昆明),并称三大讲武堂。电影《让子弹飞》中,张牧之提到在讲武堂追随蔡锷将军,即是指云南讲武堂。蔡锷将军在近现代中国历史有“护国英雄”、“近代军神”、“再造共和第一人”之美誉,早在1902年即于日本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倡言尚武,可以视为尚武精神在晚清思想舆论界树立的一个标志。1903年,梁启超于《新民丛报》发表《论尚武》一文,旁征斯巴达、罗马、俄罗斯、法国诸邦国历史,提出尚武精神之根本在于培养国民“心力、胆力、体力”,非徒为斗狠打杀,实则重申蔡锷文之意。同年,蔡锷在日留学的同学,文武双全的蒋百里创办《浙江潮》,其中载有鲁迅早期的译作《斯巴达之魂》,鼓吹尚武精神的著名篇章。1907年,王汉刺铁良案同年,梁启超又著颇有影响的《中国武士道》一书为尚武精神张本呐喊。

在熊十力的《王汉传》和《何自新》传中,王、何、熊三位青年自发的盲目热血“革命”,以及后来秋瑾、徐锡麟等人的“革命”行动,在当时显然就是受到尚武风气的深刻影响。需知清末从事暗杀事业的革命志士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设身处地地想想,那正是血脉贲张不计后果的年纪。1910年,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未遂,当时只有二十七岁,他狱中写下用今天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青春无敌的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梁启超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写下的名文《少年中国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得到了实现——以辛亥革命为终结的清末暴力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这样一群少年武侠所引动。

崇尚武侠的精神还逐渐渗透到了文章家和学者的写作之中。清末民初著名古文家林纾著笔记小说集《击技余闻》,刊于略早于1913年的时间(初刻本时间不详,现可见1913年商务印书馆本),书中所记大都是闽中拳师的轶闻琐事,可以视为对民间武人武事的记录。林纾之后,钱基博于1921年续写《击技余闻补》(又名《武侠丛谈》),其中部分篇目及叙事模式,被认为是开现代武侠小说之先声。二十年代,武侠小说在中国勃然兴起,并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与晚清武侠精神的崛起直接相关,是晚清上层军政、知识阶层尚武精神波流到通俗文化领域的一种体现。

晚清武侠精神之崛起,与司马迁笔下的游侠刺客,与唐传奇里的红线女、虬髯客关联甚小。正如今人徒慕奢华,爱LV、爱香奈儿,但如果我们非要把这虚荣的劲儿追认到六朝烟水气上头去,恐怕是有点说不过去。以笔者愚见,晚清武侠精神之“武”、“侠”二字当分别作解。武是武力、暴力,军事作战和暗杀均为武力的具体表现手段。侠则是一种几近于宗教性质的普世关怀——《茶人三部曲》里的赵寄客与同志相约“功成身退”,革命不为名利只为济世的超然态度最为代表。尚武与崇侠的精神在晚清猛然兴起,成因复杂,今人已有部分研究,笔者不揣鄙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晚清七十年天下大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社会破坏严重的历史事件必然导致地方尚武之风的兴起,缘在抢夺极为有限的生存资源(包括政治上和物资上的)。其次则是受到以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强国军事扩张的影响,首倡武力革命者,多数有过游历日本的经历。而不求名利的侠义精神,则也许是因为传统儒家伦理与世界新知打并到一处,被亘古未有之大变局所点燃了前所未有的神圣感。然而无论是尚武还是崇侠,我们都不能忽略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那是一群多数易于感染激情和浪漫、易于相信直接与真理的年轻人。

清末最早提倡尚武精神之一的蒋百里有一位表侄,目前大家对这位表侄的了解远远要多过蒋百里,此人便是金庸。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多数都涉及到了武侠革命的题材,亦可以视为旧酒新瓶式的另类历史复写。也许是小说家金庸个人阅历的不断积累,我们可以看到武侠革命在他的叙述之下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早期的《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武侠革命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必然的,犹如熊十力笔下的王汉刺铁良之失败仅仅由于枪法不佳(写于约三十一岁)。在中期的《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等人领导的明教武侠革命则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代之以政客朱元璋的部队必然胜利(写于约三十七岁)。而在最后一部《鹿鼎记》中,任凭天地会领袖陈近南如何英武绝伦,任凭遗民学者如何在学理上宏大建构,武侠革命,或者说革命中武侠的方式都只是一场被解构了神圣意义的闹剧(写于约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多数时候我们会潜在地认为闹剧是笨人或坏人们的专利,但是如果细致地考察一下历史,我们又会禁不住满腹狐疑地发现,也许并不尽然是这样。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1914年,孙中山重新组建中华革命党,他明确要求党员必须宣誓向党魁一人效忠,并按指模以资凭证:“此次重组革命党,首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条件。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从文一人,毫无疑虑而后可。”(《孙中山全集》第三卷142页,中华书局1984年)至此,武侠革命的时代就告一段落了。

《让子弹飞》里面还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黄四郎拿腔拿调地跟假张麻子解释:“辛亥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革命!”平和的地方都是相似的,革命的地方却有各自不同的革命。辛亥这种革命,其所带有的武侠精神,也许正是与其它种革命相区分的原因之一吧。

本栏目责任编辑 肖 痕

猜你喜欢
尚武武侠革命
武侠风
极限之光
武侠影后郑佩佩
中国的出行革命
尚武精神:近代习武群体的凝聚力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力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走出尚武村
张尚武:是个人悲剧,还是制度之殇?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