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蔚 郭绵绵
莆仙戏戏班探析
徐 蔚 郭绵绵
福建莆仙戏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作为福建省珍贵古剧种之一,莆仙戏的专业剧团与民间剧团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并随着当代社会与市场的发展而衍变。据统计莆田市现有莆仙戏民间剧团一百二十多个,演职员四千多人,中介人员三百多人。全年营业额达到九千万元左右,民间剧团80%以上每年演出450场以上(日夜场),特别是春节、元宵前后更是一个“旺月”①。他们长期扎根农村,已形成一个较为庞大且相对稳定的文化产业。本文将通过对莆仙戏戏班研究论著的梳理,勾勒出莆仙戏戏班的历史沿革,剖折戏班的生存载体——莆仙民俗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当代社会中地方戏遗产的保护与承传。
一、戏班的历史沿革状况
莆仙戏戏班是中国地方戏中人员最少,而保存戏班体制时间最长的剧种之一,其体制从元明至清末,流传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②戏班的形成有诸多社会因素,特定的剧种和社会条件使得戏班的组成演出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从中可以看到戏曲艺术行业中的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形态。
(一)建国前的莆仙戏班
二十世纪以来有关莆仙戏戏班专题研究的主要论文是1987年王琛根据老艺人口述整理的《解放前莆田县戏班概况》③以及王金麟的《仙游县旧戏班概况》④。前者介绍了莆田县解放前旧戏班的发展历程。以往,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众多,因文献缺载,很难对其有详尽的了解。已知最早记载莆仙戏班的是清初陈鸿《莆靖小乘》一文所载“十月廿九日迎春,戏子二十八班,共妆春架四十架。”而且陈氏记载中只有班数,不详班名。最早的班名见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莆田城头亭瑞云祖庙的《志德碑》上,留名的有碧兰、双珠、凤仪等共32个。民国初年,又组建一些较知名的戏班,尤其是蓬瀛春、高舞台、紫星楼三班在当时八十六戏班中称为“三鼎甲”。三十年代初,涌现出几个女戏班。抗日战争期间,在戏剧改良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考核,全县三十多班合格。抗战胜利后,莆田戏班有所发展,到了解放前夕,莆田有50个戏班,其中28班是抗战胜利后组织的。1959年,莆田县戏曲界编写《莆仙戏曲科介》时统计莆田解放前约有二百余班戏及其班名。同时,王琛还介绍了一些解放前出名的班史,如“高舞台”班史、“新汉宫”班史、“风移亭”班史等等。总之,在他的《解放前莆田县戏班概况》中,我们看到了解放前莆田县戏班的大致发展脉络,是莆仙戏班的珍贵史料。此外,另有王金麟撰写的《仙游县旧戏班概况》一文介绍了仙游戏班的发展概况以及一些代表性名戏班,如镇瑞班、前埔六班、仙游县模范乐剧队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莆仙戏旧戏班的发展提供了个案资料。
(二)建国后的莆仙戏班
建国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戏班情况与建国前的戏班组合情况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要提及的是叶明生主编的《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⑤进一步补充了建国后戏班的发展演变情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政府施行“戏改”政策,在各地政府文教主管部门的组织下,莆仙戏通过改制、改人、改戏的方针,旧的戏班通过解散和整合,由艺人们组织成民间业余剧团,政府组织其中一些著名戏班和著名艺人开展学习运动,并组建新型的专业性剧团。1951年5月,县文教部门新建了第一个国营专业剧团——莆田县典型剧团(后改为实验剧团),实行演、职员民主管理。1952年又成立大众、前进、劳动、荔声、和平等专业剧团。同时仙游县成立剧声剧团,1953年正式定名为仙游县鲤声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剧团全被解散,演、职员下放劳动。据《莆田县志》⑥载,“文革”后,根据省文化部门指示,莆田县成立专业莆仙戏剧团(莆仙戏一团),同年11月,组建莆仙戏二团。1978年10月,又组建莆仙戏三团,一团、二团、三团均为集体所有制。其后,农村复办13个业余剧团。至1981年,全县有业余剧团48个,1985年增至51个。1987年,在文化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剧团49个,1988年58个,1989年60个。1990年有专业剧团3个,业余剧团57个。
解放后出现的莆仙戏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两种形式相互补充,使得莆仙戏班的发展更趋多样化。林共和、郑国荣的《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资料》⑦、刘文钊的《蜚声剧坛的仙游鲤声剧团》⑧、吴天春的《莆田县莆仙戏一团简史》《莆田县莆仙戏二团简史》⑨等文进一步介绍了莆仙戏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的发展概况及其现状。尤其是《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资料》一文,详细介绍了民间剧团的历史发展情况,提供了2004年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名录、莆仙戏民间职业剧团在福建省历届民间戏剧大赛中获奖的情况以及部分代表性剧团的简介。
总之,近年来,学人对莆仙戏的研究较为关注,出现了一些相关的论文,但对戏班的深入调查研究而言,还存在诸多空白,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个案的研究,而缺少对整体概况的把握,对于剧团的内部构成、演出情况、运营管理等等研究更为有限。莆仙戏班历经更迭沉淀而能够留存至今,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着生机和活力的缘由有待深入辨析。
二、戏班的生存载体——莆仙民俗活动
民俗是人类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积淀。莆仙戏正是在莆仙这块富有浓郁浑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中生长,地域民俗活动是莆仙戏班生存的载体。
较早研究莆仙戏班与民风习俗之关系的文章,见于1985年《兴化文献新编》的《莆仙戏的演出方式》,该文初步描述了莆仙戏演出方式与习俗的关系。2000年《湄洲日报·海外版》的《莆仙戏与习俗关系谭概》一文,进一步对莆仙戏与民俗的关系进行补充。莆田民间信仰源远流长,特别发达。莆仙戏同众多地方戏剧一样,与当地民间信仰的关系极为密切。2002年,由叶明生、杨榕主编的《福建戏曲行业神信仰研究》则侧重探讨了莆仙戏与民间戏神的关系。
除了上述文章外,郑尚宪、王评章主编的《莆仙戏史论》第十章和叶明生主编的《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也对莆仙戏与民俗活动关系作了较为细化的介绍,初步辨明了莆仙戏班与民俗活动的关系,使得其论证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莆仙地区民间信仰源远流长,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因素,加之俗神众多,因此信仰范畴驳杂。如有发轫于莆田湄洲湾的著名海上女神天妃妈祖,有自唐宋就盛行于当地的仙姑“临水夫人”陈靖姑,有为创建木兰陂而献身让莆田人民尽其敬仰之情祭奉的钱夫人等等。这些民间信仰活动都有请戏酬神的传统,并且均有与之相对应的剧目。现存的《天妃传》、《陈靖姑收鲤鱼精》、《李宏筑陂》等就是有关莆仙信俗的本土化剧目。
莆仙民间社祭活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同时祭祀的内容多方面、形式也异常的复杂。自宋代以来,“社戏”就是莆田民间各里社村落,为了祈求丰年和酬谢丰收而进行社祭活动之一,特别是每逢宫庙神鬼诞辰以及传统的民俗节日,都会安排戏班来演出。另外,人们向众神祈求平安、求子、求财、求婚、还愿、过关、贺寿等生活习俗,也同莆仙戏密切相关。这些民俗活动既对民众起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作用,同时也为莆仙戏班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更是为莆仙戏参与造神运动提供了环境条件。
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莆仙地区传统的岁时节俗、生活习俗与莆仙戏班生存的关系也在变化。过去演一台戏是为了祈求平安合乡同乐,如今有时候却逐渐演变成攀比,而对演出艺术质量的关注却逐渐下降。另外,莆仙戏班的演出过分倚重于莆仙民俗活动,也就使得戏班的演出水准受到限制,悲剧消亡,彩戏(即没有剧中人死亡场景的吉祥戏)之类的剧目大行其道。为了降低成本争取演出市场,很多剧团随意自编剧本,使得彩戏内容雷同陈旧成为一大怪现象。莆仙戏班这样的生存环境,令人为之担忧。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都必须保持其独特的个性。莆仙戏植根于莆仙深厚底蕴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土壤中,是莆仙传统文化和民俗景观的缩影。只有辨证处理好莆仙戏戏班与莆仙民俗活动的关系,才能使莆仙戏戏班葆有生机和活力,更好的立足现代社会。
三、当代莆仙戏的保护与承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高新传媒日趋普及,外来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大为提升,这些都对地方戏班产生了诸多影响。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莆仙戏舞台为戏班提供了更好的设施:如电脑字幕和音响的广泛运用。相较于以往的手写玻璃片幻灯,电脑字幕漂亮、醒目,也更方便了观众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另外在服装、布景和道具等方面,都更趋新颖,细腻,形象。戏班在表演技巧和内容上也尝试了创新之举,编演了不少现代小戏迎合时代的发展。这些与时俱进的变化,有利于莆仙戏班在当代保持繁荣的演出市场。
然而,目前莆仙戏班演出繁盛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隐忧。随着演出的产业化,民间职业剧团大量产生,繁荣红火的景象下潜伏着种种危机。由于剧团数量猛增,演艺人员严重供不应求。为争夺演员,特别是优秀演员,剧团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甚至变成恶性竞争。个别演员不守职业道德,趁机提高工资,随意跳槽,有的一年中更换好几个剧团。演职员队伍不稳定,给剧团造成很大的被动和损失。由于调换主要演员剧团又得重新排戏,又要投入成本,大部分剧团只好让新来演员演夹生戏,演出质量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演出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内恶性竞争,演出费下降,中介费用猛增,剧团不堪重负,惨淡经营,大部分剧团无法更新演出设施,更新剧目。因此出现部分剧团不请导演,无需剧本,随意自编,造成剧目匮乏,内容陈旧,演出水准下降。许多民间剧团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粗制滥造的庸俗化表演无疑是对传统艺术的粗暴伤害。显然,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戏班生存也是困难重重。为了使莆仙戏的演出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针对上述情况,亟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宣传保护是基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政府领导应以实际行动把带动民间职业剧团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真正做到民间职业剧团和专业剧团两手抓两不误,使得两者能够协调发展。其次,教育部门也可将优秀的地方戏文化纳入到基础教育,通过举办讲座、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进入到校园,为地方戏的传承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定期到各乡镇举行剧团汇演、戏剧比赛等活动,为剧团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也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莆仙戏,真正落到实处地加大抢救和传承的力度,为保护莆仙戏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经济政策是保障
政府领导还应在加强地方戏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各项市场管理机制,做好剧团的统筹管理。如实行剧团总量的控制,恢复年检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等。严厉打击和制裁非法中介,规范莆仙戏的演出市场,减少剧团的负担,使莆仙戏良性循环发展。尤其是经济保障方面,应协调把资金投入到急需扶持和改善的关键处。比如解决专业剧团的团址问题、调拨专项资金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录像保存、收集整理书籍和影像制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等等。
(三)创新传承是关键
地方戏曲必须对自身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传承既要保留原有的精华,又要有所更新,才能使其在当代社会中不断地“成长”。莆仙戏应该朝最大化地展示自己地方文化特色的方向努力,通过代表性剧目、优秀演员来体现,不能忽视传统艺术的研究和传承人的培养,应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多为老艺人表演制作录像,作为档案妥善保存,对老艺人招徒传艺要给予大力提倡和经济补偿,使莆仙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在第四届福建艺术节上,有位长期以来关注福建地方戏的专家建议将剧团分成三类:—是具有特殊剧种价值的代表性剧团;二是具有较强艺术创作生产能力的剧团;三是演出服务产业。以便于分类指导,一方面既可以在充分关注剧种价值的基础上,合理科学的保护扶持不同的剧团,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整个戏剧行业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不失为指导地方剧团发展的可行之路。
莆仙戏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戏班是莆仙戏市场重要的构成要素,只有对戏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如重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为剧团提供人才储备;进一步深入莆仙戏调研,为剧团提供艺术指导和法律咨询;提供信息交流与艺术交流平台,强化艺术生产质量等各项优惠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进戏曲市场分工合作、产业升级等等。随着海西建设的推进,福建沿海地区更应站在新的起点上,充分利用地方戏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项目,发挥剧团的重要作用,把地方剧团建设纳入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视野,进一步推动戏曲的交流与合作,把市场做大,做强,做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进而推进福建戏曲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大平台。
(本文为福建省科教厅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莆仙戏资源数字化建构与产业开发研究”[2008F3093]:莆田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08003]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学院)
①郑明霞.莆仙戏民间剧团发展之路浅析[OL](2009—07—10)。
③莆田文史资料(第十一辑)[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莆田县委员会,1987。
④⑦⑧⑨蒋维锬.莆仙戏[M].莆田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6。
⑥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⑩郑尚宪 王评章.莆仙戏史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