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英
摘要:中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与塑造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能否积极地探索和科学地规划人生,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学校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研究中学生人生规划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他们追求更全面的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人生规划;调查
一、调查研究背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要想在人生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做好人生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也更具有人生价值。
在国外,有人提出人生规划应从童年开始。一个美国的小学生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他说大学毕业后,他首先到日本开发游戏,然后从事机器人研制。他的眼神自信而执著,向我们传递着令人羡慕的理想。可在国内,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仅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茫然,就是对眼前的自己到底有什么特长,也浑然无知。
古语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都说明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那么,当前我们的中学生对人生规划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校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发展规划、身心健康规划、生活管理规划及素质拓展规划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1797份,有效回收率99.8%,合计有效问卷1797份。抽样问卷1100份,本次抽样具有一定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人生规划意识不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需加强
选择职业方向,拓展自身素质,确定未来的生活道路,是中学时期生活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基本没有储备生涯规划知识,在面临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认识不到位,准备不足。在回答“对自己未来人生目标是否有过思考和计划”的问题时,选择“目标明确”的仅占25.8%。
2.学习规划自主性不够,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1世纪的社会是极具竞争性、挑战性的社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而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学习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深层次的理解、创造性的思维等都需要我们做好学习上的准备与规划。
3.学生的目标意志力较弱,学生追求的人生价值目标呈多样化、现实化特点
中学生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调查表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态度上,37.9%的学生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还有5.0%的学生遇到困难感到绝望,想直接放弃。
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涉及“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引发的启示
1.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现在是有能力并有必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成分分化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大部分高中生能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因而高中生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是可能的。
但是调查结果表明,他们的人生目标很不清晰,对自身的个性特质、现在与潜在的资源优势认识很不到位,所以没有办法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也没有办法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做到事半功倍。进行自我思索与评价,确定目标和路线,继而实施策略,是高中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新课程下需要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学科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
这就涉及学科知识的运用与职业导向的问题,我们有些学科与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要求之间关联是比较大的。例如,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就拿政治学科来说,经济学和哲学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导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科任老师通过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的各门知识是有用的,消除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误区。这样,他们学习的动力即内驱力是一种最稳定、最重要的动机,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3.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用座右铭、榜样和精神偶像的力量来激励学生,提升他们的道德精神价值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座右铭是我们生命之车上安放的一种精神“调节器”,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它可以让我们加足马力,指引着人生方向。通过榜样激励,让先进人物成为他们心中的精神偶像,把这些先进人物的经典话语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一旦榜样的言行、举止被他们认同,他们就会激发出比平时更多的勇气去战胜困难,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人文素养,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