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强在哪?

2011-11-21 13:06王淦生
四川文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百强县倒数县域

□王淦生

常年在外,对老家发生的事情每每会多上一份关注。读报上网,每当看到家乡的消息总要流连再三细加咀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聊以慰藉那颗漂泊的心。虽说当年离开时带有几分逃离的意味,但回过头去细品对故乡的情感,依然找不到比“依恋”更适合的词汇。

这些年来,家乡的发展很是令人欣慰:七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县城亦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这两项殊荣能同时获得更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因为在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而能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齐上,家乡的领导、百姓在规划设计、谋篇布局方面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不过在读完了媒体上令人鼓舞的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后,也接连有一些负面的消息传来。有些消息甚至完全与上面两项殊荣相龃龉,让人疑心这二者之间必有一个不实。

其一,距离县城中心不足10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内数百名儿童的铅中毒。这事发生在去年秋天,肇事者是一家被苏南某市淘汰出局而在我的老家重新安营扎寨的蓄电池厂。这一厂家得以在我的老家起死回生的原因正是其不菲的利税,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事情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蓄电池厂的老总最终卷铺盖走人,善后事宜则完全留给了当地政府。

其二,以县域为区划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额列全省倒数第三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从去年年初开始发放,省政府文件上规定“可根据当地财力制定绩效工资标准”。这一规定,将全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师工资差距迅即拉大,我的家乡的教师们满以为这下可以享受到发展的实惠,可是七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的经济大县拿出的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居然位列全省60多个县市区的倒数第三名!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的开发区里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我不知道这“环境综合整治”到底“优秀”在何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定出的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位列全省倒数第三,我不知道这“百强县”到底“强”在哪里。细加推敲,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某种因果上的联系——经济百强,缘自于不加选择地引进那些发达地区早已弃置的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牺牲当地环境和百姓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地方GDP的飙升,换取“经济百强县”的虚荣;然后再拿出钱来治理污染,整治环境,盖建高楼大厦,拓宽街道公路,打造看上去很美的“面子工程”与“政绩工程”。纵有再高的GDP也完全在这一系列的折腾中消耗殆尽。靠着飙升的GDP指标,靠着那些纷至沓来的荣誉,不少的官员步步高升,享尽荣华,而当地百姓在这番折腾中却得不到任何利益。尤其是那些靠吃“财政饭”活着的事业单位职工(比如教师),就更是只能听任领导“根据当地财力”确定工资标准了。

在很多官员的潜意识里,“做大做强”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至于“做大做强”背后所支付的成本、“做大做强”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却很少有人细加考量。不少地方经济“强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甚至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环境都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到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强大还是一种做给外人看、做给上级看的外强中干?

就算我们真正的“强大”了,就算我们发展的是“绿色经济”,也应当让那些为“强大”作出贡献甚至做出牺牲的建设者们享受到这“强大”带来的实惠。比如提高职工工资,改善社会保障,兴办公益事业,提高对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事业的投入……让百姓真正体会到“强大”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让地方获得的荣誉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岂不是更容易调动起他们建设家乡的巨大热情?反之,如果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成为可怕的现实,我们的“强大”又能维持多久?大至国家,小至地方,这应当是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

“百强县”究竟“强”在何处?不仅强在统计报表上那些抽象的数字,强在宽阔的街道挺拔的楼房,更强在百姓的衣食住行实际收入,强在民众对生活对政府的满意度上。

猜你喜欢
百强县倒数县域
百强县榜中的发展“密码”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江阴蝉联2020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
百强县里的山东势力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百强县”启示录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