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等待而精彩

2011-11-16 03:21陶龙金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孔乙己语文课堂语文

陶龙金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许多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学生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听到的是唧唧喳喳的交流、热情洋溢的表达。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但静下心来想想,过度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不是背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语文课堂是不是需要一点等待?

有些课堂发问是有深度和难度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有些课文大声朗读效果是不大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默读冥想。不等学生看书,不待学生思考,就让他们读书、回答、讨论,无异于让无本之木长成参天大树,使无源之水汇成浩荡江河,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应在课堂上过于轰轰烈烈、越俎代庖,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当课堂洗净浮躁时,真实就是美丽,真正的语文课堂,该等待时就得等待。

一、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等待是一种方法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现教师总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齐读、大声读,再讨论,而让学生静心默读的时间却非常少,甚至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没有默读的机会,这样的一堂课看似十分活跃,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表面活跃的气氛下掩藏着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思维没有得到发展等问题。动起来的课堂为何会这样?是老师忽视了教学中的等待。学语文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需要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等待是语文课堂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蜡烛》一文时,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特别是作者在事件感人的因素上进行了着力描写。分别是: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进行了着力描写,从而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二、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等待是一种信任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体会: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大多没有反应,静寂无声,教师就有点惶恐。为了避开这样的冷场出现,很多教师要么充分利用自己主导的角色,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换一种方式重新提问,再进行教学。要么,急不可耐地点一两个自认为能回答的学生,立刻交流,还不时加以引导、点拨,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实际上,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大可不必心慌,不妨有几分淡定的气质,须知这正是学生“不愤”、“不悱”之时。此时,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潜心阅读并深入思考。许多时候我们要相信学生,此时的等待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班上有名学生,语文从来没考及格过,其他学科也很差,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以前也没有注意过他,反正也没指望他考多少分,这节语文课看到学生发言积极,心里也很高兴,无意间看到他注视我的目光,心想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回答时断断续续,满脸通红,出于教师的本能,我认真地听,耐心地等待,虽然他的回答耽误了好几分钟时间。一节课过去了,我也没多想。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该生经常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是语文课,其他学科也有了进步。这件事既让我深深自责,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而不是粗暴地打断或是简单地代替,学生会由衷地感受到被教师尊重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成功的体验也就更强烈了。

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是对学生真诚的爱,从中产生的能量是无可估量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更要以百倍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发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去等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精彩表现。

三、给学生一点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等待是一种尊重

新课程改革呼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珍惜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课堂已经不属于教师独占鳌头的舞台,学生也不属于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更有活力了,比以前更有民主氣氛了。可是学生的小脑筋偶尔也会蹦出一些出其不意的想法,扰乱正常的教学进程。出现的这种“扰乱”往往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超出老师预先设计的课堂内容。此时,我认为教师需要等待,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就在大家都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时,有位学生就说:“孔乙己之所以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他完全可以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让自己过得幸福,即使考不上,也可以自食其力,让自己衣食无忧。孔乙己没有考上可以看出他读书不用功,他不能自食其力,可以看出他很懒,他最终悲惨地死去不能怪别人。”很显然,这种见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显然过于片面,跟文本离得太远了。

所以,在碰到课堂意想不到的“乱”时,教师应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静下心来,才能理性地审视,妥善地处理一些教学的意外,使“课堂的生成成为教学服务的亮点”。等待既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又充分发挥了老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使课堂以一个优美的弧线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来。所以,此时的等待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情感的激发要有心灵的感悟,智慧的启迪,要有思维的过程,而感悟、思维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孔子的教育理论中也强调“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没有时间的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也只能是空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徐静儿.等待的艺术.教学月刊,2005(4).

[2]徐忠祥.课堂上的等待.语文教学与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语文课堂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