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是60年代初期中国独创的一种美术片形式,它以诗情画意、清新淡雅、质朴隽永、意境幽远的艺术表现力辉煌一时,在国内外动画领域获奖无数,被冠以“中国学派”的美誉。但自从中国动画创作走上商业化创作之路以后,传统的水墨动画由于其制作工艺异常复杂,人力物力消耗量大,艺术创作严重脱离商业市场运作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
20世纪末期,数字时代的来临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动画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创作者试图通过计算机操作平台创作新的水墨动画形式来发展本土动画产业,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免去摄影和中间画繁复的工作,又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再现水墨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水墨动画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制作的水墨动画片虽然脱离了传统水墨动画的创作方式,但是在表现形式和创作目的上仍然遵循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特征。
进入数字时代以后,大量数字水墨动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如2003年由许毅导演的三维数字水墨动画片《夏》就以其诗情画意、意境幽远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入选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世界顶级盛会SIGGRAPH。由深圳环球数码制作的数字水墨动画《桃花源记》在2006年获得有国内动漫影视界“奥斯卡”之称的“美猴奖”的最佳动画短片奖,日本东京TBS动画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这说明了水墨动画在数字时代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国际动画领域对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制作的水墨动画的认可和肯定。
然而,数字水墨动画虽然具有种种优势,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
制作团队规模小而分散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的水墨动画制作团队更多的是倾向于对水墨动画的数字形式进行实验和探索,制作成员之间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持续创作,不能进行大量的动画长片的设计制作,难以形成产业,这也就限制了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
另一个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外因是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持。比如,众所周知,目前的数字水墨动画主要是利用三维动画软件进行设计制作的。在表现水墨动画时需要将水墨假定为一种特殊的材质,并且靠材质来模拟水墨画浓淡干湿焦的笔触效果,所以动画制作人员就得在材质上下功夫。但是目前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水墨动画还有些生硬,技术还不够成熟。
表现题材的过于狭窄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首要内因。题材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数字水墨动画从传统水墨动画发展而来,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水墨文化,所以在表现内容的选材上过分拘泥于山水花鸟虫鱼等传统表现题材。如《夏》、《气韵生动》、《塘韵》等。
影视语言的缺乏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另外一个内在因素。数字水墨动画作为影视片种之一,具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双重特征。正是因为数字水墨动画这些特征,这便决定了它除了具有造型和视觉思维特征之外,还具有影视语言和听觉思维的特征。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水墨动画就过于追求美术思维而忽视了影视思维,没能根据影片题材、风格和需要,从电影思维的角度,运用动画电影语言来实现最佳的动画艺术效果。
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另一个内在因素是戏剧性的缺乏。影视动画作为时空艺术,时间使电影在具有造型空间的同时,还具有戏剧空间,即情节。影视动画因其具有更大的假定性,所以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但是数字水墨动画根植于传统水墨文化,并且受本体表现语言的制约,大多是散文式的结构,多以写意抒情为主,没有明显的剧情冲突。
动作的局限性也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内在因素。“夸张”是影视动画的一大特征。以迪斯尼梦工厂为代表的欧美动画抓住这一特征将“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表情”等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会变魔术的米老鼠、《怪物史莱克》里罗哩罗嗦的驴子等。这些角色人物夸张的造型和动作不得不说是欧美动画的一大优势。而数字水墨动画在继承了水墨画诗情画意、空灵飘逸、意境幽远的特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动画语言特征的局限。
目前国内数字水墨动画片大多类型单一,题材选择上过于狭窄。数字时代的水墨动画包涵的文化元素应该更宽广,要不断的吸收有益的文化形式作为己用。在这一点上《桃花源记》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片不只是单纯的一部水墨动画片,更确切的说是一部将多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结合、颇具民族风格的数字艺术动画片。该片题材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将我国传统的水墨画、皮影、剪纸等民族艺术符号巧妙的糅合在一起,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细节逼真且动感十足。在听觉方面,运用到多种民族乐器,为影片创作出了一种情景交融、心灵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
《小蝌蚪找妈妈》里活灵活现的小蝌蚪是以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为蓝本设计制作的。《牧笛》借用了李可染所绘的牛和牧童的造型,使整部影片充满了诗情画意,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所以,是否具有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一部作品的质量。而目前国内有些数字水墨动画只是空有水墨的外壳,而缺乏水墨文化的精神内涵,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加强对数字艺术人才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我国目前的数字水墨动画制作团队大多小而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制作,并且对于数字水墨动画的设计制作,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像《桃花源记》这样的短片也只是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创作型探索,但是现代的动画产业模式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动画片来形成品牌效应,以便创作更多的动画衍生品,形成产业链。作为影视动画的一个分支,水墨动画更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模式。
数字水墨动画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环境中,既要保持自身对艺术的阐述能力和判断标准,又要寻求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在全球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宫承波,《动画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4]李建强,《影视动画艺术鉴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张慧林,《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