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铭 王国强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最早关注网络过度使用的现象,于1995年参照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诊断标准,首次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并认为它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即一种缓解压力的行为方式。其后,Young则参照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的概念,发现将网络成瘾看作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更为合适。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呈迅猛的发展态势,网络普及率也逐年增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报告显示[1],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且有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2]。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Young[3]报道,相比非成瘾者来说,网络成瘾者在学习、工作和婚姻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扰。长时间地依赖网络会给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带来巨大损害。有研究表明长期的网络依赖可能将导致认知功能等许多方面的损害。青少年网瘾者存在着非适应性认知,其归因方式、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较正常人都有着差异。
所谓归因,即指“原因归属”,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心理学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研究归因,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认知过程。归因方式或称归因风格,指的是将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归因认知过程融合在一起,并成为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们之间的个别差异。归因方式有不同的类别,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行为归因于个体自身的力量(倾向)或个体外部的力量(情境因素)两个大的类别。前者指的是导致行为产生的个人方面的原因,如个人的性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程度等,称为个人归因;后者是指导致行为产生的环境方面的原因,诸如活动者周围的环境气氛、奖赏和惩罚、运气、工作的性质等,称为环境原因。
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那些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结为暂时、局部的原因所致,把负性事件归结为持久、整体的原因所致的个体容易表现出抑郁。反之,情绪也能影响归因方式,有研究表明不同抑郁水平的大学生之间归因方式有显著差异[4]。我们似乎看到抑郁情绪和归因方式存在一种交互作用。李占江、邱炳武和王极盛[5]研究了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包括内外在性、稳定性、整体性3个维度,对负性事件做出稳定和整体归因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障碍,这种行为反应方式可能与成瘾者将挫折困难等事件进行内在、稳定与整体的归因方式有关,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强、素质不好,从而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又因为缺乏积极应对事件的有效行为,逃避现实痛苦,躲进了网络虚拟的世界而不能自拔。此外,网瘾者性格有一定缺陷,对社会人际的归因可能会有一定偏差。姜玉飞等[6]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角度及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个性特征、归因风格等因素密切相关。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在交往失败归因时,倾向于外在归因,并存在“自我服务偏差”现象。在个性特征方面具有情绪不稳定、内向及孤独等特点。关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差别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但我们可以从成瘾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结果来推测网瘾者的归因方式,特别是对待负性事件的归因。就目前来看,青少年网瘾者归因方式与正常人是有差别的,结论的确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我们认为,既然归因属于一种认知过程,归因风格是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它就能从一个侧面展现人们之间的个别差异,不同的归因风格者其认知加工过程也可能不同,譬如在信息选择、记忆、再认等环节中会出现一定差异。同样,个体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到非适应性认知(含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等,青少年网瘾者的归因方式与其自尊、自我效能感关系如何,这些课题都未见相关报道,值得专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Davis[7]提出了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见图1。用来解释网瘾发展和维持的机理。该模型中靠近病因链近端的因素是病态行为发生的充分条件,靠近远端的因素则是必要条件,中心因素是非适应性认知。Davis研究认为网络成瘾的认知症状先于情感或行为症状出现,并且导致了后两者。非适应性认知涉及关于自我和关于世界的认知2个方面。关于自我的非适应性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怀疑、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否定的自我评价等。关于世界的非适应性认知则是诸如网络给予了他一切,而现实一无是处的想法。针对网络成瘾的概念,Hall,A lex S.和Parsons,Jeffrey[8]提出网络行为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的概念。他们认为IBD仅仅是一种适应性不良的认知应付风格,可以通过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加以矫正。这些研究说明网瘾者确实存在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并有一些专家从网瘾的认知障碍这一角度为切入点对成瘾者进行治疗。
非适应性认知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功能失调性态度。在贝克的抑郁认知模式里,抑郁认知可分成两个不同层次,一个层次是自动想法,另一层次是较深层结构认知,即功能失调性态度,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构成抑郁的易患性。它是潜在的,常不予表达,表现为用否定、歪曲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 S)就是用来评估这种深层认知结构的。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网络成瘾者都伴随有抑郁的表现,受此观点启发,我们有必要探索这些人是否像抑郁患者一样也存在着潜在的功能失调性态度,或者说是否是网瘾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直接导致了抑郁表现。我们使用的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量表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除了抑郁症患者还可应用于其他不同的人群[9]。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来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有研究者[10]使用DA S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心理基础是对上网形成的非适应性认知,该认知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上网行为,研究结果符合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的理论假设。
图1 病态网络使用(P I U)的认知-行为模型
关于自尊及自我效能感,非适应性认知的述评内有所提及,由于二者的重要性,重点对其阐述。自尊主要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 (self-worth)和自我能力(self-competence)的情感体验认知,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重要和有价值的。自尊属于人格系统的一部分,其与个体表现的行为关系密切。研究表明[11],自尊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影响着个体的社会适应性,能够预示个体对其行为的认知模式。
低自尊的个体易出现行为问题,国外很多横断研究都表明成瘾行为与低自尊存在相关。可能自尊水平不同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而影响网络使用行为。Young和Rogers[12]就发现网络社会互动的滥用与低自尊相关。面临失败时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有更强烈的情绪困扰,低自尊是不良情绪形成的一个高危因素。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用户先前的人格特征(包括自尊水平),A dam[13]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倾向于选择自我加强的人际交往策略,而低自尊的人倾向于采用自我保护策略,长期作用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国内李卉、王福兴[14]等对中学生网络依赖与自尊进行前后测的纵向比较结果为前测时低自尊中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高于高自尊中学生,且低自尊组经过9个月后其网络依赖水平显著高于原有水平,并与高自尊组在网络依赖的水平上存在差异。这说明低自尊的青少年易产生网络成瘾。
随着自尊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高低自尊个体其归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比如Turner[15]等人发现高低自尊被试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方式上均有显著差异。高自尊被试更倾向于把成功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而把失败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因素。王纯[4]等人则发现高低自尊被试仅在失败事件的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成功事件的归因方式上并无显著差异。尽管以往研究结论不完全相同,但总的来说,与低自尊被试相比,高自尊被试的归因方式表现地更积极。在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作用上,有研究[16]表明自尊与归因方式均能起到缓冲失败后不良状态焦虑情绪的作用,两者在对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也许正是因为网络成瘾者具有较低水平的自尊与不恰当的归因方式,从而不能缓解挫折后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为了逃避痛苦而迷恋上网络的。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是对个人行动控制的知觉或信念。它反映了个体能否采取适当的行动对环境挑战的信心,能调节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知觉、思维和行动各不相同。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进而对个人成就行为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成瘾行为方面,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关键变量,能对成瘾行为的预防、戒除和改变做出合理性的说明和解释。关于网瘾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张宏如[17]在学生中的研究发现,网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极其显著地低于总体学生的平均水平。傅晋斌[18]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这提示了青少年在对网络依赖成瘾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起着一定的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个体的归因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在行动刚刚开始之时的失败,因其不能反映出努力的不足或不利的环境因素,容易使个体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但是,不同的个体所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这与个体不同的归因方式有关。
[1]CNN IC发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4/23/5814.htm
[2]Brenner V.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7,80(11):879-882
[3]Young K S.Internet Addiction:A New Clinical Phenomenon and Its Consequences[J].AmBehav Sci,2004,48(4):402-415
[4]王纯,张宁.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8-631
[5]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6-8
[6]姜玉飞.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归因风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48-149
[7]DavisR A.A cognitive 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187-195
[8]Hall,A lex S,Parsons,et al.Internet Addiction: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 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01,23(4):312-328
[9]Chioqueta A P,Stiles T C.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norwegian version of the dysfunctional attitude scale(Form A)[J].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2004,33(2):83-86
[10]李宁,梁宁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65-68
[11]余祖伟,孙配贞.中学生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38-1440
[12]Young K S,Rogers R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1(1):472-476
[13]Joinson A N.Self-esteem,Interpersonal risk,and preference for E-mail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J].Cycerpsychology&Behavior,2004,7(4):472-478
[14]李卉,王福兴.中学生网络依赖和自尊的纵向比较[J].心理研究,2008,1(3):29-33
[15]Turner L A,Pickering S,Johnson R B.The relationship of attributional beliefs to self-esteem[J].Adolescence,1998,33:477-484
[16]高丽,张向葵,田录梅.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11-113
[17]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98-400
[18]傅晋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