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里光
喜欢看电影,也积累了一点心得。印象中,但凡片名带“钢琴”的,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好电影。比如获1993年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最佳女主角奖的《钢琴课》,获1999年意大利电影金像奖和2000年美国金球奖的《海上钢琴师》,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钢琴教师》,以及获2002年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的《钢琴家》。
也许因为钢琴是“乐器之王”,表现力强,层次丰富;也因为每每一些演奏家在弹奏的时候,总让我有份感动。感动来自旋律的美妙和不可思议,也来自钢琴家的那种投入,无我,虔诚得像在祈祷。
印象中的那几部片子,主人公不仅与钢琴结缘,而且命运与黑白琴键交织——要么因钢琴而生,要么因钢琴而死,要么则因钢琴生情,爱得死去活来。男女主角无一例外地弹得一手好琴,他们魔术般的十根手指不可思议地在88个琴键上敲击出一串串变幻莫测、美妙绝伦的琶音或和弦,让世人在如痴如醉、感动莫名的同时,也仿佛在那一刻见证了主人公与上帝的对话——正如《钢琴家》中的纳粹军官韦恩,想必也正是在那一刻得到了上帝的感召,确信眼前的这位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一定是上帝的使者,于是下决心冒死相救。
有个画面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在脑海中,被我认为最动人,也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那是《钢琴课》海滩上的一幕:来自英国的哑女艾达带着她九岁的私生女费罗拉和她心爱的钢琴,远涉重洋,到新西兰与素未谋面的斯图特结婚,斯图特嫌搬运麻烦将钢琴丢弃在海滩。几天后,艾达思琴心切,央求本地人贝恩斯带她来海滩看一眼钢琴。钢琴孤零零地遗弃在大海边,四周还钉着木条,尚未拆封。那样子被当地的毛利人称作“棺材”,艾达却像遇见久别的亲人,激动不已。她掰下键口的木板,双手在琴键上轻轻滚动,几组琶音不经意间从她指尖流出,悠扬而又欢愉。白色的海浪一波又一波簇拥着卷上滩岸,脚下的细沙在随波流动,天真无忧的女儿合着淙淙琴声高兴地在一旁翩翩起舞,海滩上不时溅起一朵朵欢快的浪花……此情此景,让目不识丁的贝恩斯也为之动容。
其实,谁见了这样的场景都会为之动容,心生爱怜。孤儿寡母,背井离乡,人地生疏,丈夫冷漠,然而此刻她却已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处异乡的恶劣环境,忘记了前面正等待她去趟的茫茫无际的苦海;此刻,她面朝大海,心存感激,心里只有上帝……
《钢的琴》之所以吸引我,除了因为知道它事关钢琴,还因为有张男主人公陈桂林在雪花飘飘的夜幕下独自弹琴的海报。看上去那么孤单,那么忧郁、无助,一眼便让我想到了《钢琴课》,想到了艾达在海滩上弹琴的那一幕,顿时充满期待,期待被狠狠地感动一把。
都说有了一个好的规定情境,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半。《钢的琴》说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东北某地原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因为妻子有了外遇要和他离婚,两人争女儿的抚养权,而女儿本人的意愿是“你们谁有钢琴我就跟谁”,从而激发了穷困潦倒的陈桂林要为女儿弄一架钢琴的念头。没有钱哪来琴,没有琴哪来女儿?这真是一个可以把人逼疯的充满了悬念的戏,也就是说,它有一个很好的规定情境。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一借(钱)、二偷(琴)、三造(琴)”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层层推进,顺理成章,也合情合理。然而自己造钢琴终究是件荒诞不经的事,也没人会相信就凭这几个草台班子的主唱、职业混混、前小偷、黑社会老大、猪肉王子和退休老工程师真能造成一架像模像样的钢琴来。于是,这也就决定了电影的风格——黑色幽默。本来“钢的琴”这片名就暗藏玄机,看似大白话兼废话一个,实则装傻,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让人琢磨。
从内容到风格,甚至片名,其中还包括了前苏联的音乐插曲,所有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无可挑剔。只是,我似乎一直没等到我期待的那份狠狠的感动。
当一群昔日的能工巧匠,如今已落魄不偶、穷困潦倒的下岗弟兄聚拢起来,“为兄弟牛一次,为尊严搏一回”(电影广告语)的时候,影片也进入到了高潮阶段,但是高潮不高,有的仅仅是对这几个“兄弟”的展示式的情节。我承认他们很有个性,也很可爱,但他们“牛”得太表面。其间就发生过一次秦海璐和王抗美的一夜情,以及陈桂林为此恼羞成怒,这跟“牛”,跟“尊严”实在有点不沾边。另外,那两只最后被炸掉的烟囱,在影片中有不少笔墨,可是多少有点硬贴,无关痛痒。导演张猛说,本来陈桂林痴呆的父亲,每天要去看那两只烟囱,看又有几个老工人去世要烧了。后来这些细节全删了。我听了未免以为可惜。现在电影中,尤其后半部,缺少的正是这一类的细节,看似与故事关联不大,但恰恰最能触及到人物的内心深处。
我想,如果由我们的导演来拍《钢琴课》会拍成怎么一副模样呢?一定会将艾达在海边弹琴那一段整个删去,还会将艾达女儿费罗拉在海边跳舞那段删去,因为这些都太“虚”了。然而少了这些,还拿什么打动人呢?也许这就是我们的“钢的琴”和人家的“钢琴”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