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石
(中共新疆克拉玛依市委党校,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成长的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它以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未成年人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体验为特征,发挥着对未成年人进行知识传授和人格培养的作用。
2009年,受克拉玛依区委宣传部委托,《克拉玛依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发展规划》课题组对克拉玛依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发展规划论证。本文谨就克拉玛依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做出探讨,提出可行的建议。
克拉玛依区是克拉玛依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人口25.5万。全区未成年人总计约52800人,约占全区人口的20%。近年来,在克拉玛依区委和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克拉玛依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区(市)属公益性文化科技场所为支撑,以街区活动场所为延伸,以市属和企事业单位各类基地为补充”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网络体系,以及“由区主管部门牵头,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以城市和社区资源为依托,以各种机构和单位为载体”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管理服务体系。区、街道、社区均围绕每年的工作计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为克拉玛依区赢得了荣誉。2006年,克拉玛依区荣获“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全区52个社区中,永红社区2007年荣获“全国留守儿童示范社区”称号;泽福社区2008年荣获“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社区”称号;克拉玛依市2008年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克拉玛依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除南林社区外,很少有供未成年人开展各类校外活动的公共用房、室外场地及相应的设施。真正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较少,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完善。二是区内尚无一所公办的0~3岁孩童托儿所,0~3岁孩童活动空间严重匮乏。三是用于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及管理的资金缺乏。四是有资格、懂专业的专职教师、管理人员缺乏。社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社区兼职管理人员、外聘兼职教师(包括“五老”火炬宣讲团和“五老”关爱工作团)、社区志愿者等三部分人组成。这支队伍工作热情较高,但一职多岗、兼职的状况很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缺乏可持续性。五是校外教育活动的普及性欠缺,重竞赛、轻普及的现象还较普遍。六是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存在着多头参与管理、不够协调的现象。七是社会上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特别是认为校外教育活动占用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学校迫于升学率标准的压力,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对学生校外活动的组织往往限于少数特长学生的培训,缺乏参与的广泛性。家长赞成和支持孩子参加的校外活动往往是以直接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加分为目的的学习型活动,对其他类型的群体性校外活动不够重视,有的甚至持抵制态度。社区校外活动的组织依然由成人主宰,未成年人不得不围绕成年人的设计思路,以接受灌输和说教的形式被动地参与活动,因而失去参与的兴趣。
克拉玛依市未来发展规划已将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将克拉玛依市建设成为新疆北疆区域中心城市。随着实现这一目标步伐的加快,克拉玛依区作为克拉玛依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城区建设将有更大的发展,城区高消费社会群体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社会消费层次不断提高。这一方面会刺激服务型产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对社会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对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必然会有更高层次的期待和要求,会产生更高的对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需求,这也展示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发展的良好前景。另外,通过对家长、老师和中小学生所做的750份问卷抽样调查分析看出:未成年人普遍认同校外教育,有广泛的校外教育活动需求,喜欢参加校外教育活动;家长和老师也普遍有校外教育活动需求。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现有场所狭小,期待新建、扩建;活动内容和形式不适合未成年人特点,期待改进;缺乏必要的设备,期待尽快充实完善;缺乏专业性人才,期待加紧配备;教育管理上存在“死角”,期待加以重视。未成年人、家长和老师们的普遍诉求,反映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全社会对校外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这个城市已经到了需要统筹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对待、共同发展的时候了。
今天的克拉玛依市已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克拉玛依区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内外环境总体上将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发展。整个“十二五”时期,是克拉玛依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克拉玛依区城区大部分基本现代化指标将完成或超额完成,城区综合功能将大幅度提高,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生态精品城区、跨入全国先进城区行列的目标努力。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把提高全体克拉玛依居民的生活品位和文化素质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提出了“文化兴区”和“建设和谐社区”的重大举措。从克拉玛依区工作的主要任务看,和谐社区建设是其重点,而社区正成为广大未成年人集中流向的主要区域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解决和满足社区未成年人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成为社区未成年人群体及社区居民对区委、区政府和社会的迫切希望和要求。
53年来,克拉玛依在为祖国奉献能源的同时,还打造了一支团结奋进的石油产业大军、一支具有高尚精神的石油工人群体,为新疆石油工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在53年的发展历程中,三代克拉玛依人怀着对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用心血和汗水,用青春与生命,熔铸成了以“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的、油城儿女为之自豪的克拉玛依精神。
克拉玛依精神是克拉玛依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为根基,以中国石油工业建设为实践载体,在石油工业创业和建设的实践中锻造出来的永恒的精神。它科学、深刻地阐明了三代克拉玛依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品质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核心价值取向。克拉玛依精神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克拉玛依53年发展历程中的深化和体现。可以说,克拉玛依精神是支撑克拉玛依人民50多年建设的精神脊梁,是克拉玛依发展之魂,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之源。只有发扬光大克拉玛依精神,才能更好地培育当代克拉玛依人和未来克拉玛依人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克拉玛依、怎样建设克拉玛依、做一个怎样的克拉玛依人、怎样做一个克拉玛依人等重大问题。
但遗憾的是在对克拉玛依区281名中学生的调查中,只有5.34%的高中生表示能够完整叙述克拉玛依的发展历史和石油精神,25.19%的高中生表示能简要叙述,32.06%的高中生表示知道内容但说不好,37.4%的表示不太了解内容。79.19%的初中生喜欢克拉玛依,20.13%的表示说不清楚喜欢还是不喜欢,0.67%的表示不喜欢。63.08%的高中生认为城区整洁是作为克拉玛依人最引以为自豪的,26.15%的高中生认为生活富裕是最为自豪的,10.77%的认为文明程度高是最为自豪的。这表明传承与创新克拉玛依精神,成为凝聚克拉玛依人心、坚定克拉玛依人的理想信念、锤炼克拉玛依人意志品德、强化克拉玛依人建设克拉玛依辉煌未来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发展纳入全区正在继续实施的“科教强区、商贸活区、环境塑区、文化兴区”四大战略之中,作为强化“四区一园一带”建设的内容之一,积极引导,持续投入,规范管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平台和基地。
有步骤、分阶段完成中央相关文件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规模的指标,完善全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布局和设施建设。用于活动组织、场所建设、设施配备及维修的资金足额到位。辅导教师队伍结构合理、资格达标。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市青年宫为龙头,形成具有支柱、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系列校外活动集群,增强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建设发展在全市的示范效应。
逐步完善全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重点实现区、街、社区、学校及各职能部门联合推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体制机制。完成学校、家庭、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三个环节的教育架构。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学校为龙头,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使这三个环节的教育相互衔接,互相补充,相互贯通,形成合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架起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与家长、活动组织者与未成年人、活动组织者与家长以及未成年人之间互通、互动的桥梁,营造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形成未成年人参与校外活动的安全保障机制。建立有关校外活动规划、计划的上报、批准、备案、保障的制度,使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处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护之下,使之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突出未成年人在校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赋权”予未成年人,其核心是让未成年人从素质教育的被动承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参与者。要摒弃以往一味地用成年人的眼光、成年人的的标准主导和推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习惯做法和行为模式,大胆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主动权赋予未成年人,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和选择,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未成年人在校外活动中自我教育,快乐成长。二是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突出社区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与社会环境的优劣状况密不可分。社区作为未成年人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地,其环境对未成年人生活习惯养成、道德情操的培养乃至个人品质、思想抱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改善社会环境状况的途径之一,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特别是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社区校外活动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师资配备、评估机制以及社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如何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协调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社区的实践活动。
开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性格未成年人的系列活动。以普及性活动为基础,以社区特色活动为亮点,以精品活动为品牌,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融入社区活动中。根据本社区内居住的不同类型未成年人,如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留守儿童、新市民子女、少数民族子女、城乡结合部和兵地融合部等特点,根据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设计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活动,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开展未成年人与家长共同参与的普及类活动。实现校外教育活动多样化、经常化、普及化。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体现油城特色,构建具有支柱、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集群,如爱国爱家类、德育教育类、科技创新类、传统美德类、民族团结类、珍爱生命类。形成一批传承克拉玛依精神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体育类、文艺类、科技类、才艺类,传统游戏类、技能类等。用先进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未成年人,用克拉玛依精神塑造未成年人,使未成年人通过活动受到影响和熏陶,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促进其自主意识、团队意识、民主意识、友爱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养成。实现“一街数特”、“一社一品”的目标,创建未成年人系列活动特色品牌。力争将已有基础的若干个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形式打造成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品牌。
通过政府采购和设立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基金,对通过相关专家论证的未成年人研究项目、实验项目以及精神文化产品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未成年人自费制作的精神文化产品,区委、区政府或相关机构可择优购买并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各类阵地,特别是无形阵地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借助新兴的网络工具,引导未成年人亲自参与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加工、视频节目、网络杂志制作等项目,使网络成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工具。将克拉玛依区建设成为全国先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区。
改变社会教育从学龄儿童抓起的观念,使未成年人社会教育从0岁抓起。对0-6岁儿童开展早期行为养成教育、同龄交往教育、学习规范教育等活动,开展0~6岁未成年人各类活动,如儿童朗诵、故事会、才艺大比拼等,实现这一年龄段未成年人活动零的突破。
[1]本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本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