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新
摘要:如何能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约束,给熟悉的课堂不断增加“亮点”?如何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真实、鲜活、灵动、高效?只有从细节处优化课堂教学,从细节处雕琢课堂教学,从细节处完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课堂;学生;细节
课堂上应该有个性的声音;课堂上应该有开心的声音。
正如一句广告所言:“精致生活,源自细节”。从细节处优化课堂教学,从细节处雕琢课堂教学,从细节处完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全面性。那么,什么样的细节能让我们的课堂精致起来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想法。
一、课堂上让学生发声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发出声音,当然,我这里不单指回答问题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要有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声音,因为提出疑问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不是一般的交谈,而是意味着要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研究,师生彼此间能够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科学利用教材,达到对知识全面理解与掌握的目的。例如,每年在学习“化合价”的知识时,都会有学生当堂提出在四氧化三铁这种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如何计算。的确,如果按照常规,氧元素以负二价标注的话,那么铁元素的化合价就成了分数,而学生从常见元素化合价表中查到的铁元素的化合价并没有分数,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停下来很耐心地给学生解释:“化合价是一个帮助初学化学者认识元素之间如何形成物质的初步概念,以后随着大家所学知识的增加,我们还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不断的完善、修订,甚至于摒弃。所以说,大家也只有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解释化学问题。”我认为,此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就是:认真对待他们的学习态度,细心呵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巧妙做好问题的解释和疑难的排除,既让他们保持有疑必问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具备知难而进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简单地回避或否定。“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有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让学生的提问之声此起彼伏,成为课堂中的一种常态。
二、课堂上让学生研究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最终建构,还要重视学生建构知识的研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究,就会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接受新知、学会思考,既提高综合能力又培养创新精神。并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面临矛盾和困惑,主动收集有关信息,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也体现了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考验。在平时教学中,我常会选择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专题设置成实验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实验、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最终获得准确的结论。比如,在综合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这一个题目:“请用至少五种不同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学生乍一听去,多少都会感到有些挠头:“这么多方法?”这时,我就会引导、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全面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学生的思维被放开了,学习的情绪自然就高涨了。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想法一:取两种液体少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进行尝味。
想法二:取两种液体少许,分别加入少量NaCl晶体,观察现象。
想法三:取两种液体少许,分别放入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观察现象。
想法四:取两种液体少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过段时间,观察现象。
想法五:取等量的两种液体,倒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称其质量。
想法六:取两种液体少许,放入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觀察现象。
想法七:取等量的两种液体,测试其导电性。
……
从物理方法到化学方法,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之后,提出了多达七、八种方案。“你的想法正确吗?你的方案合理吗?请大家动手试验并找出合理简单的最佳方案。”就这样,在激烈的讨论、紧张的实验、仔细的辨别之后,学生不但轻松地学会了鉴别这两种物质的方法、全面复习了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同时还提高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可见,学生身上蕴藏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同时也是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引领才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展示的。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枯燥的文字才能变成生动的知识被学生愉快地接受,教与学这个动态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其意义、实现其价值。
三、课堂上应该有个性的声音
有个性的见解往往是学生创新的火花,它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劳动成果,是学生认知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体现。因此,当课堂上响起“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扶持,予以催化,并从学生的特殊想法中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力。记得在学习《燃烧和灭火》中灭火的原理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水为什么可以灭火?”大多数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立刻就从原理上进行了分析。就在回答声音要结束时,突然一个学生提出:“水不一定能灭火!”全班学生顿时一片哑然。对于初三的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到有点奇怪,其他学生更是雾水一头。我顺势鼓励他说出理由,他说:“我在一本书上看过:‘金属钠可以燃烧,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又是可燃的,如果钠着火了,就不能用水来灭。”他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同时也让我非常高兴和佩服,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的吗?于是我当场就表扬了他这种广泛阅读、善于学习的精神,并且鼓励他继续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并收集与化学相关的资料等。在后来的学习中,不但他的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他所在的这个班级也形成了一种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学习氛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以欣赏之情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然会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四、课堂上应该有开心的声音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人会因喜而生情,而情感又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主要内驱力。课堂学习的效果如何,应该由学生来评判,因为一切教学活动的终结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情绪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不能千篇一律,按部就班。要善于打破常规,出其不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感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乐在其中,醉于其中,能从内心发出开心的笑声。比如: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开展小组的合作竞赛、设置分层的教学任务等,都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这样不但能促使优等生因取得成功而喜悦,而且让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也学会了努力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各细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才能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