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 吴军红
情感突围:浅析电视剧《我是特种兵》的人物塑造
中央电视台 吴军红
央视开年大戏《我是特种兵》的主人公形象设置以“朝气”代替“匪气”、“傻气”。采取爱情、军旅生涯双线交叉叙事的方式,以爱情线为暗线,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于每集中,起到实质性的连接全剧的作用;军旅生涯线为明线,继续军人的“战争”生活。明线的篇幅虽长,但是受到暗线牵引。这种通过人物形象设置完成的全新叙事策略,无疑在渐成窠臼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我是特种兵》 人物塑造
《我是特种兵》,以主人公庄焱为爱情参军、误打误撞成为特种兵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通过庄焱退役后现代生活的展示与军旅生涯的回顾,交织叙述而成“戏中戏”模式;重点表现其在不同时期的情感状态,以庄焱走出误杀女友的心理阴影、回归部队的结局,实现个人的情感突围与对军队(国家)最终认同的统一。
作为一部大尺度表现我军特种部队日常训练与战斗任务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以“戏中戏”的模式拓展了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叙述方式,并在人物塑造方面尝试改变新世纪以来着重塑造“另类英雄”的思路,将视角转向军队中充满活力又个性张扬的80后群体,试图以爱情线和兄弟线并行、最终统一为国家荣誉的方式完成个人成长的叙事,在杂糅类型元素的剧作风格中突破军旅人物塑造的窠臼。
一
人物即结构。规定情境下人物的行动方式和心理活动串联起整个事件的起承转合,在情节突转与悬念延宕中完成故事的叙述和意义的传递。可以说,一部堪称经典的叙事作品中必然存在鲜明难忘的人物形象。正如谭霈生所言:“如何处理冲突,关键还在于把握人物性格的独特性,把握人物关系的独特性。从这一点出发,不仅那些冲突双方正面交锋的场面可以出戏,冲突双方不正面较量的场面也可以出戏。如果丢掉这个前提,只是让对立双方正面交锋,反复斗争,不仅不利于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也会使戏剧冲突的展开显得重复、单调。”[1]
不同于以往“高、大、全”式的刻板形象,新世纪以来,军旅题材电视剧通过塑造一批“另类英雄”而在电视荧屏中大放异彩。从《激情燃烧的岁月》(2002)里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2004)到《亮剑》(2005)里的李云龙;从《士兵突击》(2008)里的许三多、《我的兄弟叫顺溜》(2009)里的顺溜到《生死线》(2010)里四道风;无论是功勋卓著的将领还是身怀绝技的士兵,都不再是无所不能的“神”,而是在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中存在诸多小毛病的“人”。在由神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各种毛病的暴露,一方面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活化,另一方面也为人物遭遇并走出困境提供解释依据。或者说,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逻辑,这些看起来与军营环境并不相称的性格特质,往往促使人物违背常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赋予人物传奇般的色彩。但是这些毛病如果不加约束,同样也有可能带来致命的失误,因此,在设立每一个“另类英雄”的同时,也存在符合正统的角色以规避可能带来的致命失误,直至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劣势,走向成熟,这一角色便会消失。如此一来,“另类英雄”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伙伴的帮助下不断克服各种毛病的过程。
比如《亮剑》里的李云龙,其自身的草莽习气赋予了他的部队超凡的战斗力。重创坂田联队、围歼山崎大队、覆灭山本一木特种部队,以及赵庄阻击战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李云龙和他的部队往往以悖于常规的作战方式取得奇迹般的胜利;但是违抗军令也往往使得战争全局陷入混乱。因此,政委赵刚的作用就是约束李云龙的鲁莽,或者弥补因为他的鲁莽可能造成的损失。最典型的一次在日本特种兵进攻八路军总部,李云龙擅自更改作战任务,虽然歼灭了日军观摩团少将以下数十名军官,但是削弱了保卫八路军总部机关的力量,幸亏赵刚率部拼死抵抗才避免出现严重后果。这种主要人物与次主要人物从冲突到互补结构全篇的模式在以普通士兵为主角的《士兵突击》中同样沿用。在父亲软磨硬泡下才参军的许三多,除了充满傻劲的坚持,各项军事技能几乎统统为零,但是在班长史今的帮助下,许三多逐渐从一个“龟儿子”成为军事标兵,而在其活捉老A中校袁朗、向所有人证明他的能力后,史今也以退役的方式离开他的舞台。
总的来说,设置一个带有“另类”色彩的主要人物、辅之以“正统”形象的次主要人物,以两个人的冲突到认同(其实代表着主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主要人物成熟后次主要人物退出,继续表现主要人物在成熟后的成长经历,构成了新世纪以来军旅题材电视剧结构的基本模式。
二
可以说,任何一部电视剧都是按照经典设计的规则,围绕一个或多个常规角色建构内容各异的故事,即指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而建构的故事,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经过一段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续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直到以一个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结束的闭合式结构[2]。作为电视剧的两种基本形式,连续剧强调叙事的持久吸引力,每一集几乎都是多线索并行,集与集之间往往留下一个或者多个未能解决的问题,实现情节关联的连续性带来的悬念延宕。系列剧情节相对简单明确,人物较少且易于辨认,节奏明快,却容易因为人物定型、叙述方式定式出现情节重复单调、人物符号化的现象;连续剧情节相对复杂,人物众多,往往依靠不同人物构成各异的人物关系营造戏剧张力,却容易因为悬念过长、线索过多出现节奏拖沓的现象。
《我是特种兵》则通过在人物形象设置方面的创新,尝试突破渐成窠臼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叙事模式。
首先,主人公的形象设置以“朝气”代替“匪气”、“傻气”。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的“80后”列兵庄焱,有着天马行空般的艺术思维与过硬拔尖的军事技能。崇尚自由的性格、思维与讲究纪律、军令如山的军队环境看似格格不入,却在承担非常规任务的特种部队中大放异彩。从接受特种部队选拔时反其道而行之,以主动进攻追击部队解救被俘战友进而完成任务(第7集);到进入特种部队后军事演习时,占领蓝军空军指挥部轰炸蓝军特种部队驻地(第15集);以及以卧底身份潜入马家毒枭集团(第19集、20集),都显示其独特思维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由艺术思维造成的奇迹般效果区别于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带来的战争胜利,虽然张扬但不粗鲁。另一方面,由于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庄焱在长跑、射击两个方面有着老兵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还在新兵连时,有着八年军龄的老侦察兵郑三炮,就在这两项上输给了庄焱。(第一集)因此,庄焱又有别于除了充满傻气的坚持,几乎一无是处的许三多。体现为自信、阳光、有特殊技能的朝气。
再次,次主要人物即“领路人”由“个体”转变为“群体”。如果以庄焱加入和退出特种部队为界,大致可以将整个故事分为三个部分。即:初出茅庐:新兵连、(1-2)侦察连(2-4)、特种兵预选生涯(5-10)。大展神威:特种兵生涯(11-21)。退役生活:导演生涯(21-25)。——事实上,庄焱的退役生涯是以片段化的方式穿插在各集之中,这也成为《我是特种兵》叙事策略上的最大特色——在军旅生涯的每一个阶段,庄焱都会遇到自己的领路人。
新兵连时的班长郑三炮(老炮),是庄焱军旅生涯的第一位领路人,两人的关系也经历了从敌到友的转变,即从新兵连时的敌对关系转向特种部队的战友。被分配到侦察连后,苗连成为庄焱的第二位领路人,以其自身的经历和特有的人格魅力鞭策庄焱参加特种部队的选拔。在参加选拨的过程中,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陈排,冒着瘫痪的危险坚持训练,鼓励着庄焱最终通过考核。而进入孤狼特别突击队后,高中队、马达又以“亦师亦友”的关系成为庄焱新的领路人。各阶段的领路人在完成各自任务后,又在庄焱退役后拍摄电视剧时重聚,并共同帮助庄焱重新返回军营,标志着庄焱成长的最终完成。
总的来说,有着艺术家思维、各项军事技能拔尖的80后列兵庄焱,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人物形象,在军旅生涯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领路人。尽管因为误杀女友离开部队,陷入人生低谷,但在一场假戏真做的电视剧拍摄过程中,在各阶段领路人的共同帮助下,最终走出低谷重回部队,实现了自我救赎。
三
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将主人公庄焱的个人形象定位为“朝气”,使得整部剧避免按照李云龙式的“匪气”即个人与环境的冲突结构全篇,也避免按照许三多式的“傻气”即个人军事技能从无到有的渐进逐步发展。而是将叙事的重点放在主人公的情感(爱情)上,以个人情感历程与军旅生涯相互交织,最终以情感(爱情)的突围带动军旅生涯短暂中止后的回归、实现个人成长的完成。
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情感叙事基本集中在“兄弟战友情”上,这几乎成为军旅题材电视剧最基本的卖点,也是现实军队生活的最基本反映,爱情往往只是作为兄弟情得补充副线甚至不出现,比如《士兵突击》。但在《我是特种兵》中,爱情线成为主线,军旅生涯成为副线。尽管从整部电视剧的篇幅来看,主人公庄焱的军旅生涯占有较大比重,从表面看仍然是讲述其从一个桀骜不驯的新兵蛋子,经历种种生与死的考验,成为身怀绝技的共和国卫士的过程。但是从其参军的目的到支撑其度过各种艰险、退出狼牙特种大队再到回归军队的深层推动力来看,都是在爱情力量的推动下完成。因此,爱情线在整部电视剧中起到主导作用。
以爱情线作为军旅题材电视剧的主线,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可以突破“铁汉柔情”定理中爱情为辅的模式,但是如果过多的强调爱情,又容易走入言情剧的窠臼;而且在从爱情表现过渡到国家信仰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又会给观众生硬拼贴的感觉。因此,如何在个人的爱情追求与对军队国家认同中完成一致,避免过度的风花雪月与价值说教,实现军旅剧、偶像剧、言情剧的恰当融合,是将爱情线作为军旅题材电视剧主线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是特种兵》通过人物形象设置的创新带动了叙事结构的创新。为了避开可能出现的危险,《我是特种兵》采取爱情、军旅生涯双线交叉叙事的方式。以爱情线为暗线,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于每集中,起到实质性的连接全剧的作用;军旅生涯线为明线,继续军人的“战争”生活。明线的篇幅虽长,但是受到暗线牵引,通过分析全剧不难看出,庄焱在每一次重要的“战争”经历中,都会与女友小影相遇。比如在新兵连参加军事演习时两人偶遇,并在小影的帮助下成就了庄焱与陈排破坏蓝军导弹指挥中心的奇迹;经过与贩毒分子激战以后,在野战医院又和小影相逢。
如果我们将主人公庄焱的“战争”经历视为“惊险线”,与小影的爱情视为“浪漫线”,那么两条线索的交织往往处在此消彼长的状态,当“惊险线”的悬念逐步降低后,或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死考验后,往往会以“情感线”的爱情甜蜜作为补充,但是贯穿整部电视剧的悬念并不是庄焱在每次“战争”中究竟会如何经过生死考验,而是在电视剧刚刚开始时,就通过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一员的庄焱,在写回忆录时设置的悬念,即青梅竹马的两人,究竟为什么没能走在一起。尤其是在庄焱误杀女友退役后,剧中又安排了曾经救过的人质丫头,作为前女友林小影的替代者(相貌一致),在庄焱真正接受她,并在丫头被劫持后击毙马云飞解救丫头(对应林小影被劫持后被庄焱误杀)、走出阴影的同时,重新回归部队成为特种部队预备役的少校,完成情感救赎与个人成长、军队(国家)认同的统一。
总的来说,《我是特种兵》从表面上看,主人公依然是经过“战争”洗礼后逐步成长,但从本质来看,却是经过爱情方面的情感突围后走向成熟。尽管为了完成这种叙事,导演安排了一个替身显得过于巧合,但这种通过人物形象设置完成的全新叙事策略,无疑在渐成窠臼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注释
[1]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第119页。
[2]【美】罗伯特•麦基著 周铁东译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 第54页
吴军红,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央电视台台办室秘书处。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