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1年第13期
读了《中国石油石化》杂志今年第13期的《员工培训: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一文,深有同感,由此笔者想到一句俗语:好吃不如爱吃。
中国石油东北销售秦皇岛公司在培训工作中,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探寻一种适合自己企业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工作中不断更新培训理念,丰富培训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练兵活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企业与员工“共进双赢”。此文对企业培训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近些年来,各大中小企业都在不断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在员工培训上舍得投入,这无疑起到很大助推作用。一些企业虽然资金投入不少,实际效果却不佳。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只是按照上边的要求机械性地执行,应付上边检查;二是盲目采用一些培训措施;三是花大价钱外请培训机构。
员工培训工作在企业各项工作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我们要借鉴东北销售秦皇岛公司的好经验,切切实实搞好培训工作。
沧州炼油厂 伏铁刚
2011年第14期
“问题油”作为一个曾经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中国石油石化》杂志今年第14期着重推出了《“问题油”暴露的问题》,以及《“问题油”频现“质量门”谁把》等文章,深究“问题油”,笔者为此叫好。
近期,国内先后打响食品安全“人民战争”,展开“短命建筑”痛批,引发高铁“快与安全”思考……安全和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油”让国人神经又一次绷紧,尤其是“问题油”出现在央企。“问题油”的出现有诸多原因:制度缺失、监管缺位、标准缺陷等。这些“问题油”很可能还出自外部采购,但是,这都不是“问题油”应该出现的理由。
按理说,任何时刻、任何企业都不能放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特别在社会质疑央企,质疑“两桶油”的时刻,“问题油”的出现更不应该。在诚信建设亟待加强的现阶段,央企作为国家的骨干企业,生产合格的、用户信得过的产品是底线,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问题油”决不能掉以轻心。
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 钱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