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梅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6)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
刘素梅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6)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全面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1]。我校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试点,开展工学结合课程研究,力求解决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远离真实工作和校内外课程衔接问题。
近几年,职业教育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有“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一体模式、项目主导模式、联合共建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实习就业一体模式等,不同的行业、企业应根据专业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模式,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在工学结合课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工学结合课程分为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及校企共同主导型。对不同类型的工学结合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突出其职业特征,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主导型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学校为主组织实施的课程,学校是主要教学场所。该类课程需要摆脱学科性课程束缚,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衔接,体现职业性。
2.1.1 学习目标反映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2]。工学结合课程既要使学生具有某种职业的专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即科学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如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组织管理能力。工学结合课程培养目标要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
在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表述不再用“掌握”“熟悉”“了解”等,而是“能”“会”等,如能制订工作计划,会使用设备,能按规范生产操作等。
2.1.2 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征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生产。根据职业资格要求,教师要选择既能承载实践性、理论性知识,又包含工作过程知识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内容之一吲哚美辛胶囊(25毫克/粒)的制备,具体包含对工作对象的认识和分析、生产工具的规范使用、生产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及工作组织形式等。
2.1.3 学习过程遵循工作过程工学结合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过程应遵循工作过程的系统性[3],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习系统的工作技术,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质量检验、总结与评价环节[4]。学生在这6个环节中既是工作者,又是学习者。
2.1.4 教学环境模拟工作情景为呈现真实工作情景,学校要建设与工作环境相一致的实训车间,编写与工学结合课程相适应的教材,制定生产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树立规范操作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学校企业共同主导型工学结合课程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教学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学校和企业通过协商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理论教学由学校教师实施。
2.2.1 校企一体化,工学互动校企一体化即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在企业设置教室,学生在学校完成一定的基本技能训练后,进驻企业学习与“工作”。学校与企业合二为一,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工学互动即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工作与学习、企业与学校的相互渗透,这种形式更能体现工学结合的本质,有别于“学校学习+企业实践”的分离式教学模式。
2.2.2 工作系统化,轮岗培训根据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及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合理安排实践的岗位和顺序,保证在完整的工作中学到系统的技术。
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课程是指课程实施以企业为主,教学场所主要在企业,学校基本不参与教学,只起到监督检查作用,如顶岗实习。
2.3.1 实现操作训练向工作实战的角色转换经过一段时间的技能训练,能独立顶岗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2.3.2 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换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工作知识,适应工作环境,获得工作经验,达到职业资格要求,成为合格员工。
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制约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工学结合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整体设计,校内外课程脱离,课程结构不合理;(2)课程设计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个性化要求;(3)课程实施不到位,缺乏制度保障,随意性强。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质量。
近几年,我校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了课程改革研究。首先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规律,将工学结合课程分成4个阶段(药物制剂设备操作实训、药物制剂技术项目教学、药物制剂技术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体现了职业技能培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工学结合课程结构见图1。
图1 工学结合课程结构
第一阶段——药物制剂设备操作实训。医药生产行业技术性较强,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产品要求高,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就进入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实训,企业很难接受。因此,我们首先安排了药物制剂设备操作实训,训练内容主要是设备的标准操作方法和保养维护,该项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生产工具”,为下一阶段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药物制剂技术项目教学。根据不同剂型、性质,共分为17个项目,学生根据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药物制剂实训室实施工作方案。通过该阶段教学,学生明确了工作程序,掌握了项目生产工艺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生产性实训。通过前2个阶段的工学结合教学,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为生产实训奠定了基础。该阶段学生每周在车间工作3~4天,由企业实践教师带教,其余时间在企业教室上课,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学。
第四阶段——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企业环境和生产运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就业后无需企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工学结合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资源,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使技能培养与实际工作相一致,实现了“零适应期”上岗的培养目标,受到学生及其家长和企业的好评,具有显著的职业教育特色。
[1]杨嘉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实践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21~22.
[2]教育部高教司.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4):9~11.
[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G423.04
A
1671-1246(2011)03-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