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

2011-11-09 03:37苏晓红王晓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评价体育

苏晓红,王晓春

(1.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

苏晓红1,王晓春2

(1.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制定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得当,学习效果是否良好,都需要体育教学评价过程才能得到判定。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在普通高校体育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

21世纪伊始,为了深入贯彻20世纪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我国大中小学均拉开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帷幕。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相应制定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纲要》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制定的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得当,学习效果是否良好,都需要体育教学评价过程才能得到判定。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在新《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东北三省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根据东北三省的高校数量,分别从黑、吉、辽三省各随机抽取院校10所、10所和20所共40所院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网上信息进行检索,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教学评价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本研究分析和论证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有关指标筛选和调查问卷的编制,走访有关专家,以实现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判断。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严格按照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设计了学生和体育教师两种调查问卷。在东北三省高校共发放问卷4 000份。其中体育教师问卷600份、学生问卷3 400份;回收问卷3 888份,其中教师问卷583份、学生问卷3 305份,回收率97.2%;经筛选后的有效问卷3 701份,其中教师问卷555份、学生问卷3 14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2%。经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6.0社会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师生对体育教学评价意义的认识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1]。新《纲要》已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评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师对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会影响其对待教学评价工作的态度和行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选择重要和很重要的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分别为 78.4%和64.3%,说明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能充分认识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较高的认识程度会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参与教学评价工作,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当前体育教学过程要求树立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主的指导思想,就应强调对学生的健康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个性差异及努力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的评价,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性的学习。通过不懈努力,掌握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2.2 师生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的认识

评价的目的决定了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的认识程度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行为产生影响。由调查统计结果(表1)可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认识呈现出不同的层面,其认为重要性排在首位的是判断学生体育学习的状况,次之的是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说明大多数教师把教学评价的重点还是放在学生的体育习得,特别是体育技能方面的习得,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它曾被视为体育教学评价的绝对参考依据,甚至是唯一的目的;而列居三、四位的是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和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说明新《纲要》实施后,体育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开始向发展和激励的目的倾斜,这与新《纲要》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是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和需要,为发现和反馈学生体育学习中的问题和为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及挖掘潜力而进行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建立自信,使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努力方向,逐渐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强化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排在稍后位置的选项并非没有意义,只能说明教师认为它的重要程度不及前几项,因为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师的教授过程也应同样受到关注。

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记录显示(表1),学生和教师的排序结果出现一定的差异。他们认为较重要的是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接着才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技能的掌握,说明在新《纲要》指导下,学生的观念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说明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体育活动的主体,开始关注自己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体育进步程度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教师在对自己学习评价时,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自己通过努力而完成动作的过程,把进步的幅度和努力程度作为评价的重点,而不只是测试成绩。学生的这种对体育教师的期望也同样是新课程对教师所要求的,为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而进行的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其目的是面对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指向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努力方向。

表1 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认知调查表

2.3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是核心对象,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和发展对象都是学生,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的体育习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习变化状态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他们,为他们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需要在学生的体育实践中得以发挥,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教师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有利的保证。

2.3.1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时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同时在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功能。因此根据新《纲要》的要求,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体能与运动技能、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体育学习态度作为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着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包括性质(方向)和程度两个维度。性质是指正确与错误、好与不好,每一种学习态度又有程度深浅、强弱的差别。本研究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中学生思考学习内容的自觉性、学生练习动作的主动性。由图1可见,在学生思考学习内容的自觉性的调查中,认为好和较好的男、女教师比例分别为74.9%和73.5%;在学生练习动作的主动性的调查中,认为好和较好的男、女教师比例分别为75.1%和80.7%;可见女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评价中略高于男教师。但再深入分析,在最高水平的评价中,女教师选择的比例却远远低于男教师。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后,绝大多数院校都采取学分制,体育公共课也不例外,大部分都是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进行合班教学,由于男女教师的性别差异,女教师对学生要求的标准相对于男教师标准高。从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有超出2/3以上的教师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评价都很高,表明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性,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理定向,这种状态也必然会促进教师去认真对待每一次体育课。

图1 体育学习态度调查

(2)学生的情意表现。在情意表现方面,问卷中设计了四个问题,分别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信程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功体验程度;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稳定程度。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意表现调查统计表

情意表现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情绪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学习与活动的自信程度,在实现体育学习目标中的成功体验程度,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稳定程度等,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克服主观和客观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勇敢性、果断性、独立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自信程度方面,认为较自信以上的男女教师分别为75.1%和81.2%;学生在成功体验程度方面,认为较强以上的男女教师分别为67.9%和51.9%;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认为较坚强以上的男女教师分别为64.2%和80.6%;在情绪稳定程度方面,认为较稳定以上的男女教师分别为75.1%和66.3%。上述数据表明,男女教师对学生在情意表现方面的评价基本达成共识,但在相对比较中,女教师的评价中成功体验较低,说明女同学在体育学习中应加强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她们体会学习成功的感觉;而男教师的评价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评价较低,说明在教学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3)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能与运动技能曾经被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甚至体育成绩就由它的分数决定;而新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是对体育教学评价的一次突破性的改革,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要求重视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等因素纳入到评价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表明:高校对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专项运动的技评和达标表现出来;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大半数教师认为对专项技能的评价应该增加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与学生的调查数据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80.2%以上的学生认为专项技能评价只靠教师最后的量化考核和对技术动作的主观打分是片面的,教师对学生专项技能的综合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样的技术动作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体质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可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把学生的进步幅度作为重要的因素进行考核,并且应该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果,打破传统的绝对评价,即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的做法。运用相对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对最后的成绩评定更为客观和公正。而且对于平时练习不努力、自以为是的学生也能起到鞭策的作用。

(4)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在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方面,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守活动规则的表现;学生与同伴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表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爱护体育器材的表现。调查结果见图2。

图2 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调查

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具体表现为理解和尊重他人,与同伴一起分析和处理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承担在小组学习和练习中的责任,与同伴齐心协力取得集体成功,以及遵守规则和尊重裁判等。人际交往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的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会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正是以往体育教学中比较薄弱的方面。由图2可见,在学生遵守活动规则的表现调查中,认为较好以上的男女教师分别占67.9%和73.5%;在学生与同伴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表现的调查中,认为较好以上的男女教师分别占74.9%和73.5%。从上述结果中得知,男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达成一致。而在学生爱护器材的调查中,男女教师的评价出现了分歧,认为较好以上的男教师为 53.5%、女教师为81.2%,认为一般以下的男教师占 46.5%、女教师只占18.8%,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表明男学生活泼好动、顽皮,对体育器材表现出使用大于爱护,另一方面,由于男女教师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来讲,做事比较细心、全面,因此能够注重教学中的细节,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要求和教育;而男教师对细节有所忽视,在爱护器材方面对学生要求的不够,导致学生在此方面表现不尽人意。

2.3.2 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现状分析 教师对自己教授过程的评价应该能较全面地反应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主要从教师课前的准备、课上教法等的实施、指导与反馈、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入手。

(1)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它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本次课教授的内容、学生的整体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进行熟悉和了解,是一个教学心理准备过程。调查数据显示:有76.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教学准备做得很好,他们能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并且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能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时刻注意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把它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师问卷中,有67.9%的人对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较满意,女教师好于男教师;而少数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还不够,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有些选修项目选报的人数过多,而师资相对有限,因此教学班的人数相对增加,教学规模增大所造成的。

(2)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3]。它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学生积极主动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学习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一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发展创造能力,完善人格与个性。教学实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教师根据课程进度的需要而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与示范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所表现的教学组织形式等;在此阶段中,师生的互动是关键的环节,也是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知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所以它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学生问卷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课上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很合理,并且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案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在教师的问卷中,也有72.8%的教师对自己课堂上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较为满意,并表示学生都很配合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这种结果符合高校公体课的教学现状,主要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每个学生基本都能如愿以偿,因此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当然学生也就不用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练习,完全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而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如何深入地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中。

(3)指导与评价。体育教学中的指导与评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等环节使学生把整个动作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表象,接着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这时的练习常处于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可能有些学生表现为做动作觉得较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并且心理上对动作的学习没有自信,情绪不太稳定;这时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帮助对学生进行体育习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指导与纠错可以防止和排除不必要的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动作技能的改进与提高打基础。所以教师的一句肯定与评价可能是对学生建立自信的最大鼓励;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9.5%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价,也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持满意的态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不失时机的,课上的即时评价、阶段性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以及期末的终结性评价等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统的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往往忽视过程性评价;而现在看来,过程性评价更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进步。

(4)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直接反应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仅仅是对运动技能的传授,而是在于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体育课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影响学生集体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等,这正符合新纲要所提出的教学理念。体育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把体育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可见,在学生的调查中,有62.3%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持满意的态度,并且表示很喜欢上体育课;在教师的调查中,59.6%的教师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良好的等级,但课后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多;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是正确的,对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呈认同态度,并希望积极付诸实践。

2)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评价中,主要从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学生的情意表现、体能与运动技能以及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更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在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中,主要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指导与评价以及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超出半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做得较好,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4)目前大多数教师在从事评价活动时,除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外,对于过程性评价给与足够重视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而在学期开始有少部分教师还未能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进行摸底或诊断性评价。

3.2 建议

1)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一方面,应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对评价理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和研讨的机会,由专家给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帮助体育教师不断提高和成长。

2)在全国已有统一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当地教学实际情况的其他内容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关注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标准。这样既可以对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也兼顾到各地、各校及学生个体的差异。

3)研制便于体育教师操作的体育教学评价软件。通过软件来实现多种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以供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真正将多元体育教学评价落到实处。

4)应建立一些监控机制,对体育教师制定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进行审核与再次评价,以避免体育教师使用评价权利的随意性,同时给体育教师提供帮助和相应的指导,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1]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季 浏,胡增苹.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季浏.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范晓玲.教学评价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王晓琳.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体系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1998 (2):18.

[7]毛振明.对现代体育教学大纲的“考核改革”及问题的讨论[J].体育教学,2001(1):13-15.

[8]袁 冲,刘 谨.改革考核方法优化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00(4):132.

[9]朱少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New Teaching Concept

SU Xiaohong1,WANG Xiaochun2
(1.Professional Techology Institute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 2.Department of PE,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110102,Liaoning,China)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it is an important role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in the process.Whether P.E.teaching goal and sports teaching principles set are reasonable or not,the appropriateness or not of student learning behavior,learning it well or not,which need us to ge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process.Using literature reviews and survey research,the authors understand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ing Outline of College P.E.,and present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rovide the reliable basis for college PE teaching reform of evaluation.

college;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evaluation

G807.4

A

1004-0560(2011)06-0109-05

2011-10-27;

2011-11-19

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与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研究(L10CTY012)。

苏晓红(1977-),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郭长寿 王艳萍

◂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评价体育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