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琴
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各方面都比别人好。没有缺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所以,班主任不能以表扬为满足,而应善于操作批评。
一、体验内疚,促其幡然悔悟
班主任采取批评方式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不要轻易为一点小事而小题大作,批评不休。对那些屡犯过失且又缺乏自觉性的学生,班主任要冷静地观察,适时地监控。当学生因过失陷入孤立,不能自拔时,班主任的批评即使力度很小,学生也会很容易地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班主任忽略了学生的内疚体验,一味地依靠自然权威要求学生对越轨行为认错,这样的批评不仅毫无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宽慰体谅,熨平过失皱折
第一,多摆事实,稍加评论,不轻易使用结论性语言。班主任批评前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在分清是非,了解过失的背景、过程以及直接和间接原因的前提下,找出促使学生醒悟的关键。批评时要掌握分寸,宽严适度,既要把理说透,又要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不要留下心理创伤,永葆向上的愿望,否则,学生在受批评之后会丧失上进的信心。
第二,要指明方向,让其将功补过。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班主任的批评只说明这些学生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放弃的。但仅仅停留在这一程度上是不够的,因为批评本身没有回答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因此,班主任的批评还应辅之以积极地诱导,用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来唤起他对美好东西的向往和追求。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没有“辫子”抓在班主任手里,又能找到一条将功补过之路。
三、区别个性,唤起群体共鸣
批评作为一门艺术,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班主任说些什么(批评的内容),而是取决于班主任怎么说(批评的形式)和在什么场合说(批评的时机)。不了解学生的个人特征,不能对症下药,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批评。
有的学生性格倔强,在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时,会出乎意料地采取顶牛的态度,要么直接反驳,要么以沉默抗争。如果班主任采取威胁揭短的“高压政治”,会造成师生之间感情上的对立。有的学生比较“世故”,如果班主任只因其态度良好,匆匆结束批评,无异于隔靴搔痒,不会有半点作用。还有的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宜公开,班主任则宜采取个别批评的方式,否则,学生的自尊心不但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且还能使污染源进一步扩散,诱使别的学生模仿这种行为。
有的错误虽然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但其错误却反映了群体的某种倾向,那么班主任的批评则应当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以引起全班学生的警觉。有的学生因所犯错误对班级荣誉造成了危害而显得孤立无援,那么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就应以消除犯错误学生回归群体的后顾之忧为目的。还有的学生知错不改,对班主任抱有抵触情绪,那么班主任的批评切莫打“遭遇战”,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先消除其心理成见,然后再适时地用交换意见的方法展开批评。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干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