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树雄
艺术美是理想的美、创造性的美。它是审美主体以现实美为根据,以人的审美理想为主导,以美的规律为准绳,自觉能动地创造出来的美。散文类作品,常能显现艺术美的品质,学生喜爱阅读,亦喜欢在自己的博客中学习创作,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中考、高考作文中很受考生的钟爱,常常会因此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为作文加分。然而很多学生写作散文的功力不够,难成佳品。我们可以从美学理论角度,指导他们克服一些常见病症。
一、描写拙笨刻板,笔触艰涩
作为客体的作品,只有对主体的读者在审美心理结构上产生强大的美感效应,才会有艺术魅力。艺术魅力可以表现为意、象、势、度等潜能形态。“意”是作品的思想精华,是“象”的灵魂,“象”是“意”的外在形态,“象”以“势”而定形,“势”决定着“象”的具体存在形式。像文学(当然含散文)、绘画、雕塑、音乐、建筑,同是艺术美,同是现实美的诗化体现,它们的创制可以借鉴各自成“象”之法,从彼此的差异中吸取有益成分,互相启发,互相融合,藉以沟通美的途径,达到艺术的境界。有道是“诗画同源”“画写诗外形”“诗传画外意”。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就说过:“‘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感情,使别人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许多学生散文中的写景部分,笔法呆板,描写单一、平面化,句子不活跃,画面无生气,毫无联想。如写《春颂》,对春光、春景的描绘,仅仅限于视觉范围,只写看到的春花、春水、春雨。写《月下吟》《晨曲》,也只停留在写视觉形象上,抓住了一些景致,却“活”不起来,句子通顺,却失文采,词句活化力不够。
对症之法:“象”形交汇聚合,融化类比。
开放五官,通过联想,立体地写出“我”所感知到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味觉形象,借助绘画、雕塑、舞蹈、建筑的线条、色彩、音乐的声响、旋律等,写出景物的高、低、远、近与声、光、色、味,把多种艺术的外在手段——“象”融化聚合,文章定当光彩焕发、魅力大增。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已为我们作出了最佳示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写百草园的自然风物:“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共写了十五种景物、四件趣事,有形态、颜色、声音、味觉,有高有低,从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到动物,从静景到动景,写作角度不断变化,层次非常分明,画面生趣盎然。其他如《海滨仲夏夜》写沙滩,《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仙宫,《明湖居听书》写白妞说书的声音、听众的感觉,均是把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内含的媒介一一成“象”之形态交融类比,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可让学生学习这些技法,为己所用。
二、择物取材,离情逆道
学生散文写作的难点在于:“情”的调子、分寸难掌握,景的取舍盲目分离,使景归景,情是情,情景牵得不紧,内容与形式的内在旋律不协调。
一位学生春游后写了一篇借景抒情文。其文旨在赞美同学间互爱互助的品德,但取景却是大片的枯黑的茶树、狞厉的石林、纸厂染河的废水,即便是写山之句,也是景物空荡而无维系。
对症之法:“意”“象”在内质上合聚整一。
我们知道,“象”为形,“意”为神,有象有意才能以形传神,艺术魅力就体现在有“神”之形,有“意”之象。凡不传神、不贴意之象均徒有其表,无生气,“象”必须是带“意”之“象”,“意”是用“象”表现出来的“意”,二者总是一表一里、相互依存。
若“意”为优美,其“象”应当是柔媚、和谐、优雅、平适。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说:“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若“意”为崇高,其“象”应当是严峻、粗犷、刚健、雄伟。姚鼐又说:“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从西方看,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重视文艺审美作用的理论家,他评价文艺作品的艺术标准之一,就是作品在形式上是整一的(如不同体裁的语言要符合各自的格律等),整一就是让作品呈现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状态。古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认为诗的标准首先就是恰当、一致。可以看出,他们都称尚和谐美。
从具体作品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真是“一景一物总关情”,情和景的谐配性极强。朱自清写独行小路的幽暗、恬淡、宁静,是为了抒发独处的自由感,显示黑暗现实的不自由。他描绘素淡朦胧雅致的美景,是为表现超脱现实的幻想。茅盾等对白杨的崇敬、松树的热爱、翠竹的思恋、莲的钟情、全寄托在白杨树的傲然挺立、松树的郁郁苍苍、翠竹的重重叠叠、莲的亭亭净植之中。柳宗元在其山水游记中,为显达自身光辉峻洁的人格与情操,常择取清丽、绚美的景致,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以小丘之美喻己之自贞自洁,《愚溪诗序》以愚溪的清莹透澈喻己之襟怀坦荡不曾污损;为表露旷达、豁朗、恢廓、超脱之情,常择取视野开阔、空荡、高远、无极限之景,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写的山势;为流泻失意悲凉的隐情,常择取凄清幽邃的景致,《小石潭记》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描写便很典型。
总之,散文创作只有以情感基调为依据,认真选择那些格调、意蕴与情感相通融、协调的景致,使景凝情生,情辖风景,情景同步,和谐齐一,水乳交融,才有魅力。
前面那篇写春游的习作,如果以山花之美来表达同学们心境的美、心灵的美,以春在茶树的净爽嫩绿烘托少年心地的纯洁、善良,以山势的峭拔来表现互相关照的必要,以春游队伍的热闹场面表现互相友爱的欢愉,这样就可以把情的特点与景的特征逐一链接在一起,达到“意”“象”的和谐。
三、言辞疲软外化,缺乏意蕴
散文之美突出体现在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蕴。而学生所写的散文的语言往往缺乏这种意蕴之美。
对症之法:“意”居“象”外,“象”尽“意”言。
先秦时期的著作《周易》最早提出了“观物取象”“立象以盡意”的美学命题。在言不尽意或句子欠简炼、外化性过强之时,可以“立象以尽意”。一个形象的显现,甚至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都可以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之领会更深刻、丰富的内容。
真正的艺术品都是“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的,一般作家也追求“用意十分,下语三分”的原则。如果作品语句过于直白浅露,意淡乏味,读者的想象就跳不出感官印象,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去填充和发挥,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的寓言中有许多“立象以尽意”的成功作品,如“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都是“深于取象”的范例,它们有因小喻大、言近旨远的效果,令人回味不绝。
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嫂听到丈夫要去参军时,有一细节亦十分典型:“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真是无言之美,静穆含蓄,胜过千言万语。水生妻编席技巧那么娴熟,一句话就让她割了手,其内心强烈的震颤,复杂多样的情绪尽可意会,“象”尽意言。
鲁迅的《野草》集,屠格涅夫的《门槛》,这些作品文辞隽水,含意深长,颇耐人咀嚼。
初学写作者当然不要求篇篇散文都像名家样功力深湛,但也不能篇篇文章内容浅淡外化、平白直露,清水白汤一碗,也该逐渐追求立“象”尽“意”、“意在言外”的境界。
四、章法平浅,文姿僵硬
不少同学写出的散文是“形散”,结构呆板,缺少变化,平平直直,无气势,无跳宕,没有曲径通幽,没有峰回路转,缺乏技巧,文姿不活。
对症之法:循“意”而巧择佳“势”。
“象”总是以“势”为其状貌和标志的,“势”是灵活机动而自然的趋势。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势者,乘利而为制也。”黄山怪石亦成“猴子观海”“宰相观棋”“和尚晾靴”“天狗吠日”“金鸡跳天都”诸多之势。由于文艺作品形象性的特征,体裁样式的多样性,“势”也就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我们的散文不能一副呆相,而应以令人赞叹的多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他们的欣赏情感,使之获得审美愉悦。如:
空灵之势,即有实有虚,以实为本,散文的优美感可以在虚实相间的势态中显露出来。
截取之势,朱自清的《春》截取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四景,通过细腻清秀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收刹之势,此乃卒章显志或陡转突变。《项链》最后点破为一假项链,让人哭笑不得、拍案称奇。
变化之势,老舍的《小麻雀》先写带伤的小麻雀被猫擒住,危在旦夕,后写又解除了困境,几起几落,波澜起伏。《塞翁失马》祸福交错、喜忧参半,情势曲折跌宕,行文变化有致。
作品之“势”千变万化,举不胜举,但均为表达主旨服务,不纯为形式之变。我们在写作散文时,依照主题需要,认真构思,精心组织——循主题之“意”而巧择佳“势”,许可破除章法平浅、文姿僵硬之弊。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