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紫砂壶艺的气势和气韵

2011-11-16 02:09赵雯逸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10期
关键词:顾景舟气势前人

赵雯逸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试论紫砂壶艺的气势和气韵

赵雯逸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历来为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深爱笃好。时下,不仅被越来越多的黎民百姓作为生活实用品,而且已为藏家们所青睐,作为生活实用品,陶冶性情的一种娱悦活动。

紫砂壶;气势;气韵

紫砂壶出产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宜兴古称“阳羡”,自古便有陶都之称,地处三省交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名人众多。紫砂壶按照历史文献记载是在明代中后期才渐渐被世人所知,进而崛起在世人面前。古诗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指的就是紫砂泥了。

自古便有“一两紫砂一两金”之称的紫砂泥,为什么受到世人的如此推崇?我想不仅是因为紫砂壶造型的千姿百态,也不是不仅是因为紫砂壶的收藏价值,而是因为紫砂壶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气韵和其独有的气势,使得做壶者潜心研究,力求更好地把其强大的气韵和气势表现出来,也使得爱壶者因这气韵和气势,对紫砂壶更加爱不释手,不停把玩。

所谓紫砂壶的气势,就是透溢着美感与力度的壶的外在结构或布局。

所谓紫砂壶的气韵,就是蕴含于特定形式之中的壶的内在意境或韵味。

气势以气韵为内涵,气韵从气势为外显。单一的气势仅止于显现美感力度,注入气韵方显深邃的意思生命力,而气韵非载体无从载道。气势加气韵,应是紫砂陶艺至善至美的境界。气势与气韵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已,而恰恰是作者主观的追求和表现。普通一把茶壶,一手握工,何以尝谈气势与气韵?

气势与气韵并非为造而造,也非一蹴而就。也许费尽心机,而意境全无,也许并不经意,而水到渠成。只能意会而不会言传了。例如前人作品,凡佳作精品者,必气势气韵兼具,让人玩味不止。譬如《南瓜壶》《梅椿壶》都是清代早期的陈鸣远创作的,是紫砂史上花货艺术的佼佼者,他的技艺精湛,又以极富创新精神而著名。他的《弯把梅椿壶》,形象生动别致,妙不可思。整体造型成辐射对称,壶身具有冰肌线骨之势,嘴把气势横生,花枝疏影横斜,富有傲霜门的精神气度,制作用功,精细入微,风流高雅,高度集中地体现了设计水平和制作技艺,敦朴而高雅,韵致而怡人。

再如陈鸣远《束柴三友》所包容的思志,感情深度,生时傲骨冰姿,高风亮节,砍杀成仁后仍是抱成一团,可谓曲尽“友”意,给人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气势与气韵,前人所及而得以传世者举不胜举。故而,如何在作品中追求气势与气韵,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我认为就是要反复揣摸前人的精品,临摹前人的精品。反之,我们继承前人的成果,抑或是仿制前人的作品,从形似到神似关键还要抓住和表现作品的气势和气韵。常言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壶千遍,凝思默想,也能潜移默化地丰富你的才思,激发你的灵感,去体验揣摸前人的“形、神、气”认真去仿制临摹一件紫砂精品。

顾景舟大师曾应上海古董商之聘,在上海仿制历代紫砂名作,得以接触和揣摩许多明清传世精品,由此在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上有很大的充实和提高。顾大师曾就仿制大亨“掇球”而作如是说“首先做到形似,其后作到神似,最后有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经仿制邵大亨的作品,壶艺水平生产了质的飞跃。”——(顾景舟《壶艺的形神气》)。

总之,全面继承前人的成果,当从气势和气韵上把握,在作品中追求气势与气韵,当以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气势与气韵兼备,显示出强有力的紫砂艺术感染力。这是我们新一代紫砂艺人该做的,也是必须去做的。

[1]《中国美术辞典》沈柔坚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2]《淘砂集》丁国兴、壶春阁香港壶春阁1991年版

[3]《宜兴紫砂珍赏》顾景舟、徐秀棠、李昌鸿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

猜你喜欢
顾景舟气势前人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顾景舟偷懒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打渔人
咏鸡
趣味古文
顾景舟的无款壶
让句子有气势
让句子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