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功能法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调查研究

2011-11-16 02:4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日语语法交际

郭 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系,辽宁大连 116052)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就对21世纪的日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中与专业领域的人士用日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综合日语教学由于受到诸如:课时少、教学内容增多、要参加日本语能力测试等问题的困扰,一直以传统教学法为主。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以语法为中心、以翻译为中心,侧重于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详细解释、反复练习,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考试成绩优异,但是应用能力却达不到社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不能够用日语进行得体地交际。因此,只有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出“外语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作为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综合日语课程必须把实用目的放在首位。多年来,从事综合日语课堂教学的教师们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希望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培养[1],两者必须科学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使用结构—功能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构—功能法是将结构法和功能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构—功能法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基础知识通过言语技能训练得以熟练掌握,并逐渐形成学生的言语能力。学生运用结构表达一定的意念或功能,实现观念、情感或意志等的交流。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旨在证实结构—功能法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并通过总结结构—功能法的教学流程来提高综合日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

二、结构—功能法的相关研究

(一)结构—功能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1结构—功能法的概念

结构—功能法是将结构法和功能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语言学意义上的“结构”指语言单位 (语音、词汇、句子等)及其单位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意义上的“功能”是指为了一定语用目的而运用语言的具体功能,如描述功能、称谓功能、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等,这一含义中的功能起着社会语用的作用[2]。

结构—功能法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基础知识通过言语技能训练得以熟练掌握,并逐渐形成学生的言语能力。学生运用结构表达一定的意念或功能,实现观念、情感或意志等的交流。

21结构—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英国语言学家布伦特提出了结构与功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他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以语法大纲为中心阶梯,围绕这阶梯,功能意念逐步上升”。换言之,就是把语言形式的教学纳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框架之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去进行。

结构—功能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理论背景是认知心理学。结构语言学者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它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并科学地描写了这些相互关联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有系统、有顺序地学习语言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性和目的性,为功能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结构—功能法采纳了认知心理学理论,主张在结构性机械练习中尽可能地赋予意义,赋予交际性,在智力指导下进行。

(二)结构—功能法在教学中的优势

11结构法的优势及缺陷

结构法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提倡用外语上课,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对于一些难以理解或抽象的词汇或语法结构,常用学生的第一语言作简短解释;强调句型的训练;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它过多地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强调机械式听说训练,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21功能法的优势及缺陷

功能法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认为培养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认为有缺陷而有效的交际可以作为教学的目标,对学生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可以容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

功能法最大的缺陷在于:

首先,是功能项目问题:如何确定功能项目,确定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多少语言功能范畴,如何科学地安排功能项目的教学顺序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其次,是没能处理好语法知识的教学问题:用意念功能范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语法知识,强调语法教学只学使用 (use)、不学用法 (usage),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培养语法意识又会影响能力的培养等。

31结构—功能法的有机融合

表 1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教学主体几个方面阐述了结构—功能法在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结构—功能法将结构法和功能法二者的优点进行融合,摈弃二者的缺点。主张用结构法将所学知识用日语进行反复操练,直至纯熟,甚至能够背诵;通过功能法,使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把握言语技能、语言知识,以及异邦文化的特点。结构—功能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表 1 结构法、功能法、结构—功能法优势对比

三、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的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是否要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结构—功能教学法。

(二 )调查过程

笔者选择本院 2009级商务日语专业三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跟踪调查综合日语课程 8学时,所授内容均为《新编基础日语》第二册第 22课“日本人と食生活”。

11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如下:

教师A:

在 8学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按照如下顺序推进教学:课文、会话文、课后练习。单词、语法的讲解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进行。

首先,复习。通过听写单词、翻译句子等形式进行复习。

然后,进入新课的讲授。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朗读。教师在分析课文过程中,遇到新的单词或语法项目,用汉语进行解释,部分单词给出了相关的惯用表达;语法部分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替换、转换、翻译、造句等练习;课文讲解过程主要采用日语翻译成汉语的方法。会话文部分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

最后,进行课后练习。

教师B:

教师B主要按照如下顺序推进教学:单词、语法、课文、会话文、课后练习。

首先,复习。通过听写单词、句子和简短的问答练习进行复习。

然后,进入新课讲解。

单词部分:由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之后进行讲解,讲解主要采用直观实物演示和日语解释日语的方法进行,讲解过程中给出了大量的相关联例句和表达。对于例句,教师反复领读,学生跟读,直至熟练掌握。

语法部分:通过课文标题巧妙引出新的语法知识,然后教师给出大量的例句,让学生通过例句总结出语法规则。

课文部分:首先进行导入,用日语简单地介绍了日本的饮食特色等背景知识,然后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之后默读,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对于重点句子进行翻译练习,最后,反复诵读课文,对于好的段落达到背诵的程度。

会话文部分:采取先朗读后背诵的形式。

最后,进行课后练习。

教师C:

教师 C主要按照如下顺序推进教学:课文、会话文、补充练习。单词、语法的讲解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进行。

首先,复习。通过问答形式对上一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教师发问,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回答。

然后,进入课文分析。

导入部分:教师用日语介绍相关背景文化知识,如日本是世界第一的长寿国,长寿的秘诀与饮食不无关系,日本人的饮食特征等等。然后提出问题:「みなさん、日本料理を食べ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か。何がありますか。何が好きですか。」对于这几个问题,根据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单词部分:采用直观实物演示和日语解释日语的方法进行,并且强调熟记惯用表达。

语法部分:遇到新的语法项目,教师采用问答方式进行导入;导出之后教师用日语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替换练习、转换练习、模仿背诵练习等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新的语法内容;最后用功能法进行交际演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后分组进行问答练习,要求是应用到所学句型。

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教师 C应用了部分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文章整体进行概括和总结,并且提问了几个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回答的问题。

会话文部分:采用了分角色表演的方式理解消化会话文的内容。将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根据会话内容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最后在班级同学面前进行表演。

最后,课后练习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分组会话练习。

21教师授课情况的对比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将三位教师的授课情况作出归纳:

表2 教师的授课情况比较

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笔者将三位教师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总结为教师 A:语法翻译法;教师 B:结构法;教师 C:结构—功能法。并向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评价对三种教学法的满意程度。调查发出问卷 132份,包括 09级商务日语专业四个班级的学生 (包括被调查的三个班级),收回问卷 132份。调查结果显示:C结构—功能法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受到 69.26%的学生的欢迎。其次为 B结构法是23.31%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仅有7.43%的学生喜欢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

(三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应该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结构—功能法。

结构—功能法主张把语言形式的教学纳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框架之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去进行。在结构性机械练习中尽可能地赋予意义,赋予交际性。

结构—功能法的有机融合,不仅能使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反复操练得到巩固;在此基础上赋予意义的交际练习,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此外,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结构—功能法的相关练习形式的不断转换,进一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同时,在结构—功能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仍为语音、语义、语法等基础知识。对于学校外语教学来说,威尔金斯认为仍然应该主要以语法结构为内容,只是应该更多地考虑意念功能因素。外语教学应在语言基础知识之上去教授语言的社会功能,通过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四、结构—功能法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结构—功能法主张用结构法进行句型教学,多次重复句型,并通过大量替换练习或转换练习,让学生从操练中领会一定规律,并使学生的反应达到“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教学中的主要练习模式包括:替换、转换、模仿背诵练习等;功能法是以“功能项目为纲”,而这些项目的传授又同一定的交际目的、内容、情况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密切结合交际活动,力求使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学中的主要练习模式包括:问答练习、应答练习、模拟实战及角色演练等[3]。

根据综合日语课程多数教材的构成情况,可将结构—功能法运用于词汇教学、语法与句型教学、课文分析、会话教学等方面。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可以根据词汇特点,分别采取结构法和功能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通过功能法 (如直观实物演示、日语解释日语、熟记惯用表达等)和其他方法 (如相关词汇联想等)进行词汇讲解[4],讲解过程中保持和学生的互动;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读单词消化所学知识;最后,运用结构法反复操练单词,直至熟巧。

其中,熟记惯用表达是词汇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个新单词伴随着相关的惯用表达及常用词组的给出,学生便不必一个词一个词地按语法规则去组词造句,这有利于学生词汇量的增加以及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如:讲到“風邪”一词时,可以直接给出“風邪を引く”(感冒;着凉),“風邪がなおる”(感冒好了)两种常用表达形式;讲到“足”一词时,可以给出“足がはやい”(容易腐烂;畅销),“足を洗う”(改邪归正)等惯用表达形式。

(二)在语法教学与句型教学结合中的应用

初、中级阶段的语法教学主要通过句型教学来进行,因学生掌握的语言材料比较少,过早地讲解语法知识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构法中的替换练习、转换练习、模仿背诵练习等模式反复操练句型;通过功能法中的问答练习和应答练习等模式进行交际演练。交际演练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发问,学生根据要求回答;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回答。

11替换练习。替换练习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句型练习形式,学生通过替换同一句型的某一部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程度。如:窓を開けてもいいですか。(窓を閉める、電話を使う、ƒ?≥を見る)

21转换练习。转换练习是将所给句子作出句式的相应转换,如:肯定句变否定句,主动句变被动句等。

31模仿背诵练习。结构法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要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背诵。对于典型句子,采取教师反复领读,学生模仿,直至能够背诵下来为止。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矫正发音,对于学习正确语序和语法也有帮助。

41问答练习。问答练习是英国教育学家 D.Nunan提出的课堂练习方法之一[5],这种方法是指教师给出所学句型,让学生用所学句型造句。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所学句型或表达回答问句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这一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过的句型知识,又充分提高了交际能力。

如:王さん、どんな料理が好きですか。

私は しか 。 (答:私 は和食しか好きじゃありません。)

51应答练习。应答练习是句型练习中最接近实际交际的练习形式,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理解问句的意思,就不能给出恰当的回答。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作思考,再做回答的话,就离实际交际活动更进了一步。当然,这一大步的迈出是要以基本句型的操练为基础的。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李さん、今朝何を食べましたか?(答:±?とおかゆを食べました)。

(三)在课文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功能法中的问答练习和模拟实战练习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11问答练习。在课文分析阶段问答练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课文导入阶段的问答;然后,是对课文内容的相关问答;最后,是对课文段落大意的概括总结。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需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出推理后再回答的;脱离课文,需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的。通过这一形式的练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21模拟实战。模拟实战练习是以课文中所涉及的,在实际中有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为例,分成两个对立小组,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运用日语进行讨论的练习模式。如:《結婚と仕事》一课 (《新编基础日语》第二册第 4课),就可以采用这一形式进行练习,讨论主题为“女性结婚后是否应该继续工作”。这一练习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学生要查找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然后需要进行信息整理、概括;最后,要在课堂上发表意见,进行讨论。模拟实战练习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及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四)在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中每一课的会话文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在具体的语境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而安排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结构—功能法应用其中,按如下流程进行:

11补全会话。首先,教师将教材上的会话变成不完整形式,将课文中出现的新句型或表达隐去一部分,只给出原型,学生通过后文的接续形式等信息填写出正确的表达形式,如果填写正确就还原成了书上的会话文。

21模仿背诵。对于补全的会话,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用结构法反复操练,矫正发音,直到最后能够将会话背诵下来为止。

31角色演练。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对话内容,让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制作简单的道具,利用教室作为舞台进行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亲临其境,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活动中,使角色交际逐步向自然交际发展。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使所学的词汇、句型、文体等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能注意到不同的角色必须使用符合自己身份特征的语言。

总之,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当进行以掌握语言结构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时 (如词汇、语法教学),教师要通过设置逼真的情境、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灵活、生动地运用有关知识,以巩固语言结构的学习;在进行以语言交际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中 (如会话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交际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操练语言结构,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结构—功能法在教学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有机融合,相信会对进一步提高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1]殷勤.现代外语教学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71-76.

[2]欧阳苹果.结构—功能关照下的外语教学 [J].外语学刊,2008,(5):130.

[3][日 ]高见泽孟.日语教学法入门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156-160.

[4]叶海唐.美国高校日语教学的启发:初探大学日语交际教学法[J].教育创新,2008,(8):159.

[5]坂本勝信,萩野智子,野田静穂.日语会话进阶 (中级)[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8.

猜你喜欢
日语语法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