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优质肉兔配套系杂交效果分析
刘德娟①②宁玲玲③孙全林④樊新忠①宁传贞②唐 辉①*(①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8 ②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兽医局 ③山东省泰安高新区泰山种兔场 ④山东省莱州市畜牧局)
本文选择28日龄的断奶I系、II系纯种兔和I♂×II♀杂交兔各100只进行了育肥试验,结果表明,I系和II系配套杂交,商品兔在70日龄和80日龄出栏体重、育肥期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等性状表现为明显的杂种优势;被毛的长度、密度、光泽度、平整度、含绒率等被毛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高;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后腿比例3个产肉性能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
肉兔 配套系 杂交 杂种优势
选育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杂交是现代化家兔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工厂化养殖的重要生产模式。因为配套系杂交生产的商品兔具有生产性能高、产品规格化程度高且符合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为培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优质肉兔配套系,满足肉兔规模化生产和消费者对优质兔产品的需要,自2006年初开始,山东农业大学和泰安高新区泰山种兔场密切合作,着手生长快、耗料少、肉质好、皮板质量优的高效优质肉兔配套系选育工作。目前已完成2个专门化品系4个世代的选育,生产性能指标达到了育种目标要求。2010年9月安排了2系杂交试验,以考察专门化品系的配套杂交效果。
1.1 试验种兔及数量 选择28日龄断奶的I系和II系纯种兔各100只、I♂×II♀杂交兔100只共3个组进行饲养育肥试验。每组均饲喂相同的饲料,预饲期1周,逐渐由仔兔料换成育成料,并使幼兔逐渐适应断奶后的环境。试验期35~84日龄。
1.2 记录与测定项目 记录每个试验组每天的饲料消耗量、兔群健康状况、温度、适度和天气状况;35日龄、70日龄和84日龄进行全群称重。84日龄每组随机抽取20只兔进行屠宰,测定每只兔的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后腿重,pH值、熟肉率、剪切力(嫩度)等肉质指标,以及板皮的品质指标。板皮的长度和宽度用皮尺测量,被毛的密度、长度、光泽度、平整度、含绒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打1~5分。测定方法参考文献[1,2]。
1.3 数据分析 统计35~70日龄、35~84日龄每个试验组兔的增重、耗料量、成活率,84日龄兔的产肉性能、肉质以及板皮品质等指标,并计算杂种优势。杂种优势(%)计算见文献[2]。
2.1 纯系的育肥性能及两系间的配套杂交效果 由表1可知,由于I系重点选育生长速度,II系突出选育繁殖性能,所以I系育肥兔的日增重明显高于II系,I系35~70日龄和35~84日龄的日增重分别比II系高了19.6%和19.1%。上述两个阶段的料重比I系均在3.0以下,比II系分别低了8%和12%。但II系的出栏率比I系高了1.1个百分点,显示II兔的抗逆性稍强。
I系做父本、II系做母本杂交的商品兔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其中70日龄和84日龄体重的杂种优势达到7%以上,料重比的杂种优势达到了6%以上。35~70日龄和35~84日龄的日增重的杂种优势分别达到了11.3%和9.4%。在生长发育上的杂种优势使得商品肉兔70日龄的出栏体重达到了2.5kg以上,料重比下降到2.8:1。
表1 纯系兔及配套商品兔的育肥性能 (g、%)
注:a-c同一列标均数有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 产肉性能与肉品质及杂交配套效果 由表2可见,I系和II系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I系的产肉性能较为突出,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为55.4%和53.6%,后腿比例达到了38.9%,分别比II系高了4.3%、4.7%和5.7%。I×II杂交商品兔在产肉性能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尽管不如育肥性能明显。商品肉兔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为55.6%和53.4%,后腿比例高达39.1%,显示出较高的产肉能力。在肉品质方面,II系和商品代的熟肉率高于I系,说明保水性好;剪切力值较小,肉较嫩。
表2 纯系兔及配套商品兔的产肉性能与肉品质 (g、%)
注:84日龄每组屠宰20只。
2.3 商品兔的板皮质量 84日龄商品兔屠宰后对板皮的品质进行了评定(表3)。由表3可知,商品兔具有较大的皮板面积(848 cm2)。密度、光泽度、平整度、含绒率的评分均在3.3分以上,评分较高,显示出较好的毛皮品质;而毛的长度评分2分,说明毛较短,非常适合毛皮服装的加工。而皮板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说明不同皮张质量的一致性较高。
表3 商品兔皮板质量评定结果 (cm、分)
杂交试验的结果显示了两个专门化品系良好的杂交效果,达到了多个经济性状在不同品系分散选育,然后在杂种中进行综合的目的。预期两系配套杂种在低遗传力的繁殖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应更显著,但限于两系配套,繁殖性状上的杂种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1] 徐立德. 家兔生产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2] 张沅,等. 家畜育种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
S829.1
A
1007-1733(2011)01-0005-02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