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芬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120)
在信息爆炸、电子资讯更新快速的时代,视障少儿在学习上先天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方针指引下,对于在获取知识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他们而言,教育权的保障尤其重要。因此,少年儿童图书馆应积极推进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和人性化的阅读服务,使视障小读者也能享受阅读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一个信息无障碍的环境里共享社会的科技文明,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广州市盲人图书馆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专门为盲人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为了能使盲人更方便地阅读到需要的点字书刊和有声读物,图书馆开展了上门办理借阅手续和送书上门的服务,盲人只要拨打热线号码,告诉管理员想看或想听的读物,图书馆就会按时把书送到盲人读者的手中。电子阅览室的盲人专用电脑,配置了比较先进的中文语音系统软件,使盲人可以与正常人一样打字、编辑文件、上网冲浪和阅读电子信息[1]。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配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为视障读者提供一个学习空间,市、区各级政府拨出专款,在本地区公共图书馆内设立了盲人阅览室或专门划分出一个区域,如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设立了盲人阅览室,越秀区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天河区图书馆、白云区图书馆等则是专门划分出一个区域,各图书馆根据现有馆舍条件,新购置了阅览桌椅,配置了多台专供视障读者使用的电脑、电脑助视器、MP3播放机、盲文点字显示器、盲文打字机等,订购了包括文学、医学、政治、法律等盲文书刊及MP3等有声读物,而且均为少儿视障读者提供服务,使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延伸。但当各公共图书馆迎来借阅高峰、多个阅览室人满为患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开设了多年的盲人阅览室、区却很少有少儿视障读者问津,甚至仍没迎来它的第一位读者。
广州市盲人学校创办于1889年,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所盲人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工116人,学生316人,开办了幼儿教育、义复中心和盲人按摩实习基地,是目前全国学生人数最多、办学体系最完善和师资力量较强的盲人学校。学校为了提高盲童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添置了盲人电脑,盲童可以使用盲人计算机系统中的语音服务器软件和读屏软件,帮助他们自由地在互联网络上冲浪[2]。但由于学校电脑很少,无法惠及所有学生。
盲文出版社在全国只有两三家,主要在北京和上海,担负着为全国1233万盲人出版各类盲文书刊和有声读物的繁重任务,每年出版100多种盲文书和盲文期刊,每种印数最多一二千册,平均下来盲文图书和期刊一年总印数才七八万册,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3]。在品种上,适合少儿的读物更是凤毛麟角,广州地区的图书馆只能通过政府定点采购中心,等待采购“匮乏”的盲文新品种图书,或者买一些有声读物充数。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正常的儿童大多数都有家长陪去图书馆,但视障少儿的家长大多迫于生计没有时间陪伴或根本没有这种陪伴意识。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年龄在10岁以下的读者,基本都有家长陪同到馆。因此,到图书馆阅读这种在正常人看来轻松容易的事情在视障少儿身上却成了奢望。一方面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各种公交和道路经常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盲文书籍需要接受过专门盲文教育才能看懂,而且盲文书籍品种少,价格昂贵,对于生活普遍困难的视障少儿来说,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盲文书,就算学了一点盲文,因接触不到书也会失去兴趣,对于电脑等电子辅助阅读设备又不敢尝试,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导致他们容易成为“双重盲人”,害怕与同龄人交流。
免费受教育是对弱势群体最有效的帮助,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10年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国盲文出版社调研时提出,要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受众、改善服务”的要求,加快盲文出版事业发展步伐[4]。目前,广州图书馆新馆已在珠江新城落成,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也在规划之中,盲人阅览室的服务环境将有较大的改善,但分布在周边流通点的盲文资源仍非常欠缺。广州市盲人协会还经常联合广州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等开展各种读者活动,但极少有针对少儿视障读者组织的活动。
21世纪,世界进入了电子数码时代,盲用上网软件和盲文点显器等盲人用品信息化研发成果也给盲人带来了福音。例如,韩国韩东国际大学和启明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触觉阅读器——Haptic Reader,外形就像一本没打开的杂志。使用时将阅读器平放在普通的印刷书页上,扫描仪开始工作,识别书页上的印刷文字,识别后的文字转换成相应的盲文,凸点出现在阅读器的正面,供盲人触摸识读。阅读器还内置了语音系统,打开它,扫描后的内容就会被朗读出来。这样,即使是不懂盲文、不会“摸书”的视力残疾者也能够“听书”。如果遇到喜欢的内容,还可以将来自印刷本文的语音文件储存起来[5]。但这种阅读器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现在广州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新配备了十多台数字移动阅读器,其他图书馆则安装永德读屏软件、读书朗等软件为读者提供服务。
网络听读在当今社会日趋完善,各类针对视障读者的听读网站正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让各位视障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看电影、看画展、逛公园,实现了用心看世界的梦想。公共机构依托丰富的馆藏视听资源,本着公益性服务、信息读取无障碍的理念,让视障读者与正常人一样共享信息社会的便利。
因特网上为视障人士服务的部分中文网站有:中国爱盲互联网、中国盲人协会网站、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广州市盲人协会。但目前少儿视障读者及其家长的信息素养还难以充分享受到这些优质资源。
首先要获得管理层在理念、政策、经费上的支持,将视障阅览室直接开设到盲人学校,既能成为学校的阅读中心,也能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本地区的少儿视障读者服务,将有限的馆藏、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其次,利用图书馆的专项资金,聘请富有特殊教育经验的专职教师,教授少儿视障读者及其家长学会汉字录入、文字编辑、收发电子邮件、网络浏览、网络聊天、播放音频文件等信息技能,以便家长在家里也能辅导其子女。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都开始免费为读者提供手持阅读器,由于其容量大、携带方便,经常都被借空[6]。少儿图书馆亦可考虑批量购买一些盲人听书机,免费借给少儿视障读者,使他们也与普通读者一样及时阅读到最新信息,例如一款博朗盲人听书机,网上报价约500元,该产品主要功能是通过电脑传输网络、光盘中的歌曲、文字等资料至本机中,随时随地欣赏音乐、视听同步朗读、阅读文章,同时还具有报时、报电量、录音、全波段收音、设置书签、页码显示、自动关机、定时关机、快翻、U盘等多项功能,并可随意扩充容量2G~32G,是一座移动的图书馆[7]。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近期推出的“数图小不点”就是最适合的配套使用工具,通过它可以随时阅读到该馆数字图书馆里的图书。
如今电子资源已越来越成为视障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少年儿童,增加有声读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缓解盲文资源紧张的一种途径。少年儿童图书馆应定期整合本馆及一些网上的视听资料,刻成光盘或拷贝送给少儿视障读者[8]。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将本馆举办的语言学习班的汇报演出、故事会演讲比赛、课本剧等活动视频转录成光碟或下载到U盘,送到盲人学校派发,或发散到所属区街的图书馆分馆,通知读者家长来领取或下载。
要为少儿视障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服务,就要与残联、盲协、基金会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与少儿视障读者及其家庭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互动氛围。利用少年儿童图书馆这个阵地,开展“天籁之音”“照亮童心”的主题活动[9],长期征集全国各地小读者和志愿者朗读录音的故事磁带和光盘,组织义工到社区为少儿视障读者朗读书刊,辅导少儿视障读者的家长熟悉图书馆的资源和运作。
少年儿童图书馆是供少年儿童学习、沟通的重要场所,对于少儿视障读者来说亦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些图书馆的盲人阅览室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的服务来看,许多方面不容乐观。我们期待随着技术和观念的不断进步,少年儿童图书馆能够为了实现“平等”的服务理念,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少儿视障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真正做到“服务到家”。
[1]广州市盲人图书馆简介[EB/OL].[2009-06-21].http://www.gzdpf.org.cn/Article/sglm/o5/200906/2186.html.
[2]创特殊教育之窗口 建示范性盲人学校[EB/OL].[2010 - 09 - 06].http://t2.zsedu.net/news/2010/09/06/160140 -6425 -1.html.
[3]中国盲文图书馆盲文图书借阅总目录[EB/OL].[2010 - 07 - 06].http://www.cbph.org.cn/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309.
[4]吴 晶.重视发展盲人文化事业 努力满足盲人精神文化需求[N/OL].人民日报,2010-02-02(01)[2011-03 -03].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0 -02/03/nw.D110000renmrb_20100203_5 -01.htm?div= -1.
[5]凌启渝.触觉阅读器把盲人请进普通阅览室[N/OL].新民晚报,2009-11-20(B21)[2011-04-08].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09 - 11/20/content_432905.htm.
[6]国图年内将推出移动阅读平台方便读者下载[EB/OL].[2011 - 03 - 30].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11 -03/30/content_22412178_1.htm.
[7]博朗盲人听书机 EV1000[EB/OL].[2010 -10 -05].http://www.dlmx.org/kjb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2.
[8]许铭瑜.公共图书馆开展盲人读者服务的思考[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6):27—28.
[9]陈艳伟.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引入志愿者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