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过去那种恋乡、恋土、恋农的“固守田园”思想已经发生彻底转变,“想方设发走出去,千方百计挣大钱”的意识已经越来越浓,强烈的发家致富愿望,为发展劳务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2.农民的就业领域有了明显拓宽
横向上看,农民已不在局限于第一产业,而向二、三产业推进的势头越来越迅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纵向看,农民工不局限于周边城镇,而向国内各大中城市,甚至境外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乡统一、公平竟争劳动力市场格局已经基本构成。
3.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自发型零散式流动的人数减少了,依靠产业基地和劳动用工基地建设,有组织有规模地转移和输出人数增多了,规范管理,有序流动,规模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4.转移输出农民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伊通县从事蓄牧业、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农民,都具备多年来的专业生产技生和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实施阳光工程输出的农民工也逐渐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低收入向高收入上转变,自主灵活择业面宽。
5.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从近几年来伊通县农户多元化增收构成比例来看,增势较强的除了蓄牧业就是劳务经济。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的数字分析,转移和输出的劳动力,分别从每年3.5%和5.7%的速度增长,全县仅外出打工的部分收入,平均年增幅达15%。充分发挥农广校教学优势和各培训基地的做用,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春风行动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和阶段性成果。2010年全县转移和输出劳动力11.2万人次,收入5亿元以上。2011年到目前为止全县转移和输出劳动力5.6万人次,主要输出地省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