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仓储促进共知共享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建设述略

2011-11-09 13:42李金庆陈和
中国教育网络 2011年7期
关键词:厦门大学院系学者

文/李金庆 陈和

机构仓储促进共知共享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建设述略

文/李金庆 陈和

建立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的宗旨在于:1、长期保存、管理厦门大学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2、展示厦门大学学术成果,提高厦门大学学术声誉;3、增进同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知识共享;4、融入国际学术界的开放获取运动。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是中国大陆地区高校首家推出并提供开放获取的高校机构仓储,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厦门大学机构仓储推出之后,在图书馆界不断推动开放获取运动的影响下,不断有其他高校的学者前来考查,甚至被作为学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研究。本文就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的创建、建设模式和资源共享模式等加以介绍,并浅谈发展机构仓储的几点思考。

为顺应国际上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以及应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长期保存问题,厦门大学图书馆很早就开始关注机构仓储的发展,并于2005年7月8日与50多所大学图书馆一起签署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

厦门大学图书馆于2006年8月正式推出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系统(又名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接受本校教学科研人员注册并上传学术资源。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的建设模式

1、软件选择

在构建厦门大学机构仓储时,可供选择的软件类型包括了商业软件、自开发软件和开源软件,基于当时项目属于探索和试验性质,以及考虑系统开发的难易度,本馆偏向于采用开源软件构建。当时可供选择的开源软件包括EPrint、DSpace、Greenstone等,经过文献调研和测试对比,我们认为DSpace系统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系统安装应用上相对比较容易;DSpace开源社区活跃;DSpace为后起之秀,功能设置等各方面更趋于合理;DSpace用户群体有不断壮大趋势。之后的实践证明,我们选择DSpace是正确的,据opendoar网站统计,截至目前,在机构仓储构建软件领域,有37.5%的机构仓储使用DSpace软件构建,远远高于其他软件的比例。

2、资源组织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中的学术资源组织基本上采用三个层级:第一层,即最高层,为厦门大学的院系和研究所,对应DSpace的社区(community);第二层为预先设置的专题,对应DSpace的合集(collection);第三层为条目层,为具体的学术资源。

预先设置的专题包括“已发表论文”、“会议论文”、“演示文稿”和“工作文稿”。“已发表论文”专题是指学者在正式出版机构发表的期刊论文或论著;“会议论文”专题是指在学术性会议上宣读及刊用的文章或论著;“演示文稿”专题是指学者在教学活动、学术会议活动或其他学术交流活动中宣讲的演示稿等;“工作文稿”专题是指学者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初步成果、工作笔记、研究进展、科研数据结果等。这些设置可以根据系统实际运行需要,随时作出调整或增删。

用户提交学术资源时,首先要明确该资源的责任者是属于哪个院系或研究所(第一层),再确定该资源内容属于哪个专题(第二层),然后就可以上传。

3、资源收集与提交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资源收集与提交经历了几个阶段,2006年刚推出之时,由本馆学科馆员深入到各个院系宣传厦门大学机构仓储,并在不同场合(如讲座、会议等)推介厦门大学机构仓储。同时挑选各个院系和研究所若干个知名学者为代表,收集并上传其学术资源(以期刊论文为主),以此作为厦大机构仓储的早期学术资源。希望能以这些知名学者的学术作品为“榜样”,带动其他学者的跟进。如此通过2年多的运行,虽然有不少的学者在系统上注册,但实际提交的学术资源数量并没有原先预期的多,系统资源数量增长缓慢。经过调查研究和讨论,我们认为,如果没有行政命令督促提交或其他外在力量的驱使,期许本校学者自觉向机构仓储提交大批量学术资源不现实。因此,我们决定由本馆的学科馆员收集并提交本校学者的学术资源,同时把提交的结果知会反馈给学者。在此后的时间里,机构仓储中内容收集和提交有了保障,数量不断增长。截至目前,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系统收集本校学者学术资源数量近一万条。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资源开放共享的模式

建设机构仓储的目的在于让广大用户能够免费且方便、高效地共享仓储资源。所以厦门大学机构仓储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利用方式,力争提升资源共享的效果。

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系统为普通用户提供了浏览功能和检索功能。浏览功能主要是按不同方式来浏览系统中的学术资源,包括按院系浏览、按作者浏览、按题名浏览、按主题浏览、按个人专集浏览、按发布日期和按提交日期浏览。其中,院系下面又可以根据资源类型专题来浏览,专题分为工作文稿、会议论文、演示文稿、已发表论文和专利等。检索功能包括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利用高级检索,用户可选择检索的数据源是整个机构仓储,或是特定专题、特定院系的资料,检索入口也可选择关键词、作者、题名、主题、摘要、集丛、赞助者、识别号和语种等,进行布尔逻辑组合检索。

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机构仓储中的资源,以及充分利用DSpace软件的OAI接口,厦门大学机构仓储先后在OpenDoar、OAISter、Google Scholar、Yahoo等搜索引擎上登记注册,让这些网站和搜索引擎定期或不定期收割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的元数据并做索引,从而让更多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网站或搜索引擎找到并利用厦门大学机构仓储中的资源,同时提高厦门大学的知名度和学术声誉。

为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厦门大学机构仓储系统还为用户提供新增资源的邮件订阅和RSS订阅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订阅机构仓储库中某一专题或某一院系,甚至整个机构仓储的学术资源。

项目应用的思考与发展

厦门大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学术资源,如何系统收集师生的学术资源并存储,是图书馆的一项艰巨任务。

由于国内相关版权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的不足,厦门大学机构仓储中学术资源的版权利用与保护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探索。厦门大学机构仓储中的资源对全球都是开放的,对于如何确保资源责任者权利不被侵犯,同时也不侵犯别人的版权,这是需要我们长期学习和探索的问题。

目前,厦门大学机构仓储中的资源可以方便快速地查检利用,但这些服务仅限于文献全文的服务,如何在这些全文文献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或者说提供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这也是我们将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发展机构仓储,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资源建设。加强机构仓储的资源建设,是实现资源有效共享的前期工作。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所在高校的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和人才优势,精心组织、整体规划,以制订本校建立机构仓储的方针、政策,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本校的机构仓储。并对资源建设加以行政督促,同时做好资源组织。

2.促进资源共知。要让用户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利用资源,图书馆应大力宣传开放获取和机构仓储的发展趋势,宣传机构仓储资源,促进资源共知,同时建立机构仓储联盟,探索机构、出版商和服务商之间的合作。

3.方便资源共享。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用户利用,因此,机构仓储的文献资源应从方便用户利用的角度加以合理组织,做到界面简洁清晰,使用方便快捷。要做好资源导航,努力实现机构仓储与其他系统和环境的无缝连接,并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发增值服务。

4.努力克服障碍。机构仓储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性强的数据库系统,在建设与服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努力克服各种障碍。这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激发作者参与热情;提升用户信息技能;探索解决法律障碍;推介优秀作品,表彰仓储先进。

(本文参考文献略,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厦门大学院系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专辑1(2021年第2期) 文章回顾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作品展
学者介绍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