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李艳丽,高翔宇,刘恩荔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太原 03000;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工程系)
活血颗粒是由柴胡、白芷、白芍、穿山甲、红花等17味药材组成。本品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是治疗乳癖病的常用处方。原标准仅收录了当归的薄层色谱鉴别,为了有效地控制药品内在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本文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提高。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的要求需增加药味总数1/3以上的薄层色谱鉴别。本文增加了白芍、柴胡、白芷、穿山甲的薄层鉴别及芍药苷的含量测定项,一定程度上提高完善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
1.1 对照品及对照药材 当归对照药材(120927-200512)、芍药苷对照品(含量测定用,110736-200628)、熊果酸对照品(鉴别用,0742-200010)、红花对照药材(120907-200609)、白芷对照药材(110717-200204)、柴胡对照药材(0992-200102)、皂角刺对照药材(121210-200502)、郁金对照药材(120949-200504)、穿山甲对照药材(121027-200403)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试剂 硅胶G;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1.3 仪器 大连伊利特高效液相色谱仪;UV200Ⅱ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2.1 白芍的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10 g,加乙醇3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 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 ml,加适量中性氧化铝,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目,5 g,内径1 cm)上,用甲醇6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阴性溶液的制备:按比例称取除白芍外的其他药味,同法制成阴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1](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见图1)。
图1 白芍的薄层鉴别Fig 1 Thin layer chromatogram of Radix Paeoniae Alba
2.2 穿山甲的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10 g,加三氯甲烷30 ml,加热回流4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穿山甲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阴性溶液的制备:按比例称取除穿山甲外的其他药味,同法制成阴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的混合液,在80℃加热数分钟,置日光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见图2)。
图2 穿山甲的薄层鉴别Fig 2 Thin layer chromatogram of Semen Vaccariae
2.3 柴胡的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10 g,加甲醇35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0 ml,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加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 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柴胡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阴性溶液的制备:按比例称取除柴胡外的其他药味,同法制成阴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5∶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见图3)。
图3 柴胡的薄层鉴别Fig 3 Thin layer chromatogram of Radix Bupleuri
2.4 白芷的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10 g,加乙醚30 ml,低温回流1 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阴性溶液的制备:按比例称取除白芷外的其他药味,同法制成阴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8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在2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对应斑点,阴性无干扰(见图4)。
图4 白芷的薄层鉴别Fig 4 Thin layer chromatogram of Radixngelicae Dahuricae
2.5 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采用迪马Kromasil ODS C18(250 mm×4.6 mm)。能达基线分离;检测波长:以对照品溶液进行紫外全程扫描,可知其在230 nm处有最大吸收,参考文献,以230 nm作为检测波长;流动相:以甲醇-水(29∶71)作为流动相,主峰保留时间适宜,主峰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度大于1.5。理论塔板数按芍药苷计不得少于3 000[3-6]。
2.5.2 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乙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40 W,频率45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对照品溶液。
阴性溶液的制备:取处方除白芍的全部药味,按成品工艺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空白对照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5.3 专属性试验 按上述方法将供试品、对照品、阴性对照品进行测定。结果:在芍药苷处无干扰(见图5)。
图5 芍药苷HPLC图谱Fig 5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of peoniflorin
2.5.4 线性关系及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61.75 μg/ml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2,3,3,5 ml至 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分别进样20 μl,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以芍药苷进样量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得芍药苷含量测定线性关系图。回归方程为y=540.7x+25.933,相关系数r=0.999 9。结果表明,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 0.123 5-0.617 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2.5.5 精密度考察 取同一批号(110736-200628)的供试品,按供试品处理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连续进样6次,RSD=1.36%。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2.5.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供试品,按供试品处理方法,共6份,制得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计算各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5.7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芍药苷含量的供试品,研细,混匀,取约2.5 g,精密称定,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芍药苷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依法测定,并计算各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并计算回收率,见表1。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表1 回收率测定结果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2.5.8 白芍药材的测定 取本品粉末约0.4 g,精密称定,分别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依法测定,并计算各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Tab 2 Content of peoniflorin of Radix Paeoniae Alba
2.5.9 样品测定 按正文拟定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3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3批样品测定结果 (n=3)Tab 3 Content of peoniflorin of the samples (n=3)
参照3批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求得平均含量为0.65 mg/袋。以平均含量的80%作为样品含量测定的限度,即本品含白芍按芍药苷计,每袋不得少于 0.52 mg。
3.1 本品中白芍、柴胡、白芷、穿山甲等均为主要药味,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芍、柴胡、白芷、穿山甲等进行定性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在进行TLC鉴别研究时,增加了相应药材的供试品溶液,以求保证本品质量的同时,监控投料药材的质量,可作为中成药TLC鉴别的一种思路,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
3.2 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试验比较了多种比例的流动相,以甲醇-水(29∶71)为流动相,分离效果较佳,保留时间适宜,分离度大于1.5。该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1] 中化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20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Ⅵ.
[2] 赖克道,刘元,文志云,等.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小柴胡颗粒中的柴胡、甘草[J].广西医学,2009,31(6):886-887.
[3] 张海龙,崔永霞,王淑美,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心通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医学报,2010,25(1):118-119.
[4] 李春实,韩映晨,汝秋明.益脑复健胶囊的质量标准[J].中国药师,2010,4(12):1738-1740.
[5] 陈磊垚.夏菊滴鼻液质量标准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1288-1289.
[6] 康阿龙,张苏蘅,张娴.乳癖克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27(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