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2011-11-20 08:21孙梦霞李国平李建湖廖桂香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6期
关键词:养老院主观幸福感

孙梦霞 李国平 李建湖 廖桂香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孙梦霞 李国平 李建湖 廖桂香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的 探讨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岳阳市5家公立养老院的215名老年人,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生命意义量表及死亡态度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死亡态度及生命意义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而且前三者还可通过生命意义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间接效应。人口因素中婚姻状况、入住原因、经济来源及宗教信仰不同,其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的死亡观、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身体状况等对提高养老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它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等因素相关〔1〕。而对于养老院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更为复杂。本研究旨在探讨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路径分析了解其相互关系,为养老院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0年9~12月选择岳阳市五家公立养老院的215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60岁;入住时间≥1个月;自愿参加且能积极配合回答问卷的老年人。排除标准:有精神损害疾病及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明显听力和语言表达障碍的老年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基本资料问卷:一般人口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经济状况)、入住时间、原因及宗教信仰等。②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由 Albert Kozma编制,作为老人精神卫生状况的恒定的间接指标已为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其信度、效度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均高于以前使用的幸福度量表〔2〕,量表的理论结构是情感平衡理论,12个条目反映正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正性情感,7个反映正性体验;12个条目反映负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负性情感,7个反映负性体验。项目采用0~2的3级计分。总分等于正性因子分与负性因子分之差加上常数24分,计分范围0~48分。分数越高,表示幸福感越高。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3〕(ADL):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逐渐下降。总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凡有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④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1990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4〕。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度10个条目,反映了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⑤生命意义量表:采用蔡坤良〔5〕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评价、自我统整及自我实现三个维度,共11题,采用四分法,每题由从来不如此(1分)、偶尔如此(2分)、大多如此(3分)至确实如此(4分)作答,总分范围为11~44分,其中第1、2、3、6题为反向题,采用反向记分;量表分数越高代表对生命的看法越正向且觉人生有意义,此次调查分析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各分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在0.75~0.91。⑥死亡态度量表:死亡态度是指个体面对濒死及死亡此现象所抱持的信念与感受。本研究采用蔡坤良〔5〕修订的死亡态度量表,包括死亡行为、死亡情感与死亡认知三个层面,共11题,采用四分法,每题由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同意(3分)至非常同意(4分)作答,总分范围为11~44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死亡的恐惧、担心程度越高。此次调查分析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4,各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在0.68~0.88,能有效的反应老年人的死亡态度观。

1.2.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采用统一指导语,问卷由老年人自行填写,不要求署名,对文化水平低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由研究者逐条询问,让其独立作出评定后代其填入。共调查了24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率89.6%。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AMOS18统计软件包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岁,平均(76.98±8.74)岁;离婚或丧偶者占56.7%,独身者占25.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7.7%;无宗教信仰者占74.4%;无固定经济来源者占38.6%;自愿选择入住者只占40.9%;其中入住一年以上者占61.8%。

2.2 人口学因素对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婚姻状况、入住原因、经济来源及宗教信仰不同,其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他类别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死亡态度及生命意义感

表2结果显示死亡态度、日常生活能力与幸福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及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

被调查的老年人女性占53%;年龄60~95呈正相关,而社会支持与日常生活能力无相关性。

表1 人口学因素对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表2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死亡态度及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

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假设:养老院老年人感知的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死亡态度及生命意义感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效应;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及死亡态度又可通过生命意义感对主观幸福感有间接效应。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因为外因变量社会支持与生活自理能力无相关性,故设其协方差为0。相对拟合指数(如TLI、CFI等)在0.90或以上,RMSEA小于0.08,则认为模型可以接受。表3表明假设模型得到识别各项拟合指标好。图1可见各项路径系数均达到统计学意义,得到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死亡态度、生命意义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理想模型。

表3 假设模型拟合指数

死亡态度、日常生活能力与幸福感呈负效应,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效应,4因子共可解释主观幸福感变性的37%。对模型进行效应分析发现,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死亡态度及生命意义感,同时,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与死亡态度,通过影响生命意义感从而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死亡态度对主观幸福感预测力最强,见表4。

图1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路径图

表4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效应分解表

3 讨论

3.1 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显示,养老院老年人婚姻状况、入住原因、经济来源及宗教信仰不同,其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独身老年人比已婚有偶或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要高,与李佳〔6〕的结论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有关。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独身者占25.6%,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17.55分,远低于已婚有偶老人的得分28.87分或丧偶老人的得分24.16分。可见已婚有偶或丧偶老人大多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才入住养老院,独身老人是因为身边没有亲人而非身体原因入住,而身体健康状况本身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预测因子〔7〕。自愿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能较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对家庭生活没有过多期盼,所以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非自愿的老年人要高。对于离开家庭养老的老年人来说,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是他们自立的保证,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肯定,不必依赖子女或社会救济,从而提升幸福感〔8〕。宗教信仰是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安定人心,使人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宗教信仰的人,其幸福感也相应较高〔9〕。

3.2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3.2.1 死亡态度对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直接与间接效应 图2结果显示,死亡态度对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效应最高。死亡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幸福感,还能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影响幸福感。养老院老年人经常要面临同伴的死亡,而死亡是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如何看待死亡的态度会影响人对生命意义的看法〔10〕。但由于社会的忌讳及个人的偏见等,老年人面对死亡时大多会产生恐惧、焦虑甚至逃避等心理,再加上养老院老年人没有亲人陪伴,这种负性心理得不到渲泄和排遣,进而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3.2.2 社会支持与生活自理能力对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是幸福感的一个主要预测因子。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提高自尊,且当人们面临生活应激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降低负性情感,防止主观幸福感下降〔11〕。对于看重传统家庭生活的中国老年人来说,机构养老本身是一种生活应激事件,如果能得到家人及亲友的关爱和帮助,积极地参与养老院的各种活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对家庭养老的渴望,积极地融入生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提高幸福感。反之就会产生包括被抛弃感、无力感、囚禁感等负性情绪。

图2也显示生活自理能力是幸福感的预测因素。这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相符,如果个体低层次的的生活需求无法满足时,不可能会有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老年人容易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侵害,生活能力减退,随之社会适应能力也下降,再加上入住养老院,感觉自己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失去生命的价值,幸福感较低〔7〕。

3.2.3 养老院老年人生命意义感是中介变量,同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效应 生命意义感对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同时社会支持、自理能力、死亡态度也能通过其间接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失去生命意义是一种不愉悦的感受,易导致抑郁、焦虑、绝望感及身体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健康及幸福感。自觉生命有意义的老年人,拥有较佳的生命质量,无论是在痛苦或困境中,也能肯定自我价值,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12〕。无论自愿还是被迫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面对机构养老,都是一种压力甚至是生命的困境,因此肯定生命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是超越困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帮助他们认同过去,肯定现在,积极地面对未来,提高幸福感。

1 任 杰,金志成,杨秋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19-21.

2 刘仁刚,龚耀先.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07-10.

3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2005:39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 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

5 蔡坤良.小琉球渔村老人生命意义感、死亡态度与幸福感之研究〔D〕.2004: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研究所.

6 李 佳,冯正直.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自尊和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7):493-5.

7 Nuria G,Olga M,Raquel M.Feelings of well being in elderly people:relationship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function〔J〕.Arch Gerontol Geriatr,2009;48(3) :306-12.

8 冯晓黎,李兆良,高 燕,等.经济收入及婚姻家庭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426-7.

9 Brown PH,Tierney Brian.Relig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the elderly in China〔J〕.Journal Socio-Econo,2009;38(2):310-9.

10 Krause N.Meaning in life and mortality〔J〕.J Gerontol Soc Sci,2009;64B(4):517-27.

11 Jorunn D,Geir Egil E,Harald A.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coherenc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Bergen,Norway〔J〕.Inter J Nurs Stu,2009;46(1):66-76.

12 Mooren SL,Metcalf B,Schow E,The quest for meaning in aging〔J〕.Geriatr Nurs,2006;27(5):293-9.

R161.7

A

〕 1005-9202(2011)16-3140-04

湖南省2011年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科技专项(No.2011FJ3252)

孙梦霞(196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

〔2011-01-14收稿 2011-05-01修回〕

(编辑 曹梦园)

猜你喜欢
养老院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