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江 陈荣驹
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兴趣,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连连创下收视纪录。但是,业界和学界对当前农村剧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其同质化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题内容重复单一、叙述方式模式化、人物形象刻画模式化、小品化倾向明显、套路化现象严重甚至出现庸俗化。
对于农村剧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质化现象是大部分生产机构瞄准主流市场的恶果。因为主流市场往往被人看作是块肥肉,并且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故颇具诱惑力。大众传播在竞争中往往会采取一种捷径:模仿。一旦有传媒采用了一种受人欢迎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大家就一哄而上,立即加以模仿,如法炮制。于是,市场上的产品都差不多。改变农村剧同质化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变策略,变同质化为差异化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时期,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时时处处都发生着令人怦然心动的变化,这些变化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产、生活、家庭、婚姻、爱情的变化,并引起他们喜、怒、哀、乐、忧、思、恐的感情变化,导致他们在是与非的判断、得与失的取舍、守旧与创新的抗衡、法制与人制的较量中,产生出一系列经济利益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农村题材非常丰富,诸如乡村爱情、家族恩怨、脱贫致富,基层干群关系、新型农业经济、农村文明建设、农民工进城、留守妇女儿童的生活、留守老人的问题、新时期农民的婚姻观、邻里之间、科技致富的追求等等。
而在新时期,农民也有了很多变化。他们已经不是那些完全依赖土地生活的人了,农村也不再是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了。特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新事物、引发的新观念、暴露的新矛盾、产生的新问题等,都可以成为塑造农民新形象的创作素材,表现新农村的现实生活。所以,在选题上,要在以往的农村剧表现主题的基础上寻找新的视点,在以往的题材上寻找新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内容重复单一。
另外,可以在某一主题的集中表现下,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题材,以一个大主题带入几个小主题,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主题的重复。比如,《希望的田野》主要是表现基层党建的重要性,但里面同样加入了致富和经济改革;《种啥得啥》反映的是基层法律建设和农民法律意识增强的主题,同样涉及农民致富和家庭伦理等,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主题重复、内容单一现象。
电视艺术个性化品格的确立是21世纪中国电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外电视节目的大量引入,中国的电视节目创作者在观众对节目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国外电视同行的竞争压力下,已经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追求个性、表现个性是其永恒的目标。
针对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普遍应用轻喜剧手法,有人提出农村剧是否都得学赵本山?近年来,带着赵本山小品特点的农村剧的流行被人们戏称为“刘老根现象”,在农村剧中打出一片天地,很多农村剧都在向赵本山风格靠拢。从观众接受角度来看,过分地追逐同一种风格,会带来心理上的审美疲劳,最后甚至出现审美厌倦。
电视剧 《三连襟》的导演郝凌云说,《刘老根》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赵本山的明星号召力,这是其他编导不能学也无法学来的。《希望的田野》也是东北戏,但和赵本山式有些不同,剧中人物说的是普通话,凭借的是正宗表演,并不是有事没事地逗观众乐,有的只是东北人天生的幽默与豁达,也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样,《镇长》采用的是正剧样式,一反农村剧常用的喜剧元素,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剧情的演进,流淌在画面语言背后的精神元素使观众震撼着、感动着,有泪水、有欢笑,更有思考。所以,农村剧应当寻求风格差异,突破风格单一化。
针对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表现出来的“小品化”现象,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很有可能将农村剧的创作带入困境。电视剧文本的创作者没有必要一味去追求表达上的形式,这样反而限制、固化了自己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自己的创作空间大大减小。当然,一些农村题材剧在实践上也做了一些很好的尝试,比如2007年的开年大戏《镇长》《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2002年拍摄的《晚春》,辽宁电视台播出的《山野》以及2009年春各省台播出的《春草》,这些农村剧并没有一味追随“小品化”的叙事形式。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传媒所提供的刺激需要有新异性、变化性等特征。从理论上讲,刺激的新异性是引发无意注意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传播中的新异刺激通常总能引发观众的特别注意与兴趣,而如果只是传播观众本已知晓或虽不知晓却十分平淡的内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让观众感到失望。所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 “小品化”倾向应有所突破,不能总是进行一种娱乐化、可视化的处理,而应在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叙事技巧上多下工夫,突出艺术的个性。
近年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基本上呈现为直线型的起伏,缺少立体的多层面的变化,缺乏个性的张力。特别是对主人公的刻画,形象太过完美或者太过片面,感觉不符合生活现实、背离生活真实,过度夸张,缺少复杂多样的矛盾、困惑和斗争。这个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创作者不深入农村生活的结果,以致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缺乏生活气息,思想深度也不够,呈现出脸谱化、简单化趋势,这样一来使观众对电视剧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进而远离。
在农村剧中,《喜耕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刻画有了较大的突破。《喜》剧塑造了两个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新农民形象:被公认为 “能人”的“一根筋”农民喜耕田和农民信得过的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喜二虎。这两个人物并非完人,都有缺点,但真实可信、朴实可亲。他们既有传统农民的正直勤劳,又有新型农民的眼光和头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一种很真实、很朴实的处理,常言说人无完人,不要为表现而把生活真实的另一面全部抛弃。从《喜》剧来看,人物的刻画尊重客观实际,多层次、立体式的解剖更具有接近观众的一面。
随着观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观众对艺术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剧如果还仅仅定位于满足观众娱乐方面的需求,显然不合时宜。随着观众的辨别能力和文化底蕴的提高,必须要提升作品的审美内涵。所以,当前农村剧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应当努力提升作品的内涵,在题材、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意义等方面下工夫,提升作品的深度,让广大观众在获得轻松、愉悦的审美享受的同时,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以净化,感情得到抚慰。虽然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电视文化具有通俗性的特点,但绝非是让创作者去生产一些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的东西。
1.高 羽:《浅析当前农村题材剧本的创作》,《电影文学》,2006(7)。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1版。
3.马 菂:《农村生活:农业大国主旋律的根基——关于农村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思考》,《中国电视》,2004(7)。
4.张德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4)。
5.专论评论员:《“三农”题材电视剧呼唤艺术超越——从<乡村爱情2>研讨会谈起》,《中国电视》,2008(6)。
6.王伟国:《<喜耕田的故事>再塑新农村的新农民形象——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中国电视》,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