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3 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

2011-11-09 03:37陈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负荷量耐力高原

陈波

(北京化工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

我国女子3 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

陈波

(北京化工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

对女子3 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发现,冬训期的连续两个高原训练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影响了整个冬训期的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李**可能存在过度训练,赵**的训练效果最好,朱**正常。同时高原训练时间太长次数太频繁,致使整个训练的量和强度不足,量的不足由训练课次不足和高原训练造成,强度不足主要与混合耐力训练比例较少有关,影响训练效果。

3 000m障碍;优秀女子运动员;训练负荷;负荷监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家女子3 000m障碍跑组备战2008年奥运会队员,所有运动员均为健将级以上。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查阅大量中英文资料,为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史料及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对多位田径耐力性项目的教练员、研究人员以及运动员等进行访谈,了解我国田径耐力项目训练负荷安排和训练的实际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将运动员计划完成的训练负荷数据、实际完成负荷量、强度等数据,以及完成训练负荷后的机体产生变化的生理生化数据等,用EXCEL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

1.3 数据来源

训练学指标是记录每一名队员每一天完成训练负荷的具体数据,然后对教练员提供的训练计划进行记录。

生理生化指标在上高原前测试一次,高原训练期间1~2两周测一次,下高原后测一次、下高原后测2~3次,由2008年奥运会科研组的生理生化研究人员测试和记录。

2 高原训练的预期目标与方法

阶段训练时间: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将这个阶段分成以下三个时期:

2.1 第一时期)2007.11.5—2008.3.4)

训练目标:冬训期进行体能和专项能力储备。主要使运动员的体能和专项能力较为显著改善。重点在提高运动员不断延长距离的平跑速度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运动员耐力。

训练方法:采用场地400m、1km、4km的间歇跑和重复跑、场地12km不同强度跑等来发展运动员的耐力;以2 600m~3 200m距离的专项强度极限跑,2 800m~3 200m有栏的专项强度训练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强度较大的身体素质训练,并有一定量的海边沙滩的放松跑。

2.2 第二时期(2007.3.5—2008.6.1)

训练目标:重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专项力量素质;加强3 000m障碍专项速度和技术训练,不断完善栏的技术和水池技术,逐步提高专项强度。注重抗高乳酸能力训练。

训练方法:以400m、400m障碍和1km为主要距离进行场地间歇跑;以1.2km、2km、2.4km、3.2km、4km为发展持续快跑能力的主要手段;发展专项能力的2.4km、3.2km和4km障碍跑;强度较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海边沙滩放松跑和海边公路越野跑。采用“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模式,穿插平原训练。

2.3 第三时期(2008.6.2—2008.8.17)

训练任务:通过突出赛前专项速度和节奏的训练、高强度的专项身体训练来加大整体训练负荷强度,以及加大专项训练强度来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突出专项强度,调整竞技状态,完成北京奥运会比赛任务。

训练方法:低氧训练的主要手段有低氧仓跑台跑,模拟海拔高度为2 300m~2 800m,8~10min×3~5组,速度14km/h~18km/h;场地障碍跑(1 000m~3 000m);场地50m变速跑,场地能力跑4km。主课的训练时间尽量安排接近比赛时间。

3 结果与分析

3.1 训练学指标分析

3.1.1 第一时期 本次训练两次上高原,第一次58天,第二次63天。运动员这一时期的负荷量如表1。

表1 2007.11.5—2008.8.17周训练负荷总量及各类负荷量

高原训练的实践和理论都已证明高原训练的最初5~10天训练量相当于平原最大量的70%~80%,从第10天开始要达到90%~100%[2]。总体上来说,对应于训练的目的和训练任务而言,混合耐力训练量偏少,有氧耐力训练量较大,无氧耐力在正常范围,从而使整个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有所降低。

这一时期训练负荷的不足之处是第二次高原和海南阶段的训练负荷量相对较低。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首先,在高原停留时间较长,达到8周,运动员通过第一次高原较大负荷量训练后,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积累。

其次,2008年2月初的海南,由于南方罕见的雪灾,天气持续低温,使运动员无法进行水池和栏的专项技术训练,月底才进行栏和水池的专项强度训练。致使这一时期的训练量和强度下降。

再次,朱**由于高原训练期间不适等影响负荷强度和量。李**伤病对负荷量和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这些原因,从总体上看,训练负荷的实际完成情况,前半段基本上与预期的计划相适合,能完成预定的计划和预期的训练任务,后半段高原训练由于疲劳的积累,使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都与计划差之较大,效果较差。加之天气原因,致使下高原后的负荷强度和量也无法达到预期水平,同时技术和专项训练也未完成计划的任务,从而影响了整个后半段的训练乃至整个阶段训练。

3.1.2 第二时期 采用“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模式,中间穿插到海口进行高强度训练,以弥补高原训练强度的不足,共76天。负荷量和比例如表2,从各类负荷的比例上看,混合耐力偏少,在10%以下,一般应占训练总跑量的50%左右[5-6]。无氧耐力也偏少只有4.5%和4%,一般应占6%~10%[6-7]。有氧耐力比例偏大,超过了85%。应增加混合耐力无氧耐力训练的比例,使有氧训练与有氧无氧混合训练和无氧训练等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符合项目特点和运动员具体情况的最佳比例[8],使三者处于合理的动态变化范围。同时这种变化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则使训练的性质改变,发展的运动能力则不同。

从训练的实施来看,半数以上周的混合耐力训练负荷量在10%以下,周无氧耐力训练量在5%以下,这样的负荷是不可能有高乳酸值的,不可能实现提高专项能力和快跑能力,也不可能实现保持整个高原训练的高强度。身体素质训练虽有增加,但并不明显,每周不到一次的技术训练也不能保证技术的加强。能按计划完成的只有力量训练。所以说,训练的实际完成负荷与训练任务和训练计划有较大的差异。是否能完成训练任务,或完成任务的程度有多少,有待于比赛成绩的检验。

另外,这次高原训练采用“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模式,4次到海口进行高强度训练,并未体现高强度,未能弥补高原训练强度的不足。

3.1.3 第三时期 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常压低氧仓模拟“高住高练低训”低氧训练。总时间为75天,低氧训练为28天。这一时期负荷量如表3。各类训练的比例较上两个阶段有较大的改变,有氧耐力训练比例减少,混合耐力和无氧耐力比例加大,从比赛期负荷的比例上看,较为合理。从整个低氧训练期看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都偏小,混合耐力和无氧耐力比例较为正常。

表3 2008.6.2——2008.8.17运动员周负荷量和各类训练负荷比例

3.2 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3.2.1 血红蛋白 这一阶段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变化如图1,血红蛋白次日晨下降越多表明运动量越大,调整后恢复到训练前水平表明恢复良好[3]。女性一般为110~150g/L[4]。从血红蛋白的数据分析,三人的血红蛋白在元江和二次呈贡高原前段有所下降,说明这一时期机体还未从前一段时间的训练中恢复,训练的负荷较大,或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好。这也与训练学数据前期负荷大后期较小一致。

图1 李**、朱**、赵**训练期间血红蛋白的变化

在第二时期,三人的血红蛋白都在女运动员的理想值水平,但赵**血红蛋白上升较为明显,整个高原训练期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高原训练负荷对她刺激较大,或是基础训练储备不好,或运动能力较差。高原期血红蛋白升高一部分可能是血液浓缩所致,训练负荷也对血红蛋白存在一定的影响,也反映了运动员的不同运动能力和不同的竞技水平。因而,高原训练时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要注意训练负荷的监控。

在第三时期,朱**、赵**的血红蛋白值在女子运动员的理想值水平。李**血红蛋白稍低,结合训练学指标来看,负荷量并不大,可能是疲劳所致,但从整个阶段看,李**这一周期极有可能是过度训练。

3.2.2 血尿素 图2显示,血尿素次日晨降到8.0mmol/L以下表明恢复良好,没有明显下降或高于8.0mmol/L表明训练量过大[3-5]。在第一次高原训练期3名运动员的血尿素多数都超出正常值的高限,说明运动员第一次高原训练的负荷量较大。在第二次高原训练,三名运动员的血尿素值超出正常范围的高限,但从训练学指标看,这段时间的训练负荷的量不大,运动员的血尿素值高说明存在一定的疲劳积累,应注意负荷的调整,经过海口调整周后基本恢复。李**的血尿素值稍高,应给与一定的调整。

图2 冬训期运动员的血尿素测试值

在第二时期,朱**血尿素几乎都在正常范围。李**血尿素值后期偏高,可能的原因是对高原训练的不适应,或训练负荷量较大,超出机体的承受范围,但从训练学指标看,负荷的量并不是太大,与以前的负荷量比在其承受范围,心率指标也较为稳定,血红蛋白也在正常范围内,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前期训练使李**疲劳状态,有一定的疲劳积累。赵**结合其心率和血红蛋白指标来看,经过调整后赵**的训练负荷在其承受范围之内达到了较高(或极限)水平,训练效果较好。所以对训练负荷要个体化,应设计满足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需求的训练负荷,同时需注意训练负荷的节奏性,以及安排时间进行充分的恢复。

在低氧训练期,朱**的血尿素值反映其基本上能够承受这段时期的负荷量。赵**的血尿素结合其心率来看,反映这一时期训练负荷刺激较大,但在其承受范围。这一时期李**血尿素值偏高,虽然在训练中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营养补充,但仍然较高。结合训练学数据和血红蛋白指标,以及前两个时期的分析,李**可能是训练过度。需加强训练负荷的个体化监控和进行必要的休息。

3.2.3 肌酸激酶 从CK的测试结果看,如图3。第一次高原训练期朱**、李**有个别值偏高,可能与这一时期的负荷强度较大及对高原训练的不适有关。

图3 冬训期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测试值

3.3 综合分析

从整体上看,第一时期前半部分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在正常范围之内,下半段运动员出现一定的疲劳,训练量和强度都相对较小,训练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都表现了这种负荷特点,有较好的一致性。

第二时期,三人随着对力量训练的适应,肌肉反应逐渐减小。可以看到在后期的高原训练中,运动员逐渐对高原训练的力量训练负荷适应了,肌酸激酶指标进一步说明这一时期整体负荷强度较小,与训练学指标一致。这一阶段的整体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存在不足,与训练任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只能有限度地完成训练任务。李**可能有疲劳积累。赵**的这一阶段训练效果要好于朱**和李**。从比赛的成绩也可以看出,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成绩:李**为9: 50.85,朱**9:50.47,赵**9:51.81。李**和朱**较自己的最好成绩9:32.35和9:32.36有较大的差距,只有赵**创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绩。

在第三时期,可以看出赵**能很好地承受高强度的负荷,机体适应较好,机体状态良好,从她这一时期的两次比赛可以看出,6月8日在苏州的奥运达标赛上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9:43.6,8月5日在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是由跑出了9: 48.03的个人第二好成绩。需要指出的是,运动员在低氧训练后肌酸激酶偏低,虽和赛前调整有关,但也说明训练的强度不足,赛前2周无氧训练比例只有4%~6%。这样的强度不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速度能力和比赛的节奏,应加大无氧训练负荷的比例。

4 结论

1)阶段训练负荷监控中综合应用多种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运动员负荷后的机能改变和运动成绩的动态变化,在阶段监控中训练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两者有较高的一致性和互证性,可相互补充。训练学指标是训练负荷监控的基础。

2)存在训练量和强度的不足,量的不足甚于强度的不足,量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日或周训练课次较少和高原训练造成。强度不足主要与混合耐力训练比例较少有关。

3)冬训期的连续两个高原训练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影响了整个冬训期的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致使这一时期的训练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这一阶段中,李**可能存在过度训练,赵**的训练效果最好,朱**正常。应加强负荷监控,探索个体负荷的极限值。

5)在用生理生化指标来监控训练负荷时,应考虑其累积效应。

6)在实际监控中,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同一运动员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负荷的能力,训练负荷强度不宜统一要求。

7)训练负荷的强度是训练课的监控核心,无论距离多长,比的都是速度,也就是强度。为了在比赛中表现出更高的运动强度,训练中也自然应以负荷的强度为训练核心。

8)对训练负荷的强度掌控是训练课训练负荷监控的关键,由于对训练强度的掌握不当,使训练中各供能系统比例发生变化,改变训练的性质,则不能达到训练目的。

[1]王 英,陆阿明.运动负荷术语的再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4):118.

[2]王 清,冯连世,翁庆章.高原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谢敏豪,严 翊,冯炜权.耐力训练监控与营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冯美云,胡新民,吕 岩,等.备战第28届奥运会田径女子耐力性项目综合攻关与服务[J].体育科学,2006,26(3):32-40.

[6]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7]文 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8]陈小平.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J].体育科学,2004,24(11):45-49.

Monitoring of Phase Training Load on Chinese Elite Women’s 3 000m Steeplechase

CHEN Bo
(P.E.Depart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We’ve monitored the phase training load of elite women’s 3 000m steeplechase,and found that the two consecutive altitude training made athletes tired and then impacted the amount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trained load in the whole winter phase.Li**might be overtrained,Zhao’s training effect was best,Zhu**was normal.The time of the altitude training is too long and the times of the altitude are too often,which leads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amount and intensity of the training load.The insufficiency of amount mainly comes from the small number of daily and weekly training classes as well as the altitude training.The insufficiency of intensity mainly relates to the small proportion of mixed endurance training.All of those will affect the training effects.

3 000m steeplechase;elite female athletes;training load;load monitoring

G804.63

A

1004-0560(2011)06-0103-03

2011-10-08;

2011-11-16

国家体育总局立项课题: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及成绩监控分析(课题编号:06017)。

陈 波(197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水平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乔艳春

◂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负荷量耐力高原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的运动训练负荷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