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黑头肉羊种质特性研究*

2011-11-15 03:19:04王金文崔绪奎张果平王德芹朱荣生孟宪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产羔率头羊黑头

王金文 崔绪奎 张果平 王德芹 朱荣生 孟宪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济南 250100)



鲁西黑头肉羊种质特性研究*

王金文 崔绪奎 张果平 王德芹 朱荣生 孟宪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济南 250100)

本文对鲁西黑头肉羊进行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鲁西黑头羊初生重公羔3.77±1.15kg,母羔3.39±0.96kg;3月龄断奶体重公羔31.10±5.28kg,母羔28.03±5.26kg。成年公羊107.33±5.43kg,母羊60.10±4.52kg。经检测:基因在鲁西黑头羊中存在三种类型,其频率分别为 BB型(0.065),B+型(0.402)和++型(0.533);鲁西黑头羊平均产羔率203%,其中60只B+型经产母羊达到208.3%。公羔育肥至5月龄体重47.74±6.57kg,屠宰率55.09%,胴体净肉率75.87±0.59;眼肌面积19.07±0.58,肌纤维密度4243.76 N/mm2;平均皮厚3.25±0.23mm;羊皮的撕裂力90.98±6.80N、抗张力316.15±27.13N;断裂伸长率62.25%。鲁西黑头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等特点,是生产高档羊肉和提供优质皮革原料的理想群体。

鲁西黑头羊 FecB基因 产羔率 日增重 屠宰率 肉质品质 鲜皮质量

选杜泊绵羊作父本,以小尾寒羊作母本开展杂交,以此杂交后代为基础,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育种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将引进品种产肉性能和地方品种多胎性能有机结合起来,历经5年时间,培育出了适合鲁西地区生态条件的肉用绵羊多胎品系[1]。为充分发挥它在肉羊生产中的作用,笔者对其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营养水平 参考NRC标准[2](1985),结合济南和鲁西地区饲料条件,拟定不同生长和生产阶段的日粮配方,以保障在同一日粮条件下实施测定。

1.2 饲养管理 制定鲁西黑头羊羔羊、断奶至周岁公、母羊不同生长发育和不同生产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以便实施规范化管理。

1.3 育肥性能测定 选择鲁西黑头羊断奶羔羊进行育肥试验,测定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及肉质等指标。

1.4基因检测 按照《NY/T1672—2008绵羊多胎基因分子检测技术规程》[3]进行。

1.5 发情处理 春秋发情季节,以自然发情为主,其他季节实施同期发情处理。处理方法是放置CTR栓。放置两周后取栓,用青、链霉素各160IU加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阴道,同时注射500IU的孕马血清,随即开展试情配种。

1.6 配种 采用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法,以自然交配为主。

1.7 数据采集 采用统一的技术资料记录表格和卡片,保证技术资料的同一性和完整性。

1.8 数据处理 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型外貌 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体型外貌基本一致。头颈部被毛黑色,体躯被毛白色。体型高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结实,全身呈桶状结构,肉用体型明显。

2.2 生长发育 经测定,鲁西黑头羊6月龄公羔50.77±8.60kg,平均日增重265g;母羔43.26±7.23kg,平均日增重222g,说明鲁西黑头肉羊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适合发展肉羊肉羊肥羔生产(表1)。

表1 鲁西黑头羊多胎品系各生长发育阶段体尺、体重 (kg、cm)

公羊和母羊之间各阶段体高、体长指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月龄公母羔各项体尺指标均达到成年体尺指标的80%以上,而且公羊都高于母羊,尤其公母羊之间体长和胸围随月龄增加差距逐渐增加。表明鲁西黑头羊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发育早,为尽早开发利用其繁殖性能奠定了生物学基础。各阶段的体尺指标见(图1、图2)。

图1 公羊各生长阶段体尺变化

图2 母羊各生长阶段体尺变化

图3 BMPR-IB基因PCR扩增结果

2.3 FecB分子标记检测 (1)PCR扩增产物凝胶检测,采用引物P1,P2对采样群体基因组DNA分别进行扩增,其扩增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到140bp左右的条带,条带清晰且特异性好,与预期扩增片断大小一致(图4)。(2)扩增产物用AvaⅡ酶切后,用2.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共检出三种带型(图5)。BB基因型为多胎基因纯合型,B+基因型为多胎基因杂合型,++基因型为不含多胎基因的野生型。(3)对276只鲁西黑头肉羊进行多胎基因检测,基因型在鲁西黑头肉羊中的分布BB基因型频率为0.065,B+基因频率为0.402,++基因频率为0.533(见表2)。

图5 BMPR-IB基因AvaⅡ酶切结果

表2 鲁西黑头羊基因检测结果

2.4 繁殖性能 对5批繁殖母羊产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经产母羊104只(2~5胎次)平均产羔2.03±0.50只(见表3)。

表3 鲁西黑头羊繁殖性能(n=104) (只)

对携带B+型基因的60只母羊和携带++型基因的70只母羊的产羔率进行统计分析,携带B+型基因母羊产羔率达到208.3%,较++型提高86.88个百分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

表4 母羊不同基因型产羔率比较

注:同行中数据上标大写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类同。

2.5 肥育性能 鲁西黑头公羔育肥试验,从3月龄开始至5月龄结束,共计育肥60d,公羔平均体重达到47.74±6.57kg,平均日增重307±71g。

表5 鲁西黑头羊育肥期增重和饲料报酬(n=8) (kg)

2.6 屠宰测定 鲁西黑头肉羊平均屠宰率为55.09%,比小尾寒羊提高8.83%(P<0.05)。胴体重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眼肌面积增加27.2%(P<0.01)。

表6 鲁西黑头肉羊屠宰测定结果(n=4) (kg、%、cm2)

注:同列中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类同。

2.7 羊肉品质 (1)滴水损失。鲁西黑头肉羊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小于小尾寒羊,表明肉的系水力好(表7)。(2)pH测定。屠宰后45min和24h测定,肌肉的pH值与小尾寒羊相比差异不显著(表7)。(3)剪切力值。鲁西黑头肉羊肌肉的剪切力值低于小尾寒羊。表明鲁西黑头肉羊肉质细嫩,胴体品质好(表7)。(4)肌肉组织结构。鲁西黑头肉羊背最长肌纤维密度大于小尾寒羊,肌纤维直径小于小尾寒羊,证明鲁西黑头肉羊的肌肉组织结构优于小尾寒羊。(5)羊皮质量分析。鲁西黑头肉羊平均皮厚3.25±0.23mm,比小尾寒羊皮增加0.60mm(P<0.05);羊皮的撕裂力、抗张力指标高于小尾寒羊(P<0.01);断裂伸长率比小尾寒羊增加7.37%(P<0.05)。收缩温度指标比小尾寒羊皮提高1.5℃(表8)。

表7 鲁西黑头羊肉品质测定(n=4)

表8 鲁西黑头羊皮质检测结果(n=4)

注:小写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与结论

(1)鲁西黑头肉羊6月龄公、母羔各项体尺指标均达到了成年羊体尺指标的80%以上,公羔平均日增重265g,表明该品系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的特点。繁殖母羊平均产羔率203%,其中60只携带B+型多胎基因的经产母羊产羔率达到208.30%,极显著高于携带++型基因的母羊,也极显著高于原产地杜泊羊产羔率153.3%的指标[5]。5月龄育肥平均日增重307g,平均屠宰率55.09%,显著高于小尾寒羊(46.26%),证明鲁西黑头肉羊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和繁殖率在改善和提高的过程中达到了有机统一。(2)鲁西黑头肉羊滴水损失1.60%、肌纤维密度(4243.76N/mm2)、剪切力值(3.88kg)等指标均优于小尾寒羊,说明肉品嫩度较好。(3)羊皮质量也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鲁西黑头羊鲜皮平均皮厚度(3.25mm),羊皮的撕裂力(90.98N、)、抗张力(316.153N)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断裂伸长率、收缩温度也优于小尾寒羊。(4)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携带B+基因型母羊产羔数(2.03只),极显著高于携带++基因型繁殖母羊产羔数(1.25只)。表明将多胎基因检测技术[5],用于肉用绵羊产羔数的辅助选择,把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种结合起来,实施选种选配,可以有效增加绵羊的产羔数[6]。(5)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小尾寒羊繁殖率高的特点,通过杂交、横交、继代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等特点,是生产优质羊肉和高档皮革原料的理想种质资源。

[1] 王金文, 崔绪奎, 王德芹等. 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培育[J]. 中国草食动物, 2011, 31(1): 13-17.

[2] Richard O.Kellems and D. C. Church主编(美). 姜成钢 张辉主译. 畜禽饲料与饲养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储明星, 叶素成, 方丽等. NY/T1672—2008绵羊多胎基因分子检测技术规程[S]. 2008.

[4] Snyman M A, Herselman M J. Comparison of productive and re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Afrino, Dorper and Merino sheep in the False Upper Karoo[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5, 35(2):98-108.

[5] 王金文, 崔绪奎, 张果平等. 利用基因选育鲁西肉羊多胎品系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10,31(5):23-25.

[6] Souza C. J, Macdougall C, Campbell B. K, et al. The Booroola () ph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a mutation in the bone morphogenetic receptor type IB () gen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001, 169(2): 1-6.

*本项目得到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和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S826.2

A

1007-1733(2011)06-0014-03

(2011–04–21)

猜你喜欢
产羔率头羊黑头
3招科学祛黑头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10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鲁西黑头羊繁殖性能研究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新农业(2017年24期)2018-01-30 08:37:25
挤挤挤,坑坑坑
如何去掉鼻子上的黑头?
女子世界(2017年7期)2017-07-18 18:58:24
挤挤挤,坑坑坑
爱你(2017年21期)2017-07-12 18:09:38
头羊
海燕(2014年6期)2016-01-22 00:17:48
头 羊
实现母羊多胎高产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