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的诅咒 等

2011-11-19 08:41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格非出版社小说

1. 鲁班的诅咒

作者:圆太极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9-1

读者:zhaoyuberyl

看到封面上的评述“历史上真实的鲁班,不仅是木匠祖师,也是暗器与杀戮机关的祖师爷”,以为是一部有一定历史真实性的小说。但全文读下来,实属魔幻小说。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处尚欠功力,逻辑性欠妥。但作为茶余饭后的读物,尚可一读。

读者:ryecolor

看得出,作者受了古龙的很大影响,但在制造悬念方面却远不如他驾轻就熟。不过,对于机关暗器整蛊密术什么的,这倒是一个新的突破。

读者:m13809267281

这是一本没有新意的小段子,没有故事情节,肤浅的桥段,只是凭着一些少为人知的名词来做文章,浪费了鲁班这么好的题材。

2. 虫图腾

作者:闫志洋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

读者:黑背漫画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完整的关于虫的作品。曾经听说其实人是属于虫的,比如喜欢看书的人叫“书虫”,上网的人叫做“网虫”等等。

而这些叫法我们从未真正理会最早源自何处,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这些名字都出自五行,不仅如此,古人将世间万物全部归纳于五行之中, 五方,五季,五令,五脏,五色,五音,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虫。而作者便是从这五虫入手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独特的民国时代。

读者:哈雷葛大爷

又是一部坑爹作品!宣传夸大其词,噱头多过内容情节。号称22万字的小说,居然就是一个开头!网络文学的通病!拜托,什么点击超过1千万!那是在网上,2/3是免费看的。你要是不在网上发,直接出,就这么拖沓的情节,写个开头就要28块一本书,你觉得有人买么?

3. 声音乐团

作者:颜歌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9-1

读者:阿拉蕾

声音在这本书中是绝对的主线。它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无论是序曲,还是插曲都是一种很好的发生,一种真实记录的写照。其实声音发生在我们的周边,只是有时我们没有细细的聆听。颜歌这本书带有奇异的叙事风格,有着时下80后生存的当下性。叙述着生活中那些支离破碎的片刻,记忆中有好有坏。但那都无妨。只要是真实的存在。

读者:小舞

一首唱不出的歌曲,尝试着用一种声音来诠释。故事中的刘蓉蓉是一个小说家,死于一场马勒交响乐的演奏会。她死后,她的表姐成为了这部遗作的编辑,在编辑过程中,不断发现小说和现实之间的神秘联结,表姐要从现实和小说中找出刘蓉蓉死亡的原因。看似是不同的乐章,但确是一个相同的声音,只不过这个声音发生在另一个精神层面。记录着同一个故事、同一种未完待续的发生。

读者:令狐冲

颜歌把她的城比作了一个充满悲伤的博物馆。她用声音来记忆生活,来怀念过去的人和事。故事中痛楚的、不可名状的召唤的声音,依然是人们内心深处中涌动起来的无法去除的自我摧毁的渴望。人们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去,但是乐章再被想起,声音依旧不会消失。

4. 春尽江南

作者:格非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

读者:遆存磊

格非写《春尽江南》未离开他熟识的知识分子群落,围绕着谭端午和庞家玉,有他们的朋友们与日常生活的偶遇者,绵延二十年的现实裂变,个体在与时代的磨合中,或杳然无言,或喧嚣沸腾,却均逃不脱湮没的命运。一切的努力与无为,总有消尽落幕时。

在前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中,格非暗含着构筑乌托邦的情结,即使终成幻影,但 那份朦胧憧憬总是给人些许希冀与美好的。而《春尽江南》中,不再有幻影,不再有任何超现实的东西,喧嚣的时代扑面而来,不给人以稍事喘息的机会,任何人也逃脱不了湮没的命运。我们不妨将之看作是一个隐喻,时代的贫瘠已经丧失了产生美好事物的可能,任何的一厢情愿终将化为虚无。

读者:布鲁斯薛

格非的能力,是描摹每一种环境,每一种环境的韵味。《人面桃花》的古典雅致,《山河入梦》的畸形混乱,都符合各自特定时代的面貌。到了最终的《春尽江南》,完全就是我们正在活着的这个时代的浓缩。并非史诗,并非巨著,一根主线,点缀这些众生百态鱼龙混杂。热爱前两部的,未必会喜欢这一部,因为沾染了如此浓重的俗世污垢。美感减少了。

《春尽江南》中,当然充斥这个社会的丑陋。伦理,道德,法律,教育,家庭,婚姻,各自登场。在这些叙述中,格非不自觉地,或者说故意地,带上了自己的评判及感情色彩。

这一次的格非,虽然未写出预料之外的扛鼎的精彩,但也并未让人失望,对这个时代的一次描摹与观望,还是准确的。他并未加剧我的悲观,只是让我更懂这世事、这人生梗概。

春尽江南,这诗意的四个字,却表示着诗意不再。

读者:读书@严杰夫

在文字构建的气氛上,这本《春尽江南》似乎失去了《人面桃花》里曾带有的那种气韵。我猜想,除去格非在创作中忽视了对气氛营造的把握以外,现实“江南”的特征本身应如何提炼也同样是个问题。或许是“当下的江南”比之“历史的江南”,早就失去了特色,而显得与其它地域已无差别,因此在这部作品中,格非的文字也就失去了我们曾在他笔下看到的那种令人迷醉的江南风致。

另外,在一些小情节的描写上,格非似乎也落入了俗套。例如这一段:“老郑走后,庞家玉来到楼下的seven-eleven,在那买了一盒关东煮,一根玉米,然后就驱车前往东郊的第一看守所……”这种细节的处理,看似对于作品的表达无伤大雅,实际上在阅读过程中却显得格外突兀,以至于破坏了整体的阅读感受。这种类似于都市小资读物中才会有的片段,竟然在格非的这部作品中出现,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5. 恋恋北京

作者:石一枫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9

读者:猫娘

这本书没让我烦,首先是因为我感觉作者写得挺真心实意,他在讽刺那些半通不通的文艺腔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圣母情节,也从不把自己当做哲人或救世主,这让我非常满意;其 次,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既没有迎合读者一通破口大骂来向部分人表示站在一个战壕里看不起腐败丑恶,也没有因为有人诟病就放弃那种令人轻松愉悦的老北京声口儿,京腔京调,读着就令人忍俊不禁,读着就不由感慨,这满嘴的不正经其实就是真正经呀!

读者:阿广

石一枫的这本《恋恋北京》与王朔、冯唐们的本子一样,一副北京侃爷的架势。赵小提这个北京混混儿的故事,其实并没有什么冲突跌宕,却让读者跟着他平凡的经历一路走了下去,以至于在李玮峰踢■ 那一臭脚解围球让约旦队的阿哈马德·哈叶尔捡漏攻入制胜球时,我还在床头下读混混儿赵小提与邻居老阿姨那段有趣的对话。

但是,姚睫在京8年,除去大学4年外,剩下的4年,她一下子成为白领丽人的老板凯丽姐,却有些出乎意料。这本书尾巴收得有些急、紧,姚睫的突然成功是明显的特征。

读者:幸福的火鱼

1979年出生的石一枫,很有80后的写作范儿,又融入了一些70前的思维构架和套路,正是这种矛盾结合让全书表面看来酣畅痛快得浅显,而内里却隐忍着无限的成熟和沉重。

读者:抚顺读书人

在《恋恋北京》中,我又看到了顽主的形象,顽主进入了中年,在北京、在这个商品社会中显得很不适应。做什么都很失败,而且还总是自命不凡。

说实话我不喜欢现在的顽主赵小提,但是却不影响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的故事让你打心眼儿里开始同情和理解这个不争气的中年男人。

读者:山之遥

这样的书读起来,就像是与一个看起来对你略略示好的男人在谈恋爱的感觉,但他又总是不明说,你以为他是一个低俗的人,但他又偶尔幽怨与抒情一下。这种隐隐约约的爱,读起来总是更容易打动女人的心。

6. 春宴

作者:安妮宝贝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读者:295399267

《春宴》又是一样,仿佛是安妮宝贝在行走了一圈之后,终于决定要回归本色,再次拿起旧日格调的笔,写的故事虽然是长篇,但是远远不如《八月未央》或者当年的《告别薇安》性格鲜明,色彩鲜艳。

《春宴》人物的名字异常的繁琐、拗口。我宁愿你还用当年的安、蓝、乔这些简单好记的名字,定山、一同,还有清池、琴药、庆长、信得、于姜、贞谅、 Fiona、Naya……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姓名识别障碍,总是要重新翻到前面看这人究竟是谁,然后才能继续读下去 。

故事的设计,和村上《1Q84》的结构手法有些相似,但是我想,无论技巧如何提高,我们需要的还是有内容的故事,就好像安妮宝贝自己在书中写摄影一样“在只有传统手动相机的时代,那时拍摄出来的照片,每一张,都呈现着发出亮光般的纯度”,唉……

读者:琉璃心

对《春宴》,一直很期待。初读,却并没有带来惊喜。絮叨的重复和诸多观点,在往日的作品中都已呈现,安妮并没有带给读者新鲜的东西,对于一个忠实读者来说,那种重复和絮叨,停滞不前是显而易见的。

路金波说:“每一个作家的第一部作品都是自传。”可是在安妮这里,似乎每一部作品都是自传。

读者:犀牛河马长颈鹿

如果读过《彼岸花》《二三事》《莲花》《素年锦时》,很明显会觉得这是一次更多风景描写、更多地点转换的女人旅行笔记。这种散文化的小说,我个人看来,基本上就是一个母亲早年离开父亲、无人照管或是祖母关怀、最后被寄养的女童独自进入社会模仿成人却不得要领,进而自我纠缠自我沉溺,把自己的伤痛折射到一个有钱有闲的平头男子的富足生活之上的轨迹。

到最后那些对所谓清闲生活的清淡描写,看似十分闲适地收尾,却让我自己觉得读得很无奈。 作者讨厌别人给她贴标签,却在小说里到处乱给人贴标签,往往最后还要在旁边叨叨她有多么适合写作,实在是让我无语了。《莲花》最大的败笔就是作者自己虚构 了一个作者在书里干扰故事,因为此前的《彼岸花》就是这样,《春宴》里还这么搞,看得兴致全无。

读者:大人

全书中有太多句子我读不懂,气得我恨不得重新戴上红领巾,再回小学背课文,迫切希望安妮宝贝解读以下句子的真意:

1.她代表她的自我存在呈现于世

2.经济并不富裕,却竭力取悦她的快乐

3.由蓬勃的生命力、热烈情感、不羁野性、意志和智性互相混合搅拌而成

4.难道人不应该在清洁而又持有审美的环境中生存

5.内心明了了她细小所在

……

我惊讶安妮宝贝在十年后用十年前的情调和句子,书写与十年前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模一样的姿态在意淫着一模一样的人,竟然还可以有市场,竟然她的读者没有抛弃她。

然后我想了下,郭敬明、余秋雨之流现在仍有市场,大抵是因为他们无须要进步,因为他的读者,十年来,从未进步过。

7. 晚来寂静

作者:李海鹏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5

读者:瘦猪

若说海鹏的小说有什么与众不同,我只能说它让我安静,又心有不甘。海鹏的小说像一场大雪,读的时候纷纷扬扬,读完了,雪落大地寂无声,却在积雪之后蕴含着重生;另一面,又如篝火燃尽,伸手便能知道它当初是多么的炽烈。

读者:小刺客

很明显,《晚来寂静》是一本带着强烈自传色彩的书。以前一个朋友在谈论电影的时候对我说过,拍电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商业,目标是拍出来一个赚钱的电影;第二重是自传,通过一个故事来寄托导演人生中的某一阶段的想法和情感;第三重则是完全背对观众,探求意义的真相。在我看来,李海鹏就是用了小说的形式,以自己的一生经历作为武器,对生命意义的真相进行了一场缓慢的紧逼,而这样的紧逼不是像哲学家一样旗帜鲜明的用思索向喧嚣的无知和无聊宣战,而是如同就着时代的舞曲为背景,与时间跳着一场轻快的故事的舞蹈,慢慢跨出界,几次踩在生命意义的边线,便点到为止。

读者:fdsgfj

《晚来寂静》并非一本易读的小说,李海鹏从第一章开始,便设置了一些阅读的障碍,恐怕有的读者读到这一章,早已抛下书了,而只要能读完这一章,便代表你能够真正进入李海鹏《晚来寂静》的世界。所以第一章像是对读者的一场考试。

读者:毛利

打开第一页实在令人吃惊,随便摘一句:“不意那天投宿江岸,夜里我好似被什么东西惊醒,在潮湿的床铺上谛听许久,又四无人声。”看得人又惊又吓,谁想到一个人会用类武侠白话文写小说?半文不白的目的大概是想打造出一种精简省略感,但越看越想琢磨:这哥们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居然像中风一样,不会好好说话了。

幸好十几页后,这种文体彻底消失了,不知道是本身坚持不下去,还是出于什么缘故。等作者终于开始抛弃花拳绣腿不中用的半文不白体时,故事显山露水,又让人大吃一惊,原来就是他本人从一颗受精卵到现在的成长史。作为一本处女作,有自己的印迹再正常不过,但谁能想到,会是一本这么详细这么准确的回忆录。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个沉默寡言的青年,他始终对周遭的世界有种不屑,话说得少,自以为特别。你发现整本厚达300多页的小说中,并没出现什么故事主线,主人公不过是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每一件认为值得一讲的事。不客气地评论,这是一本文笔不错的流水账。

撇开一切功利因素不谈,就小说本身而言,语言尽管一如既往流畅快活,情节的贫瘠看得人触目惊心,他根本不会写小说,不会安排情节,没有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薄弱,唯一的主人公剥开皮不过是个自恋不已的文艺男青年,有点像时下一些处处可见的女人,看上去总是痛苦得要命,你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干吗,明明已经过了少年维特或者麦田守望的年纪,内心依然跟青春期叛逆一样忧郁。

读者:戴珍珠耳环的鱼

确切地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好小说,或者说不是我认为的好小说。无疑,李海鹏最为人称道的语言功底在《晚来寂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哪一章节,单独抽离出来看,那种语言的美感让人心旷神怡,关于每一个人的故事,单成一篇,都是生动可喜的文章。他追求某种“古典的、恬静的、沉思的美感”,这种对“形式美学”的追求甚至阻碍了他的写作——在言语上的“洁癖”时不时打扰了小说的叙事,直到他尽力克服,为自己松绑。

这不是一个有着强烈矛盾冲突的小说,更像是李海鹏的半自传体回忆录,他想做的是“通过一个人的故事,令古往今来所有人的故事浮现纸面。”《晚来寂静》用了一种近乎冗长而枯燥的方式讲述了近三十年中“我”所见所感。如果不是他漂亮的文笔,这真是一本非常无趣的小说。我觉得,有趣是一个小说的生命。小说是讲故事,不是讲道理,不是训导,它必须有趣。有趣不代表各种嬉皮、笑话和幽默有截然的差别。这部小说基本没有什么情节主线,如果你硬要说成长轨迹是主线的话,李海鹏对几十年间发生的大小事事无巨细的描述足以让我抓狂。

8. 草样年华·肆——盛开的青春

作者:孙睿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读者:油料

看他的小说就是个聊天的过程,剧情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他所想就是我所想,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还得过自己的生活,找自己的答案……挺好,看看吧。

读者:肥懒书虫

王朔说:谁没年轻过,可你们老过吗?80后们终于活到可以倚老卖老的年纪了。为啥没有成就感,却只有淡淡悲凉呢?超爱他的文风,幽默的京片子,调侃一切,但又对生活怀着真诚。

读者:奔向耶路撒冷

总要说再见的,这种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回忆学生时代的文学思潮是时候结束了。这类文字太多、太泛滥了反而让人反感。何不让它停留在最完美的时刻结束?这本书已经明显可以看到作者的词穷,但是,为了我们最后的回忆,我还是狠心地掏出并不宽裕的金钱来把此书的纸质版本买了下来并一气呵成读完而不是去因特网上看毫无感觉的电子书版本。这个“80后的大学时代”的文学创作主题已经彻底被这一代人写烂。偶尔回忆是美好的,频繁回忆就真的是遭罪了。

猜你喜欢
格非出版社小说
闲话格非
闲话格非
我等待……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就是我
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非称色情只是《金瓶梅》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