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坤,张 力,赵扬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北京 009;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总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E-mail:yangyuzhao0507@gmail.com)
子宫畸形是苗勒氏管发育异常所致,由于其解剖和生理具有特殊性,妊娠后会对母儿产生一定的影响,易发生产科并发症,且影响妊娠结局,现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03-12~2009-04在我院分娩的49例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1 对象 2003-12~2009-04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2 054例(单胎,妊娠满28周分娩,无内外科合并症),其中合并子宫畸形共49例(鞍状子宫8例,残角子宫9例,子宫不全纵隔19例,子宫完全纵隔6例,双子宫7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产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情况Tab 1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pregnant women
1.2 诊断标准 子宫发育异常常与阴道发育异常同时存在,1979年Buttram与Gibbons按子宫发育异常的形态结合临床表现、治疗、胎儿预后进行分类,本篇按此分类标准[1],统计病例中的子宫畸形类型为:鞍状子宫 16.32%(8/49)、残角子宫 18.37%(9/49)、不全纵隔子宫 38.78%(19/49)、子宫完全纵隔 12.24%(6/49)、双子宫 14.29%(7/49)。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畸形子宫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病率,其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组,见表2。在新生儿方面,其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畸形率,两组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3。
表2 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例(%)Tab 2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of pregnant women cases(%)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子宫畸形患者的妊娠晚期胎膜早破、胎位异常以及早产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正常子宫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剖宫产率也要高于正常子宫组。
表3 两组中新生儿情况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newborn status between 2 groups
从表3中可以看到,在畸形子宫组内,其平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身体重均要少于正常子宫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也是畸形子宫组较高。
而不同的子宫畸形类型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不同,包括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以及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也有一定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类型子宫畸形之间的差异
晚期妊娠合并畸形子宫由于宫腔轴向、宫腔形态发生变化,宫腔相对狭小,胎儿在宫腔内活动受限,胎位异常发生率高;畸形子宫由于宫颈、宫体肌肉发育不良,神经分布不均匀,引起子宫不协调收缩,易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2],本研究中,子宫纵隔(不完全性、完全性)占畸形子宫组的51.02%,子宫纵隔对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影响,文献报道其分娩活婴率为58.1%,流产率 75.7%、早产率 10.0%、异位妊娠率1.9%[3],目前认为,子宫纵隔首选宫腔镜下手术切除纵隔[4],希望能减少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预后。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子宫纵隔组中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子宫组,致使围产期孕产妇及胎儿的相应风险增加。但本研究中由于子宫畸形的病例数相对较少,而且分娩孕周有所差异,故未对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这有待进一步增加病例数后再探讨。
子宫畸形的类型不同,对孕产妇孕期并发症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不同[3],需要根据不同的子宫畸形的类型来区别对待并处理。本研究显示畸形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均低于正常组,畸形子宫妊娠结局中,残角子宫妊娠结局最好,鞍状子宫、双角子宫次之,其次为纵隔子宫。参考国外文献,多数认为不全纵隔,特别是隔长度在宫腔长度一半以下者的妊娠结局最差[5]。所以,纵隔的长度并不一定重要,而宫腔整体形态的完整程度是最关键的[6]。研究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子宫畸形是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是偶然发现的,而这些手术的剖宫产指征多是胎位异常,推测可能因为子宫畸形的存在导致宫腔形态不规则,影响胎儿在宫内的转位而发生妊娠晚期胎位异常。由于本研究就对进入围产期的病例进行分析,资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妊娠早中期的影响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子宫畸形并非剖宫产指征,但常在孕期并发胎位不正、头盆不称、FGR等需要实施剖宫产;由于子宫畸形的子宫肌肉分布与正常子宫分布有部分差异,在分娩过程中易发生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等,此时需剖宫产完成产程[7],我们的研究也可以看出,其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子宫正常组(P<0.05)。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子宫畸形合并晚期妊娠的患者,相对来说,其发生胎膜早破、胎位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在孕前或者妊娠早期便发现存在有子宫畸形,在妊娠晚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包括休息等,尽量避免发生胎膜早破而增加早产、脐带脱垂等风险,尽可能的延长妊娠孕周至足月。由于子宫畸形导致的胎位异常,需要综合产科因素判断具体的分娩方式,单纯子宫畸形并不是剖宫产手术指征。
[1] Buttram VC,Gibbons WE.Muellerian anomalies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An analysis of 144 cases)[J].Fertil Steril,1979,32:40-46.
[2] 杨艳红,姚元庆.女性生殖道畸形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8):459-460.
[3] Lin PC.Reproductive outcomes in women with uterine anomalies[J].J Womens Health(Larchmt),2004,13:33-39.
[4] 赵艳,段华,夏恩兰.子宫中隔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79-381.
[5] Salim R,Regan L,Woelfer B,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orphology of congenital uterine anomalies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recurrent first trimester miscarriage[J].J Hum Repord,2003,18(1):162-166.
[6] 张颖,朱兰,郎景和,等.纵隔子宫及双角子宫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6):452-453.
[7] 戴国亮,宋锐,张艳,等.子宫畸形合并晚期妊娠43例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8):4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