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至情注情随声出——我演《李斯》之公子高有感

2011-11-16 13:50李加虎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淮剧李斯公子

■李加虎

作为戏曲演员关于形与神、情与声的关系,一定知之甚多,研习颇广。笔者也在此领域熬费时间不少。此次,借我在新编历史淮剧《李斯》中饰演公子高一角,拾些许心得可与同仁勉之!

把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精神气质和音容笑貌等转化为鲜明的外部形象,是我们戏曲演员在舞台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根本要求。《李斯》中公子高系秦始皇的公子(儿子)时年20出头,雄姿英发,风华正茂,更有政治远见,在舞台上有一股英锐之气,这是我接触到《李斯》剧本对公子高人物形象的诠释。

排练之初,我为公子高“画像”还是有成效地,得到了导演的肯定,我选择身段动作不是儒雅的巾生,而是英迈的文武小生,眉宇间透露出年少气盛,念白锉锵有力,语气坚定自信,给人以庄严,威武的气势,动作洗练,神采奕奕,以形传神,以典型动作概括的手法,表现出公子高的性格内涵。

梅兰芳先生说过:”他每次演戏时都是有感情体验的,只是有时多一点,有时少一点”。可见,仅有外部工架形似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功地塑造人物必须专心致力于对角色的体验,做到内外结合,得心应手,动作造型与声音造型相得益彰。使“四功五法”和感情节奏,音乐节奏达到和谐统一。

清人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曾写道:“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墙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宛然如见,方是曲之尽境”。我们乍听这些话肯定难以相信,隔墙倾听旁人的演唱,只闻甚声,不晓甚人,岂能从声音中见出那个特定人物的音容举止,扮相气派呢?但从我们戏曲表演者的实践看,很多有造诣的演员亦能做到这一点。

我饰演的公子高一角,在唱腔和念白上我是做了功课的。以在《死别》一场为例:剧作家在此折中为公子高的临终托付,向时任丞相及岳父李斯慷慨激昂义正辞严地指出大秦江山时弊,在此处重洒笔墨。编曲者也在此动用了淮剧三大调中的[悲调]和[自由调],两位先生可谓对这场戏皆有情钟。

我且赘述一下此场情境。幕启,即出音乐,公子高和夫人(李枫)同抚琴瑟,而此时二人虽临同样时间境遇却心意不同,夫人则一心想劝公子高逃走,神情与声音露出焦急之态,而公子高则一心赴死,反倒气定神闲,坦然坐之,眼观鼻,鼻观心,声音空灵,面对死亡朗声唱出:“我只管高坐华堂,轻抚琴弦,执子之手,浅酌低吟赏落花”。当二家院上报:十公主东市问斩,十二公子西市寸磔。李枫再也坐不下去了,便欲强让公子高出逃,让自己替夫赴难,公子高这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动容唱出:“忍见夫人泪潸潸,轻挽袖,拭卿颜,夫人哪,我岂可一走了之扬鞭去,要你将弥天大祸一人担……”。虽说是同人同场,弹琴时的唱腔和弹琴后面对夫人的一段唱腔在情感和声音的塑造上可谓大相庭径。第一段唱腔中我基本采取比较沉着平静,吐字中实,缓缓唱出。而第二段面对夫人待己情深一片,却不能自抑。铁血柔情,肝胆相照,闻之悚然,听之断肠。字音微逗,声音轻柔,行腔亦缓,亦沉,亦顿,亦泣。声音表情坚定而沉着,轻柔而不媚。排演中,我一日,忽而得之,导演编曲及同台的演员无不为之动容。此处舞台悲剧气氛的建立为接下来[悲调]声腔的频现及公子高赴死前的情感喷薄奠定了基础。而淮剧[悲调]是本剧种比较难掌握的唱腔之一。要求演员声要圆滑有形,腔要饱满有味;吐字清晰,有板有眼,抑扬顿挫,节奏有素,以情传声。公子高娓娓唱出:“深深一礼拜重臣,托丞相捎几句良言朝至尊……”演唱最后在转入[跺板]中更是把人物情感推向了高潮。唱毕,公子高仰天长啸(白):“我朝有累卵之危,丞相勉之。父皇,儿愿葬于骊山,永伴父皇……”.遂拔剑自刎,“僵尸”倒地身亡。每演到此,观众无不发出雷鸣般掌声。我演唱的[小悲调],更有观众说:这才是正宗的”陈派[小悲调]!嘿,他们那是在夸我的老师——淮剧“陈派”创始人陈德林先生呢!

《李斯》在泰州梅兰芳大剧院公演后,即受到领导和专家以及观众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并参加了江苏省第六届淮剧艺术节,我也凭公子高一角摘得“优秀表演奖”桂冠。

塑造人物形神兼备,演绎唱念声情并茂,神至情注,情随声出,这是我排演《李斯》一剧的心得体会,也是我从艺二十年来的集中反射!能够扮演公子高,且得到肯定,我很荣幸。

回首以观,在创排演《李斯》过程中洒下的点滴汗水,又算得了什么?

猜你喜欢
淮剧李斯公子
淮剧还好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弟子规
弟子规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五公子抢位
李斯自食苦果
你明白了么
只爱黑白红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