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长华 韩建涛 胡传双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当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邹长华 韩建涛 胡传双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大学生的学习是针对某一领域进行的专业性学习,适应专业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适应目标之一。大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水平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大学生专业学习成效和未来的就业。本研究采用唐文清、张进辅教授编制的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来研究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现状,比较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其专业适应水平的差异。结论得出: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水平普遍较好,但也有不少比例的大学生表现出极其不适应;性别、年级、专业、是否自愿选择专业、是否喜欢本专业等都会对其专业适应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不仅影响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还影响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业成就水平[1][2]。较好的学习适应性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学习适应性水平偏低是导致部分学生虽然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不良、达不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3]。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其思想状况、精神风貌、心理特点都会在学习这个主导活动中反映出来,而学习活动反过来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发展。“学会学习”是大学生个人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于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热爱程度,能够真正“乐学”。由于在学校管理、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主动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的学习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自觉、自主,表现出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尤其是专业性和职业定向性比较明显,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基础教育阶段,而是针对某一个领域进行的专业性学习。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是大学生的重要适应目标之一。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好坏对其成才和成长有重大影响。
目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众多问题。由于专业选择出现偏差、或者其它的主客观原因,相当部分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不满意不感兴趣;对专业本身及专业发展认识存在偏差;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学习效能评价低;对学校的专业环境及专业教学方法有成见;认为自己不适合所学的专业,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想办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专业学习也落下,对专业失去兴趣和信心,对专业及自己的发展感到迷惘,出现专业厌倦心理。
国外开始对适应性的研究比国内研究要早,其研究焦点分别集中在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人际技能、职业适应性等具体的领域,并且倾向于把这些适应性看成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各类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研究。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库,以“大学生适应性”等为关键词或题名或主题进行搜索,共有一百多篇文章,但其中不少是关于学习适应和学校适应等方面的相关文章,而没有涉及到大学生专业适应的相关文章公开发表。
专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在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所学专业及专业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认识和学习行为,达到自身在专业上和谐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倾向[4]。大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水平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大学生专业学习成效和未来的就业。但是目前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还没有辨别出哪些因素会提升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水平。因此,对大学专业适应性的探究不论从实践应用还是理论完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唐文清、张进辅编制的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11个小因子,共38个题项,专业承诺,包括专业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2个因子,共10个题项;专业学习动力,包括专业兴趣、专业动机和专业目标3个因子,共9个题项;专业行为,包括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运用、学习回避行为和专业应对4个因子,共13个题项;专业自我效能,包括专业学习自我效能和专业特质自我效能2个因子,共6个题项。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4点量表评定。并辅助自编的个人资料调查表。
2.2 调查对象
在安徽省合肥、芜湖、巢湖等地高校随机地选取被试。本次研究采用事先印制好的问卷进行调查。在学校的教室内采用统一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先发放问卷,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在明确问卷的填写方式后由被试独立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925份,收回有效问卷874份,有效率为94.49%。被调查对象的资料如下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资料分布表
2.3 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4.0专业统计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所有的研究数据。
3.1 当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现状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大学生专业承诺平均分为 25.99±5.12,专业学习动力 21.68±3.95,专业行为平均分为32.31±4.92,专业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5.80±3.04,总专业适应性平均分为 95.78±14.59。量表采用4点量表评定,中点分为2.5分。各分量表平均值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自我效能(2.63)>专业承诺(2.60)>专业行为(2.49)>专业学习动力(2.41)。可以认为,每道题目平均得分小于2分可认为是对专业极不适应,故专业承诺<20、专业学习动力<18、专业行为<26、专业自我效能<12表现出专业极不适应。研究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专业不适应性检出率
3.2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比较
3.2.1 性别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
采用T检验考察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因子的性别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力和总专业适应性维度,都是女生比男生适应性水平要好,两者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
表3 性别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表(x±s)
3.2.2 年级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
考察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因子的年级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有的维度,不同年级之间其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P<0.01),在所有维度,基本上都是四年级适应性最好,二年级适应性最差。
表4 年级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表(x±s)
3.2.3 专业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
考察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因子的专业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在所有的维度,不同专业之间其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在专业承诺维度,不同专业学生得分高低依次是:医学>艺术体育音乐>农学>文科>理科>工科;在专业学习动力维度,不同专业学生得分高低依次是:医学>农学>艺术体育音乐>文科>理科>工科;在专业行为维度,不同专业学生得分高低依次是:医学>艺术体育音乐>农学>文科>工科>理科;在专业自我效能维度,不同专业学生得分高低依次是:医学>农学>工科>艺术体育音乐>文科>理科;在总专业适应性维度,不同专业学生得分高低依次是:医学>艺术体育音乐>农学>文科>工科>理科。
表5 专业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表(x±s)
3.2.4是否自愿选择本专业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是否自愿选择本专业对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力和总专业适应性维度产生影响,其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都是自愿选择本专业的大学生其专业适应性要好。
表6 是否自愿选择专业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表(x±s)
3.2.5 是否喜欢本专业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是否喜欢本专业对专业适应性各维度均产生影响,其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都是喜欢本专业的其适应性要好。
表7 是否喜欢本专业专业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表(x±s)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维度平均得分在平均分(2.5分)左右,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水平普遍较好,但也有不少比例的大学生表现出极其不适应,这个结果较确切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一般现状:大部分大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渐适应所学专业,并顺利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在专业修养上达到一定程度,但也普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被迫选择本专业、对课堂教学没兴趣、对专业学习态度不认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所学专业就业形式不乐观等,有不少学生对专业抱着应付的心态。相关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或严重的情绪缺陷[5]。徐富明[6]等研究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完全适应乃至无法胜任大学阶段的学习。因此,大学生对专业的适应需要加强引导和有待提高。
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力和总专业适应性维度,都是女生比男生适应性水平要好。王华容[7]研究也发现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显著优于男生。但冯廷勇、李红[8]等人的研究得出男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优于女大学生,这一结论与本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可能原因在于,女大学生对选择有较强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害怕变动性,因此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当面临不适应时,倾向于通过努力来了解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和认识,坚持当初的选择,表现出对专业乐观的认同,更愿意对目前的专业进行学习和发展。而男大学生可能在认识上比较激进,更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一旦觉得所学专业“没意思”就可能产生放弃或转专业的念头,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和动力。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非常显著,表现为两头好中间差的特点。这与其它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结论不尽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对其适应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学习观念和模式还停留在中学的阶段,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行为积极,也比较愿意遵从学校安排的课程和相关规定,对专业学习热情高动力足,在行为上也较主动和积极,对自身专业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高。随着课业负担的不断增加,对学校环境和专业的发展评价偏低,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明确等,这些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适应。到大四时,课业负担减少,大学生心思主要集中在考研和就业中,暂时抛开了专业学习,自然而然导致其专业适应性较好。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专业差异非常显著,从总体上看,医学、艺术体育音乐专业其专业适应性较好,理工科专业其专业适应性较差。对理工科专业来说,该专业对学生的本身专业基础和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熟练掌握精确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课业负担较为繁重,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并且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工作选择,学生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大,普遍面临较大的专业压力,特别是本身能力上有局限时,要从心理和技能上对专业进行适应的难度较大,因此表现出普遍的专业适应性水平较低。艺术体育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已经考虑到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故其专业适应性水平较好。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总体水平虽然还好,但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目前大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表明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水平有待提高。促进大学生适应专业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5.1 学校要创造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调整课程设置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多样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机会,多开设专业选修课。
5.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及时调节不良心理,根据学生专业适应性特点加强专业适应性辅导。
5.3 帮助大学生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1]AMYS,TAMARA SB.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College Students′Academic Adjustment and Succes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91:1 146-156.
[2]MARTIN M,CHEMERS,LITZE H,et al.Garcia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Adjust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93:1 55-64.
[3]田澜,肖方明,陶文萍.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41-44.
[4]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
[5]魏茂全.成教学生网络教育学习适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6]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5).
[7]王华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8]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1).
G447
A
1672-2868(2011)04-0117-05
2011-04-17
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XWZ-20100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sk408);巢湖学院教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XM201122)。
邹长华(1979-),女,江西丰城人。巢湖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
责任编辑:陈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