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对农村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
——以广东省佛山市NH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为例

2011-11-21 12:33姜长云谢贝妮
江淮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五金行业协会会员

姜长云 谢贝妮

(1.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8;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行业协会对农村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
——以广东省佛山市NH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为例

姜长云1谢贝妮2

(1.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8;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以广东省佛山市NH区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揭示出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分析了这些影响的形成机理;探讨了行业协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体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必须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优化其运行环境;在不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对行业协会发展的政府支持;促进国内外经验的传播、交流与培训,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探索改革发展的不同模式。

行业协会;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农村中小企业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迅速凸显。今后,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但是从国内外经验看,多数农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信息闭塞、人才匮乏,导致管理粗放、生产工艺落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对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严重制约,严重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加快推进农村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根据我们对广东NH区的多次调查,适应农村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及其运行环境变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体制和政策原因,当前行业协会的发展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尚面临若干严重制约。加快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是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出路。为叙述简便起见,本文的中小企业均为农村中小企业。

一、NH区行业协会的类型和发展

NH区区域经济发达,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前列。改革开放以来,NH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绝对优势。目前NH的民营经济,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随着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此为依托的产业集群迅速成长起来。这些产业集群集聚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实现的工业产值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0%上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NH区的产业集群已创造了大量的区域名牌、行业名牌和产品名牌,产业的技术含量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托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全区已形成各类技术创新中心30个左右。这对该区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业协会的产生和运作,往往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和体制背景。依托“一镇一业”的专业镇经济,NH区的行业协会基本建立在对应行业的重点产业基地,且全部由民营企业家担任会长、副会长。这与NH区以民营经济为主、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状况有很大关系。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建立行业自治组织,借此减少同行业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实现行业自律;需要中小企业联合起来,从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超前谋划,以促进产业集群的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NH区外资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也导致中小企业对行业协会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加之,随着中小企业个数和经济总量的增加及其产业分工的深化,过去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管理的行业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和中小企业行业整合的需求。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NH区政府也需要改革行业管理体制,以提高行业管理的效率。这为NH行业协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需求的强化,加上日趋良好的外部环境,导致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体制模式,可能赋予行业协会不同的形成途径和运行模式。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往往按照生成途径和运行机制的不同,将行业协会分成体制内、体制外及体制内外结合型3种类型。体制内的行业协会通常是政府主管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产物,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这些体制内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授权或委托下承担部分行业管理职能,甚至或多或少地带有“二政府”的性质。体制外的行业协会,主要由该行业的部分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等自发组建,充分体现行业自治、自律、自强和自卫的特点,其发展路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政府不直接参与或干预其内部运作。而体制内外结合型的行业协会,则程度不同地实现了前述两种形式的结合。

在像NH这样的地区,市场化环境发育良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为数众多的民营经济或中小企业,政府通过对企业的直接引导或行政性干预来调控经济运行的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行业协会,要么属于体制外,要么属于体制内外结合型。完全由中小企业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自发组建的,就具有体制外行业协会的特点。在政府支持下,由工商联等部门牵头并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以中小企业为主组建的,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体制内外结合型行业协会的特征(案例1)。1994年底,NH区工商联牵头组建全区第一家行业商会组织——建筑同业商会。近年来,该区已形成建筑、服装、铝型材、纺织、内衣、玩具、鞋业、印刷包装、玉器、五金等近20家行业协会,大多是在民政局登记的事业法人。这些行业协会涵盖了NH区民营经济的绝大部分行业。

案例1:NH区纺织行业协会的前身,是1995年由该区工商联牵头成立的纺织同业商会,设在全区纺织行业最为集中的XQ镇,覆盖NH全区。该协会由全区从事纺织品生产的中小企业和从事相关科研设计的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组成,其会员企业数100余个。2004年前,在NH纺织同业商会的运作中,地方政府不仅指定会长人选、下派协会秘书长,还在相当程度上干预协会的运作过程,要求协会贯彻政府意图。2004年更名为NH纺织行业协会后,政府开始明显淡出协会的具体运作,也不影响协会领导层的选举,协会的行业自治和自律自强作用有所增强。但协会与地方政府之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NH纺织行业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都是经会员大会按一人一票原则民主选举产生的。该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均由会员企业负责人担任,秘书长由XQ镇产业升级办公室主任兼任;下设面料、家纺、染整、原料等 4个专业委员会。协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会长负责制,5名副会长分别分管一个专业委员会或协会的财务工作,并聘请专职秘书、办公人员处理协会的日常事务。协会的各项重大决策决议由理事会讨论通过,由秘书长组织实施。如有重大决策或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则可以不定期举行相关会议。

近年来,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央特别是省市政府对发展行业协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为NH区行业协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结合重点培育和发展优势行业、新兴产业,NH区进一步放宽行业管理权限,进一步改善行业协会成长发育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从2004年开始,区委、区政府就从有色金属、纺织、五金等行业强力突破,加大对行业协会的财政支持,并通过举办和参加专业性活动等方式,成立和整合行业协会,借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区政府还对规模较大、内部管理规范的行业组织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其做强做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改善和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政府管理,NH区还将行业协会统一归口由经济贸易局管理,并将经贸部门职能中涉及贯彻宣传产业政策、规范行业流通秩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名牌产品培育等职能,适当赋予各行业协会。

二、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及机理

1.整合行业科技和创新资源,搭建支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企业创新的服务平台

NH区的许多行业协会往往凭借其合法地位、行业影响力和信息优势,以及同政府、市场、金融机构、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广泛联系,整合行业科技和创新资源,搭建支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的服务平台,并提供技术创新的全程或关键性服务,或推动企业之间、企业和科研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建立技术创新联盟。这对于按照节本增效原则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对于抢占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的制高点,加快产业改造和升级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案例2)。不少体制内外结合型的行业协会,在成立初期就在政府支持下,迅速整合了与政府相关的科技和创新资源。如位于XQ镇的NH区纺织行业协会,其很多工作是与XQ镇纺织产业升级办公室共同开展的。随着行业协会的发展,NH区政府开始将那些政府出资支持、市场导向、企业化运作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交给相关行业协会运作和经营,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协会的资源整合能力。

案例2:2004年9月成立的NH区五金行业协会,由省五金技术创新中心等发起,是以JS镇五金企业为主、自发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组织,镇政府对其低价提供办公场所。1999年成立的省WJ技术创新中心是由JS镇政府直接领导、NH区科技信息局指导的事业单位。其启动资金来源构成为:镇政府出资60%,区政府出资20%以上,其余资金由省科技厅以项目配套形式注入。NH五金行业协会依托省五金技术创新中心,为五金中小企业提供多领域的共性技术服务及行业技术创新服务。省广东五金技术创新中心不仅与NH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资源链接,与HZ科技大学等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拓展产、学、研合作的领域;还依托华南五金交易网、NHHZ科大模具研发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JS办事处、华南精品五金工业设计中心等机构,形成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各种资源有效整合的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这种以省五金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的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领域包括网络营销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创新和现代物流创新。为引导和推动五金产业的改造升级,NH五金行业协会还面向五金企业,积极帮助HZ科技大学等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工作。

2.制订行业标准、强化行业自律,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从NH区的经验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运作,为强化行业自律,解决其低水平过度竞争、缺乏合作的问题,提供了有效机制。行业协会通过制定和执行行业规范、设立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技术标准、协调同行价格等措施,形成行业声誉、信息、技术、知识的分享机制,为同行业大量中小企业强化合作关系,“抱团打天下”、“结队创国际”创造了条件。如NH的铝型材行业协会和纺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诚信自律公约,不仅涉及行业道德、产品质量标准、知识专利的应用与保护等内容,还通过对待开发产品开发前的审核规定,引导和督促中小企业准确地发现市场需求,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避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有些行业协会还通过规范企业对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许可使用标准,强化行业自律。借此加强品牌管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并通过检测认证,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带动全区相关产品提高质量档次。与政府相比,凭借网络优势和对行业市场、技术、信息的敏锐性,以及同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和业内专家的密切联系,行业协会所制定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往往更具行业先进性、操作可行性和市场认同度,更能受到企业欢迎。

3.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和行业国际化,支持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才能将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持续动力。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营销渠道狭窄、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企业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面临重重限制,容易挫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NH区经验看,行业协会为行业内部的中小企业之间、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行业与市场之间,搭建沟通和合作的平台。通过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展销会和博览会、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交流、引导会员单位参加名牌入围及吊牌认证评选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激发其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此举还有利于提高行业知名度、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促进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塑造。目前,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这些行业协会已打造了“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中国面料名镇”、“XQ面料”等行业品牌和地区品牌。

4.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各类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缺乏、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

NH区的行业协会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理事会、会员大会以及同会员企业的广泛联系,掌握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和行业标准等培训需求;基于行业发展的战略或现实需求,利用行业规模优势及其同行业内外的广泛联系,组织相关专家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业标准和市场动态等方面的培训。如五金行业协会以五金行业培训中心为平台,和镇外的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本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向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介绍和传授先进适用技术;邀请专家对会员企业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技术培训,提供经营价值链各方面的培训课程;举办企业家沙龙,研讨交流企业管理生产及销售等实际问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盐步内衣协会积极与创新中心、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办内衣设计与工艺中专班,培养实用型内衣设计师与工艺师。

5.建立技术创新成果的维权机制,推动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技术创新成果维权机制,可以防止因其他企业的模仿或侵权行为,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益外泄和企业创新积极性的损害。这对于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作用。NH区的行业协会,一方面,通过行业自律制度,保护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在一定时期的独用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企业学习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申请专利保护,配合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此外,还帮助企业改善相关的咨询服务和维权环境,协调解决行业内部的专利纠纷。借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非创新者对创新权益的侵犯,保护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收益和创新积极性,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成果维权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与行业协会具有密切联系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一般都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部门。如五金技术创新中心设立专门的五金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中国五金专利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标签、商标注册等服务。五金行业协会还设立专门部门为企业提供3C认证、ISO认证等和申请商标、专利代理等服务。在该协会的带动下,该协会所在的JS镇专利申请量加快增长,企业主的专利保护和应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6.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从NH区的经验看,行业协会既有政府赋予的行业统计调查权,又有较强的行业亲和力和信息优势,能够通过集体行动和规模化经营方式,有针对性地收集行业数据和信息,为会员企业提供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所需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获得相对于单个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比较优势。如NH区的五金行业协会创办《HN五金月刊》,为会员企业提供国内外五金市场价格和产品供求信息、行业科技和发展动态、产品质量信息、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信息、国家及地方政策信息、协会内部交流与合作信息、人才及培训信息等,让业内企业了解市场动态。《HN五金月刊》不仅每月发送到会员企业,还传递给全国其他的五金行业协会,加强同行业地区间的交流。行业协会通过举办、协办、参办各种展销会、博览会、论坛,以及组织外出考察交流等,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和理念交流的平台。

NH区的行业协会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还表现在依托全区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支持行业网站的建设和运作,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为会员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和行业动态、政策法规、专家论坛、供求信息等服务,增强信息化对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案例3)。有些行业协会还和地方政府合作,创建当地交易大市场,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的结合,沟通产品采购企业和供应企业的联系,并在传统物流的仓储能力和运输能力中加入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案例3:NH五金行业协会支持运作的HN五金交易网,依托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NH区JS镇,目前已成为协会对外的窗口。该网站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引导广大的中小型五金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将传统的国际性五金采购及贸易活动转变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引导中小企业在五金产业中实施网络营销、新产品快速开发、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管理、现代物流等创新,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五金产业。目前,该网已成为位居全国前列的五金专业网站,是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NH区的4大专业网站和十佳网站。交易网根据会员的不同要求分套餐收取会费,几百到数千元不等,成立一年后就实现了自营运。NH五金行业协会还通过HN五金交易网,节省了向会员企业乃至全行业传递信息的成本,强化了对整个行业产业升级的带动能力。尽管NH五金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仅有40余家,但通过五金交易网却辐射带动了当地大部分同业企业,为今后行业协会扩大会员、增强行业整合能力提供了基础。HN五金交易网已拥有全国各地的会员企业7000余家,在JS镇1000多家五金企业中有600多家是交易网的会员企业。

7.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为完善和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谋、纽带作用

NH区的多数行业协会,凭借其行业凝聚力和网络优势,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不仅及时准确地反映行业发展的问题、中小企业的利益诉求及其对完善产业政策和发展环境的需求,还帮助政府部门建立完善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甚至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行业调查和政府立项的前期论证工作。在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由全区纺织行业最为密集的XQ镇纺织产业升级办公室主任担任。而XQ镇纺织产业升级办公室主要做促进行业产业升级的战略研究和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在体制转型期转变观念,其基本工作是作为中间部门,联系各职能部门、上下各行业协会,并将打造行业品牌、区域品牌等行业服务活动策划好后,由协会出面组织推出。近年来,针对很多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五金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纽带作用,配合劳动部门组织企业参加人才集市、赴外地开拓劳务市场,免费为企业发布招工信息、上网收集合适人才推荐给企业,解决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的困难。鉴于近年来NH供电紧张,NH纺织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供电部门的电力供应会议,并与企业签订自觉错峰用电协议,协调企业生产与电力供应的矛盾。该协会为支持染整企业进行“水煤浆”锅炉的技术改造,积极争取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行业协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体制原因

1.会员企业的覆盖面过窄,协会对行业的协调整合和服务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一般而言,在行业协会健康运行的前提下,协会对业内中小企业的协调整合和服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员企业的规模、覆盖面和影响力。NH区的行业协会大多是在政府引导下由业内中小企业自愿参与的,会员企业少、行业覆盖面窄,是个突出问题,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入会。据我们调查前该区的不完全统计,NH区各行业协会(商会)的本地会员总数约2000多个,占全区非公有制工商企业(7.7万户)和民营工业企业(1.77万户)的比重都很低。全区2000多家五金企业,其中JS镇就有1000多家,而五金行业协会仅有会员企业40多个。又如NH的纺织行业协会(原商会)从成立初期的65家会员企业,到成立十年后的105家会员单位,10年中会员企业数仅增加40个,而XQ镇和NH区同业企业数分别达到1330家和2000余家,会员企业数占XQ镇同业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10%,占全区同业企业总数的比重更低。

会员企业少、行业覆盖面窄,一方面,影响行业协会掌握企业和行业信息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导致行业协会对所在行业的代表性、广泛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协会会费规模小,协会功能作用的发挥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两个方面都会影响协会对行业的协调整合和服务能力,进而影响到协会对非会员企业的吸引力,导致协会对行业的覆盖面难以扩大。五金行业协会每个会员企业年交纳会费1000元,按此计算年会费收入仅为4万元。纺织行业协会会费缴纳标准分别是每年会长2300元、副会长1800元、理事单位800元、会员500元,由于会员企业总数仅105个,年会费收入也不多。由于协会的活动经费长期紧张,很多活动要么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会员单位捐赠,要么只是想想而已。在访谈过程中,NH纺织行业协会的会长曾经就此向我们大吐苦水:协会的部分工作甚至必须由会长、副会长自掏腰包或垫付。他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和法规,支持行业协会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2.行业协会的地位、作用和行为规范不够明确,加剧其功能残缺

就总体而言,当前在许多地方,行业协会只能根据《社团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登记管理。这种管理办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发挥其独特作用的需要。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出台。这个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文件虽就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拓展行业协会职能、推进其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做出原则性界定,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是任重道远的。比如,如何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如何做到行业协会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如何协调行业协会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等?尚缺乏专门性的行业协会法予以界定,需要行业协会在实践中同政府部门频繁协调,以至“讨价还价”。到2011年初,《行业协会商会法》虽在起草制定之中,但尚未出台。在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同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需要相关法律提供依据。甚至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对行业协会的赋权,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单方面的自觉、自愿,以及政府部门对改善行业管理的需要,在政府赋权及权利收放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行业协会本身属于体制转型中的新生事物,政府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问题逐步暴露、治理经验逐步积累的过程。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协会在运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同政府部门的矛盾,出现矛盾时也缺乏制度化的解决机制;第二,协会运行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容易受到侵害,对行业的协调整合和自律能力容易受到削弱,甚至质疑;第三,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对协会职能的自由裁量权,干预协会运行,导致协会的运行存在着过分“迁就和迎合”政府的倾向,从而抑制协会行业自治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剧协会的功能残缺。而协会功能残缺,特别是自治作用受到抑制,又会进一步导致协会对同业企业的吸引力不足,加剧协会会员企业少、行业覆盖面窄的问题。

3.行业协会的惠及面扩大到非会员企业,难以产生对会员企业的选择性激励并消除非会员企业的“免费搭车”问题

行业协会是协会成员追求自治、自律、自卫、自强的组织,必须为会员企业服务。但在当前,行业协会由于会员企业的行业覆盖面较窄,往往难以完全代表整个行业的利益。与此同时,行业协会是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延伸政府职能的性质,政府往往要求行业协会能够代表全行业的利益,为全行业企业,包括为大量非会员企业服务。尤其是在当前,多数行业协会由于行业覆盖面较窄,可能寄希望于政府部门赋予其“钦差”名义或做其“靠山”,借此以“外部注入”的方式“增强”其对行业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如此一来,行业协会的功能作用就不能局限于覆盖会员企业,必须惠及到非会员企业。如NH纺织行业协会组织展销会、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时,该区纺织行业的所有企业无论是否是会员企业都可以参加,非会员企业不用向行业协会交纳会费,也能享受同会员企业大致相同的服务。而行业协会的部分活动,如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建设等,具有较强的行业公共产品属性,很难把非会员企业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因此也很难做到只为会员企业服务。特别是NH区行业协会的许多职能需要借助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来完成,而该区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大多是在政府投资主导下创建的公共技术平台,为解决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服务,很难将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和非会员企业区别对待。此外,行业协会运行经费短缺,限制了其活动空间的开拓和功能作用的完善,导致其本应专门惠及会员企业的部分活动难以有效展开。

可见,由于上述原因,NH区的多数行业协会,既存在对会员企业“选择性激励”不足的问题,又难以排除非会员企业“免费搭车”的问题。因此,在行业协会的运行中,会员企业退出的机会成本和非会员企业加入的受益都亟待提高。协会要扩大会员、增加行业覆盖面,难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4.行业协会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完善行业协会的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机制仍然任重道远

从国际经验来看,行业协会职能作用的发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取决于协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如美、日、德、法等国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大多由专职、兼职(政府官员不兼职)和志愿者组成,且以专职人员为主。协会常设机构的人员可能不多,但大多是有知识、懂业务的行业专家和专门人才(贾西津等,2004)。而目前NH区的多数行业协会专职工作人员少,会长、副会长由民营企业家兼任;协会秘书长承担协会决策的组织实施工作,由政府部门或其事业单位如产业办、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兼任,只是办事员为专职,由协会聘任。近年来,行业协会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的问题开始引起注意。但在NH区,面向行业协会管理者(包括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仍非常稀少。在行业协会内部,如何有效地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形成对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协会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以及协会功能作用的完善化;在行业协会的外部监管方面,如何促进国内外经验的借鉴和有效传播,进而促进行业协会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四、进一步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对策思路

基于前文分析,应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并完善支持方式,为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创造条件。

1.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优化其运行环境

前述NH区行业协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协会发展的时间短,在其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方面,现行问题的暴露和经验的累积都需要一个过程;二是在处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低;三是行业协会的运行环境亟待优化。从第一方面来看,行业协会的现行问题多属发展中的问题,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从第二、第三方面来看,应将深化改革,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促进二者关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优化行业协会运行环境的重要内容。

(1)坚持“两条腿走路”,协调处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当前NH区的行业协会,在总体上仍处于初发阶段,未进入成熟稳定形态,多数协会的运行发展还缺乏经验,其行业自治能力的培育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由于多数行业协会的行业覆盖面小,又面临功能残缺等问题,在今后若干年内,政府如果不加区分地完全退出原有的诸多行业管理职能,寄希望于行业协会去填补由此留下的行业管理空间,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府退,协会进”。在完善行业管理或支持行业协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第一,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行业协会同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协会的自主发展。要防止行业协会因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丧失其自治自律和自强自卫能力,甚至演变为地方政府的“随从”或附庸。第二,积极而又不失自主地加强同地方政府的合作,强化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优势互补关系。要及时宣传先进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及其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的经验,促进现有行业协会的功能完善,引导和培育行业内部企业对行业协会的需求。

(2)重点围绕体制内外结合型的行业协会,协调处理其长期转型与近期发展的关系。在像NH区这样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政府和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都比较强的地方,随着行业协会运作经验的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和政府对行业协会治理能力的提高,到一定阶段,政府逐步退出对行业协会的直接干预,转为宏观引导和间接调控将是早晚的事。届时,许多体制内外结合型的行业协会,将会逐渐转变为“自主运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成员受益”的体制外行业协会。因此,在此类地区,体制外行业协会逐步增加、体制内外结合型行业协会向体制外行业协会转型,反而更有示范意义。当然,目前,在部分地区,普遍实现这种转变的条件尚不甚成熟。更多的行业协会需要在运作过程中,逐步明确协会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取向,强化其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其促进会员企业同行业协会合作共进的激励机制。

(3)将改善对行业协会的政府监管,作为支持行业协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还应超前谋划,高度重视行业协会的评估制度和进入、退出机制建设,在试点、试验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行业协会的政府监管制度。近期应鼓励行业协会发展的先行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制定行业协会监管的地方性法规,借此规范行业协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政府监管主体的行为。可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探索突破“一地一会”、“一业一会”的可行性,通过协会之间的竞争,促进其功能完善和运作效率的提高。对行业协会开展营利活动,以及行业协会的行业垄断行为,也要有制度化、规范化的限制或监管措施。

2.加强对行业协会发展的政府支持,积极改善支持方式

促进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并非在行业协会的发展中不需要政府支持。鉴于在NH区乃至我国大多数地区,行业协会的发展仍只处于初发阶段,加强对行业协会发展的政府支持,还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要注意在不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对行业协会发展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对行业协会发展的财政支持,应该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协会的起步和功能升级阶段,主要发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是行业协会不同运行和监管模式的试点、试验和示范;三是针对行业协会开展的对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关系重大的活动或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上述财政支持可采取无偿拨款、专项经费补助、财政贷款贴息、提供专项引导资金、对运转良好且成效显著的行业协会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对于那些主要为政府服务的行业乃至跨行业公共管理事务,或者由协会承担、惠及范围远远超出会员企业的服务职能,政府可通过向行业协会提供部分补助、采购公共服务、甚至面向不同协会招标采购的方式来获取。借此也可以逐步锻炼行业协会面向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对行业协会的财政支持,应该更多地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事前确定并在较长时期执行的程序和费用标准,以保证协会预期的稳定性。第二,政府对行业协会的财政支持,应该明确重点,重视效果,注意培育行业协会的协调整合和服务能力,引导和激发企业参与行业协会的积极性。第三,财政资金的支持应以不损害行业协会的自主运营和自我发展能力,不产生对财政支持的依赖性为前提。第四,应该结合财政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加强同金融部门的合作,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其科技进步的平台。如有些行业协会已在开展或谋划同银行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除财政支持外,对于行业协会的税收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对行业协会的捐赠收入、政府资助和按规定收取的会费收入,应作为非应税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于行业协会在不违反现行政策的前提下,通过举办培训班、展览展销会等行业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服务收入,只要用于行业公益事务或能力建设,也应给予减免税。也可根据行业协会的行业惠及面大小,按照分级累进的标准,将该行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返还给行业协会,支持其运作和面向会员企业提供服务。目前,NH区来自纺织行业的大部分税收,来自纺织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

3.促进国内外经验的传播、交流与培训,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探索改革和发展的不同模式

许多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发展的历史较长,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科技进步、培育其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国家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发展的具体模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在适应国情完善行业协会的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协调处理协会同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方面,大都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在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方面,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此外,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的非营利组织,国外非营利组织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经验,对于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各级政府应该注意促进这些国内外经验的传播、交流,重点面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负责人和骨干工作人员、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会员企业或非会员企业负责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案例考察。如市场经济国家行业管理和对行业协会监管经验的培训、行业协会管理和运作经验的培训、行业协会专职人员培训等。要注意促进行业协会的交流、互动和合作,在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的行业协会之间尤其如此。

在此基础上,鼓励各地通过不同模式,进行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的试点、试验与示范,在完善协会内部民主和约束机制、成员利益表达和维护机制,强化协会对会员企业的选择性激励等方面,探索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方式,促进其内部治理制度的规范化和完善化,借此增强行业协会的自治、自律、自强、自卫能力。要把加强行业协会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实现协会秘书长的竞争择优机制,尽快纳入议事日程,促进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专职化和素质优化。

[1]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4-85.

[2]翟鸿祥等.行业协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32.

[3]卡尔·麦克丹尼尔,小查尔斯·W·兰姆,小约瑟夫·F·海尔.市场营销学[M].时启亮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87-291.

(责任编辑 吴晓妹)

F061.5

A

1001-862X(2011)04-0005-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理、模式及其区域比较研究”(70773025)

姜长云(1964-),男,安徽庐江人,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服务经济、中小企业;

谢贝妮(1981-),女,浙江乐清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五金行业协会会员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会员之窗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冯五金临证经验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