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粹

2011-11-21 02:14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谢晋经历作家

观点集粹

文化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

王蒙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说,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既是同步的,又是不同步的。同步,你得有经济力量,老百姓得温饱,如果老百姓还在温饱线之下,你天天讲文化,人家听都听不进去;它又是不同步的,比如说经济上中东的石油国家发展得最好,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都超过美国,但是它们文化上不能说发展得最好,它的楼可以盖得高,但是并不一定设计得好,尤其是它没有自己本民族真正文化的资源、文化的精品,或者它并不是最理想的。当然人家也有,不能说没有。从纯文化的角度,比如说伊拉克,现在不光是经济,整个国内,形势都混乱一团,但是伊拉克的文物古迹比很多海湾国家多得多。

美国是经济上最发达的地方,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国人从不敢吹它美国是文化上最发达的国家。相反,法国人宣称是文化上的超级大国,法国就敢说这个话,你一到巴黎去,一看它的先贤祠的阵容就把你压倒了,美国毕竟历史短。我们中国也是这样,经济总体我们很大,如果从人均收入来说我们远远不处于先进的地位,如果说我们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我们有很骄傲的一面,虽然我们不满足现在的状况。

资源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人才也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文学。文学最发达的地方往往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全世界的文学史也是这样。18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高潮,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大作家同时在这个国家: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等,直到搞评论的赫尔岑、别林斯基等等,这些简直是数都数不完。可那是俄国最黑暗的时候,经济上也很不像样子。到了20世纪的一个高潮是拉美的文学高潮,魔幻现实主义,从得诺贝尔奖的加西亚·马尔科斯,还有一些没有得奖的如阿根廷的波尔赫斯,还有许多,掀起了一个高潮。但是拉美的经济也不是最好的,不但不是最好的,而且社会也比较混乱。这是一个很大的悖论:任何一个地方,首先希望国泰民安,国泰民安了才能发展文化;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中国有的时候,当国家处在半混乱、半解体时,人民群众有一种期待,谁也期待不上了,政治家不能相信了,董事长也不能相信了,相反,他希望这些作家、思想家能够提出一些新鲜的、不同的建议。马克思就说过:“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作家应该试图寻找稳定的价值

北师大教授张清华在《上海文学》撰文说,我觉得作家“始终走在时代前面”是靠不住的,作家应该试图寻找稳定的价值。文学这么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出现了很多“弄潮儿”,但随着时间过去,历史较长一段时期里,弄潮儿就渐渐淡出了,他的意义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们总是试图超前,而不是寻找一个稳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作为认同的标准,这应该引起更年轻一代作家的重视。如果你选择较为稳定的价值形态,短时间看你可能是“落后”于时代的,但是当时代做出一个调整时,你就会变成了领先者。还有一个批判的视角,批判的视角是作家依据稳定的东西对不稳定的东西的审视,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是幸运的一代。余华说,一个当代中国人活了四十岁,相当一个西方人活了四百年,这样的机遇对中国当代的作家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每一代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一个活到四十岁的人,他经历了红色年代,还经历了饥饿的年代,混乱的文革,还经历了八十年代理想主义、启蒙主义高扬的年代,还经历了九十年代物欲膨胀、社会迅速转型的时期。一个四十岁的人经历了这样多的年代,其人生经验充满了恍若隔世的、荒谬的、戏剧性的体验,也充满了不信任的、惶惑的体验,对当代的写作者来说不是难得的资源吗?我觉得将来会出现很多优秀的、经典化的好作品,所以青年作家对于大的文化格局的认识能力有待提高,这是对文化资源的批判性认识。

政协委员说文化“沪逃”

《联合时报》记者陈丽霞报道说:在一次上海政协召开的围绕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座谈会上,有一政协委员语惊四座:“北京、广州有‘北漂’、‘粤漂’,上海有的却是‘沪逃’!”“上海城市的凝聚力在涣散。”文化人“逃跑”方式有多种。“有的是离开上海,有的尽管住在上海,工作创作、出版作品却不在上海,比如贾樟柯、郭敬明。”有委员说。“一些先进、尖锐的思想性文章无法在上海发表,只能‘四个面向’:面向外地、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小报。”有学者调侃。

为什么要“逃”?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举已故导演谢晋的例子:曾有领导专门开会表扬谢晋,以肯定他在电影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然而谢晋却始终称自己水平不高、受之有愧。领导急了,便问“你得了那么多奖,为什么还这么谦虚?”谢晋回答“我的那些片子,都是按照要求被删减以后,才得奖的。”

“城市之大,在于大师。但如今的上海,几乎找不出几个大师。”委员们普遍认为,上海文化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文化的开放、包容远不及经济。“文化需要创新,创新一定要有环境。”他们认为,政府需要重视文化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积极为上海本土出现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学家、思想家、学术流派等提供土壤。

猜你喜欢
谢晋经历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谢晋寻子
谢晋的《寻人启事》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谢晋的《寻人启事》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缅怀谢晋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