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星球》是由BBC拍摄的大型电视系列片,以地球为基础,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影片共8集,分别介绍了在8种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极端生存状态,或者是单个的人,或者是整个族群,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自然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生存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这些人的生存方式几近原始。以《海洋:潜入深海》为例,无论是捕鲸手还是“水下猎人”或是“唤鲨者”,这些人的生存方式都可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加以保存。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资源正在慢慢枯竭。人类不得已要挑战生存的极限,就像那位“水下猎人”能潜水5分钟是他的极限天赋,但是这种天赋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不得已做出的改变,就像进化论中两栖动物会进化成爬行动物一样。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许这种原始的生存方式才是一种和谐的方式。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类工业科技的进步,已经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一种极端。在影片中这些生存案例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文明社会对自然的过渡掠夺。以海洋为例,这种掠夺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短短的几十年,人类可以将海洋鱼类捕杀殆尽。也许再下去几十年地球上50%的人蛋白质摄取将成为世界性问题。海洋只是一个缩影,当然还包括山区、丛林、草原、河流。
这部纪录片在技术方面可谓精益求精,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匪夷所思的镜头。英文原版的纪录片在每一集的片尾都有5到10分钟的拍摄花絮。详细讲解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讲解摄制人员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故事。央视原版的镜头这一部分被有意删减了,个人认为片尾这部分的内容对于纪录片的完整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给纪录片同行以相当的启发,从技术角度而言,这部影片每一集都有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镜头。像《海洋》中的水下镜头,像《河流》中的湄公河捕鱼的画面,摄影机的调度已经远非单纯的推、拉、摇、移、跟所能概括的。镜头语言在这里就像是一种复杂的几何学、物理学。只有镜头拉到最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摄影机的具体位置。甚至有些镜头即使镜头拉到最后我们依然无法确定摄影机的具体位置。可以说这部影片中的摄影师,是富有想象力的摄影师,他们的创造,极大的丰富了镜头语言的表现力,打破了传统视听语言范式。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长镜头美学:一种融合复杂的摄影机运动的长镜头。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不同距离来观察被摄物体。但是这种观察又都是通过一个镜头来完成的。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完成全方位的对被摄物体的拍摄,在同一个镜头内,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来完成对被摄物体的观察。
另一方面,从观众角度来说,观众可以得知影片幕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要比影片本身更为重要。观众可以通过摄制组人员的眼睛,近距离观察影片中的人物,近距离体会各式各样的生存方式,这远比我们单纯看影片更具有意义。通过摄制组与当地人的对话,可以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群人的真实存在,可以让我们感知他们的生活,摄制组其实代替的是观众,只有从观众的眼睛来观察他们,影片才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影片才可能在奇观影像的基础上,具有深层的社会内涵。
另外,故事性是这一系列影片的典型特征。在每集不到60分钟的影片内,涵盖了10个左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的存在是必须的,他们保证了影片的节奏,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可以更好的抓住观众。但是要在6到10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一个关于人类生存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要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展现这个人挑战人类极限的生存方式,这部影片镜头语言的概括力可想而知。故事性太强一方面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会让观众质疑影片的真实性。按照传统的纪录片美学,长镜头应该毫无保留的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可能详尽的还原生活的原貌,避免摄制人员的人为操纵。在这部影片中,无疑采取了好莱坞故事片的结构方式。正如希区柯克所讲的:“所谓戏,亦即去掉了那些平淡无奇片段后的生活事件。”[1]这样一种故事的表现方式,很显然是有悖于纪录片美学原则的。但是从观影体验的角度来讲,也只有这样的纪录片才会好看。所以影片末尾的拍摄花絮,是必要的存在,不可或缺,它还原了影片记录的现实意义。
除了影片结构故事的方式,影片的镜头语言也类似于剧情电影。影片讲故事的方式,决定了影片镜头语言的组织方式。与长镜头美学不同,这部影片镜头的组接更加自由。除去记录片必有的长镜头,这部电影中特写、中近景的使用也不在少数,镜头的组接方式基本符合好莱坞的镜头剪辑原则。在一个10分钟的故事中,开场先用远景全景来交代环境,之后镜头景别逐渐递进,切入到人物的特写,特别是在表现某些惊险场面时,镜头总是从特写拉开,景别依次扩大。当然影片的长镜头依然是影片最为突出的视听特征。
除了技巧上的探讨,纪录片的意义还要落实在它的社会意义上。奇观是这部纪录片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影片中的故事都具有非凡的奇观效果,都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视野。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又是最平凡的生活现实。看完影片我不禁在想人类为何选择这样一种生存方式,他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寻找更适宜生存的环境。为何要接受这种生存的挑战?这部影片的社会意义究竟在哪里?
《海洋》的结尾,摄影师亲身尝试了菲律宾渔民的生活状态,用压缩机潜水,参与捕鱼的全过程,这是摄影师对于生存极限的一种尝试,但是当地的渔民他们每天都要接受这种挑战,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每周却只能得到23美元。何时才能停止?也许是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吧。
这部专题纪录片的主题内涵是在讲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影片中人类往往作为一个原始的猎手而存在,以最原始的方式寻找水源、捕杀猎物。在几近原始的生存环境中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生存的考验,面对死亡的危险。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勇气、毅力战胜一切,适应自然,最终生存下来。但问题是,这些人不是人类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当下,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而且他们的人数众多——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以最原始的方式,在自然界生存,甚至比原始时期更加的危险,就像菲律宾渔民,如果没有人类大规模的捕鱼,没有现代化的捕鱼技术的发展,也许这些渔民也就不至于每天面临生命的危险到深海捕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片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1]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第5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