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才
(克拉玛依市创新外国语学校,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美国十九世纪中叶的著名女作家哈丽雅特·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从1852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一百六十年了。该书首次出版,立即获得巨大成功,第一周就销售一万册,当年印行一百多次,发行三十五万册,10年后,销售量高达300万册,20年后,销售量又翻了一番。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世界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除了《圣经》以外销售量最大的著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汤姆叔叔的小屋》具有三方面的历史影响力。
文艺作品是特定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取决于作品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作品对社会要求的适应程度。
1776年开始的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工业革命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北部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进入了世界前四名的行列,仅次于英国、法国和德国。1820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1860年上升到15%,达到18.86亿美元,为在全国胜利完成工业革命和对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然而,由于资源、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造成了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到19世纪中叶,北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部则以强迫奴隶劳动、无偿占有奴隶劳动成果为基础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得到大规模发展。这两种经济制度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在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双方在原料、劳动力、西部土地和国会领导权的争夺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此形成了维护奴隶制和废除奴隶制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南方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奴隶制,甚至不惜在政治上进行分裂活动。奴隶制的残酷性、野蛮性使之成为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反对奴隶制的斗争,从十九世纪20年代开始日益成为美国重要的社会运动。
哈丽雅特·比彻·斯托夫人所生活的时代(1811-1869),正是美国反对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并由此而引发南北战争且取得胜利的时期。她的家人也都致力于反对奴隶制的斗争。她的父亲莱曼·比彻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职人员之一,加尔文教的主要代言人;她的几个兄弟都是知名的牧师。21岁始,她随同父亲在辛辛那提住了18年。辛辛那提与蓄奴的肯塔基州仅是一河之隔,在这里,经常可以看见逃亡来的奴隶,听到关于奴隶的故事。她还去过肯塔基州看望朋友,因此对奴隶制有着深刻的了解。1850年,美国联邦议会颁布了《追捕逃亡奴隶法》,法律规定庇护南方逃跑奴隶的北方人负有法律责任,北方人应把逃到北方的黑奴归还给南方的“主人”。这个法案引起了北方进步舆论的强烈谴责,也激起了哈利雅特·比彻·斯托夫人的极大义愤。作为中产阶级的妇女,在美国没有什么政治权利,不能参加竞选,不能公开讲演,不能登上布道坛传道,她只能用自己手中的笔——这个唯一的武器,表示自己对奴隶制的满腔仇恨,由此她动笔写了这部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发表与出版,正是适应了反对奴隶制的社会要求。作者在序言中明确宣布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在我们中间的非洲种族的同情和体恤,表现在奴隶制度下他们的冤屈和痛苦,阐明这个制度必然残暴、不仁,因而使得那些对黑奴怀有深切同情的人为他们做出的一些努力都遭到破坏和废除。”作者公开树起了反对奴隶制的大旗,《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篇伟大的反对奴隶制的宣言。小说以其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在唤醒民众、争取公众对废奴运动的同情和支持方面比任何废奴主义者的演讲都更有说服力,极大地推动了反对奴隶制斗争的发展,它被称为“黑人的《伊利亚特》”、“美国抗议小说的基石”。在结束奴隶制方面所起的作用没有一本书能够和它相比,这本书成为引发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当作者斯托夫人1863年访问白宫时,林肯总统称赞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伟大战争的小妇人。”可见,这部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非比寻常。
美国文学从诞生到现在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文学史上是年轻的文学。由于构成美利坚民族的主体是欧洲移民,早期的美国文学必然受到欧洲文学的深刻影响。18世纪末,欧洲大陆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19世纪初传到美国,它所提倡的注重精神、崇尚个性、歌颂自然的一系列思想符合了当时美国开拓新大陆的社会环境。因此,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成为美国文学创作的主流。在《汤姆叔叔的小屋》发表出版之前,虽然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其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及《汤姆叔叔的小屋》。《汤姆叔叔的小屋》树立起了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旗帜,由此开辟了美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就是通过对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具体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存在于美国南方的奴隶制的残酷性、野蛮性,在文学现实主义创作实践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汤姆和小哈利是肯塔基州的庄园主谢尔比先生的两个最喜爱的奴隶。谢尔比先生由于经营不当,造成自己负债累累,他被迫要把汤姆和小哈利卖掉还债。谢尔比太太的贴身女仆伊莱扎得知消息,连夜带着小哈利逃离庄园。逃亡路上,遭到了奴隶贩子的追捕,最终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渡过结着浮冰的俄亥俄河,逃到了自由州。汤姆是在谢尔比庄园里出生和长大的奴隶,他从童年时就侍候年幼的主人,后来成了谢尔比庄园的奴隶总管。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形成了忠心耿耿为主人服务的思想,深得主人的信任。汤姆不愿听从伊莱扎逃走的劝说,他认为那样做是辜负了主人对自己的信任,自己应该为主人分忧,让主人卖掉自己偿还债务。随后,汤姆忧伤地告别家人,跟着奴隶贩子黑利登上了驶往密西西河下游的轮船。在轮船航行途中,汤姆奋不顾身救起了不慎落水的小女孩伊娃。伊娃的父亲——圣克莱尔出于感谢买下了汤姆。在圣克莱尔的庄园里,汤姆为主人赶马车,陪伴小女孩伊娃。后来,伊娃病死了,圣克莱尔本想解放汤姆,但是不久圣克莱尔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死去。圣克莱尔的太太玛丽是个冷酷无情的奴隶主,她卖掉了汤姆,使他落到了凶残的奴隶主雷格里的手中。在雷格里的庄园里,汤姆因为拒绝鞭打别的奴隶,拒绝说出两个逃跑女奴的下落,被雷格里毒打致死。
在宣扬博爱的基督教国家中,奴隶被剥夺了人的地位。他们被视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他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毫无价值,可以被奴隶主任意拆散。汤姆被谢尔比卖掉后,只得别妻离子,背井离乡。在汤姆第一次被卖、乘船去密西西比河下游的途中,看见了同船的一个被骗卖的女奴剩下的唯一的孩子又被偷偷卖掉,这个女奴痛不欲生,半夜投河自杀;汤姆在新奥尔良遇见的女奴老蒲露,就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一次次被夺而借酒浇愁,最后悲惨地死去;雷格里庄园里的女奴凯茜,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白皙的皮肤、美丽的外貌和高雅的举止,可就是因为有一点黑人血统被多次转卖,连子女也被一个个卖掉,最后沦为奴隶主雷格里的性奴隶,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作者对这些妻离子散、骨肉分离场面的描写真实感人,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想用道德激情来打动读者,唤醒美国人民的良知让他们看到奴隶制践踏人性的罪恶。
汤姆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最重要的艺术形象。他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笃信宗教,有爱心,守信用,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宁肯牺牲自己也不出卖他人,是个英雄的殉道者;混血儿奴隶乔治,聪明好学,有勇有谋,逃过了奴隶贩子的追捕,最后与妻儿到达加拿大;美丽的伊莱扎在危急中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汤姆的妻子克洛伊大婶幽默风趣;黑奴小姑娘托普西聪明活泼、野性十足;女奴凯茜性格刚烈,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勇有谋。作者所刻画描写的这些奴隶都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情感丰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罪恶的奴隶制,培植了奴隶主们各种形式的残暴和野蛮。奴隶贩子黑利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圣克莱尔的太太玛丽自私自利,冷漠无情;无视奴隶的利益和情感;乔治的主人自大专横,视奴隶为私品;奴隶主雷格里更是灭绝人性,丧尽天良,他曾残忍地把自己的母亲踢晕,对待奴隶则更是残酷无情,当汤姆违抗他的命令,不愿意鞭打别的奴隶时,他便让打手们往死里毒打汤姆,他还挑拨黑奴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敌视憎恨。作品塑造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暴露性。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反对奴隶制度社会运动的开展,在上层人物中出现了一些开明人士。谢尔比太太和儿子心地善良,有正义感,对奴隶十分开明宽厚。当丈夫被迫卖掉汤姆和小哈利后,谢尔比太太心怀愧疚,当她得知女仆伊莱扎已经带着儿子逃跑后,感到松了一口气。汤姆被卖掉后,她一直惦记着要把他赎回来。谢尔比先生去世后,儿子乔治继承了家业,他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属下的所有黑奴,并对他们说:“你们每次看见汤姆大叔的小屋,就应该联想起你们的自由。”受过良好教育的圣克莱尔也是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奴隶主,对奴隶宽厚仁慈,甚至放纵。尽管圣克莱尔有道德感,善思考,能认识到奴隶制的罪恶,却没有勇气和奴隶主的生活彻底决裂。
作者认为,女性天生有一种辨别善恶的感觉,并由此产生一种女性固有的道德智慧,它可以变成社会变革的力量。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些具有理想色彩的女性人物,如谢尔比太太、伯德太太、圣克莱尔的母亲和伊娃。她们品德高尚,道德感强,精明强干,有主见,往往比她们的丈夫或儿子、兄弟更胜一筹。雷格里的母亲十分仁慈,与儿子形成鲜明对照。以雷切尔为代表的教友村中的女教友们,个个善良宽厚,助人为乐,义无反顾地帮助逃亡的奴隶。圣克莱尔的堂姐奥菲丽亚有同情心和是非感,作风干练,能认识到奴隶制的不合理性。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描写表明,白人妇女可以利用她们的影响,让丈夫认识到奴隶制的罪恶,进而改变它。因而有人说,这本书是早期女权主义的代表作。
如上所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的塑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实,批判和暴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在文学上树立起了现实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其影响下,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得以蓬勃的发展,如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等成为一代文学大家,为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艺作品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广度和深度,适应社会要求的深刻程度,使其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国际的,在全世界发挥着影响力。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欧洲资本主义开始不断向全世界扩张。这个扩张过程,既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过程,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逐渐形成的过程。贩卖奴隶、掠夺剥削奴隶,不仅仅是美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实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个历史过程。由此,形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内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反对压迫和剥削的革命斗争,形成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各国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群众与美国黑奴有着共同的命运,该书出版后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英国当时有四十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销售量达到一百五十多万册。该书得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乔治·桑、海涅、狄更斯等著名作家的高度赞扬。它曾被改编成戏剧、音乐剧在美国及世界各地舞台上演多年,现已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出版发行。其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作品对美国历史上存在的奴隶制的残酷性、野蛮性进行了揭露,进而成为各国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历史教科书。正像戴高乐说的“她的作品不仅影响了美国,也风暴般地影响了拉丁美洲黑奴的解放,并漂洋过海传遍欧洲,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们反对种族歧视的有力武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她和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但是属于美国的,同时也是属于整个世界的。”爱因斯坦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为美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废奴运动提供了舆论上的支持。一个人活着,就应该这样对整个人类有所贡献。”由此可见,《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影响力的文学巨著。
在中国,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组织开展发动的革命斗争逐渐进入高潮,1895年组成兴中会,1905年组成同盟会,领导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1901年,由我国翻译界的先驱林纾首次用古汉语翻译了这部作品,以《黑奴吁天录》的书名出版,在我国读者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人们对美国黑奴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更激发了人们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无比担忧。1907年,由当时留学日本的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所组成的“春柳剧社”改编的话剧《黑奴恨》上演,对于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汤姆叔叔的小屋》得到多家出版社的重视,出版了大量不同译者的译文,受到读者的欢迎。对这部书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这就证明,这部书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一部进行历史传统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道德说教色彩,存在着对人物的塑造简单化和格式化等缺陷,但《汤姆叔叔的小屋》仍不失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影响力的文学巨著。
[1]金莉,秦亚青.美国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刘心武.汤姆叔叔的小屋——名家导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