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情报,“给力”创新
—— 多方合作打造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为中小企业服务

2011-11-07 07:16吴凡
华东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给力情报服务陈超

□ 本刊记者 吴凡

用好情报,“给力”创新
—— 多方合作打造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为中小企业服务

□ 本刊记者 吴凡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提到“情报”,你会想到什么?谍战亦或是卧底?……

让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技情报所副所长陈超来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21世纪的情报,是经过智力加工,来支撑创新并影响决策的信息。”陈超进一步解释说,现如今企业竞争离不开信息,上至市场需求,下至供应商,可谓足以影响决策的信息就是情报。它们藏在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乃至媒体报道等等各类公开信息之中,“但信息并不等于情报,从信息到情报的转变,可能就在刹那之间,就要你去挖掘,去发现。”陈超说。

馆所合一,为企业查新辟路

自1995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以来,作为我国唯一的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走过了15个年头。新上图,也由此被称为馆所。图书、情报的合并并非物理性的捆绑,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化学反应。合并不仅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同时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工作也产生了实质性改变。信息服务开始变得多元广义,不再是狭义的“科技信息服务”,而是一个坚持公益服务方向、以图书馆优势文献资源服务为基础、以情报研究为特色、“科技·产业·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情报研究与服务体系。“如今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的本质是‘开源情报’,很多信息其实都是公开的,而互联网则是主要来源之一。”陈超说,“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及时发掘情报,往往中小企业很难仅凭一己之力做到,这时候就需要借力专业的情报服务机构。”

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就是针对企业需求推出的最新服务产品,作为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机组成系统之一,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由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为核心,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依托,其他六家机构共同参与下建设而成。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科技情报服务资源, 发挥情报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高效的科技情报支撑,帮助中小企业消除情报软肋;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情报提升创新能力,助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或许有人疑问,在和平年代,情报还有那么重要吗?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一些经济大国的疑虑和担忧,国际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高技术封锁、贸易摩擦、歧视性条款、反倾销等事件纷纷显现。这是国际竞争环境中的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靠什么去及时而正确地应对这些事件,以保证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及时掌握专利、标准不仅是开拓市场的“矛”,更是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盾”。如果能有效利用专业机构的专利检索分析,更能使企业在市场风波面前毫无惧色。

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印刷包装机械主要制造企业之一和中国包装产品定点生产企业。一次,公司在开发送箔烫金机时,发现该机器的核心技术——全息烫印的六辊烫金送箔系统中已有瑞士某公司的专利,而亚华公司本身有许多欧洲客户,一旦没有很好的规避这种专利纠纷,势必对企业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亚华公司咨询了相关专家,并且登录上海行业服务情报网,运用“专利服务”中的“防止侵权检索”服务对该核心技术的专利进行了分析,重新确定了规避方案:亚华公司采用将送箔辊按不同于瑞士公司的形式排列,该新设计除了规避了瑞士专利外,同时可以烫印大幅面烫金箔,这也是瑞士公司专利产品所不具备的,并随即通过上海行业服务情报网平台情报人员的指导下对新设计进行专利申请,有效地规避了竞争对手专利,大大增强了新产品的海外推广力度,从而在经济利益与企业声誉取得了双赢的局面。这只是上海情报研究所多年为企业“找陷阱,辟新路”众多案例的其中一项,陈超说:“情报服务中最传统的就是科技查新服务,上海每年要做8000项左右,而我们就承担了2000多项。”

网盟联合,培育情报集聚高地

著名的国产品牌冰箱“海尔”在一次出口土尔其市场时,因不了解当地对进口产品检测程序的变化,意外地遭遇了产品需推迟一个月面市的“关卡”。等到一个月后,也错过了冰箱销售旺季的夏天。这个中国名牌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时所遭遇的非产品质量原因的“绊脚石”,被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许多工作人员铭记在心,这对他们也是关于“竞争情报产业”重要性的生动一课。陈超介绍说,上海原先比较健全的行业情报机构如今也只剩下化工、机电等领域寥寥无几的几个,而且它们大多已属于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在此背景下,随着服务网建设的不断推进,2010年9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牵头,30家情报服务链上的相关机构自愿发起组建的国内第一个跨行业、开放、对接供需的科技情报领域战略联盟,进一步壮大了服务队伍。

在上海行业情报发展联盟的首批发起单位中既有传统的图情机构,也有新型的信息服务组织;既有国有的企事业单位,也有民营的信息咨询企业;既有专业的科研院所,也有非营利的行业协会,今后将吸纳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加入。这些各行各业的机构为走出一条“支撑自主创新,支持科学决策”的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设新路而聚集在一起,联盟将加强公共平台建设,通过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行业科技情报服务网建设”项目的探索,与政府、企业对话,提出推进城市情报体系建设、能力建设等种种建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情报合作研究计划”中,重点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开展情报研究和服务,力争形成专业化、系统化、及时性的新能源情报集聚高地。

如今企业竞争离不开信息,上至市场需求,下至供应商,可谓足以影响决策的信息就是情报。

新情报时代,打造社会的公共平台

竞争情报已成为继资本、技术、人才之后,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倍加重视依赖于公开信息源的情报工作。“在‘新情报时代’到来之际,公益性应当是情报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副所长陈超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意图将它做成一个公共的开放平台。供应和需求都应该开放。同时需要分清楚哪些是竞争前的哪些是竞争后的,竞争前的信息服务一定是非盈利性的。”在这种形势下,战略联盟成为科技情报事业实现战略调整的手段和方法。它可以把各种研究机构、企业、传统科技情报机构联成一体,为共同的战略目标组成灵活的网络,依靠各自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乘法效应。同时,陈超认为,情报服务既有公共产品也有市场化产品(私产品),因此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承担。在“新情报时代”,如何让政府、社会与市场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利用情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一个挑战。

>>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技情报所副所长陈超

对话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技情报所副所长陈超;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主任王汉栋

《华东科技》:据我所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是一个特殊的“馆所”性质的科研机构,能否先介绍一下现在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作为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机组成系统之一,又是如何为企业开展服务的?

陈超:上海作为直辖市,也造就了情报研究所“馆所合一”的特殊形式。而所谓情报服务,最传统的是科技查新服务,上海每年有8000项左右,情报研究所则承担了2000项左右。企业科研人员在进行技术创新开发之前,首先要搜集和掌握国内外有关的科技情报;了解该项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前人研究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以及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等等,并将其作为论证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保证技术创新开发具有生命力、创造性和竞争性。科技查新就是为了帮助企业的科研人员开拓思路、避免技术重复、提高开发效率、保证开发项目的先进性,同时还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以前我们做科技查新只能通过图书馆内的国内外科技期刊查询,费时费力,现在通过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能够直接做到企业从委托到获得报告的流程服务,并且这些服务在今后将越来越数字化,通过网络化来实现。

上海原先比较健全的行业情报机构如今也只剩下化工、机电等领域寥寥无几的几个,而且多数是企业的性质,研发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他们很难有自己的情报系统,现如今建设情报网的意义就是希望能够重建和再造完善的上海行业情报体系。

现在我们不仅通过情报网这个“实体网”,同时与上海行业情报发展联盟这个“虚拟网”两手联合,意图将它做成一个公共的开放平台。既然是公共平台,供应和需求都应该开放。同时需要分清楚哪些是竞争前的哪些是竞争后的,竞争前的信息服务一定是非盈利性的,而个性化较高的,竞争性较强的是市场化的,则酌情收费。所以情报服务本质上比文献服务复杂很多,企业有它个性化的要求,所以它很难标准化,情报服务可以说是一种智力服务,根据需求来搜寻信息服务企业。

《华东科技》:听了您的介绍,我了解到现在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也就是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来获得信息,您认为互联网对现代情报产业有什么影响,是否还有其它的途径或者方式来为企业服务?

陈超:其实在没有情报网之前,我们也一直在做这个服务,主要是通过将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利用,企业可以自己来查询,也可委托我们专门的机构的来做一些调查和研究。

我们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对情报服务网进行改版,根据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情况,将情报网做的更好。目前企业委托我们做科技查新的资料,网上传递是没问题的,同时我们能够提供储存服务,也就是说企业在情报服务网实名制注册之后,曾经请求过服务的资料都可以储存在这里,这样就不必在企业内建立资料库,还能够保证企业的私密性。以后还将逐步增加情报分析的工具、软件提供分享。这也就是我们所意图的,打造未来的“云概念”,希望能够使情报服务网真正成为中小企业的情报平台。

王汉栋:我个人觉得,互联网在情报服务中其实是一个“窗口”的角色,通过这个窗口,公众可以了解到我们在做些什么,在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希望能从原来提供服务的方式,到如今的形成一种机制,通过情报协会,研究所将通过蜕化原来的一些情报机构,还有整个上海和情报相关的全部联系起来,这样使得情报服务的影响面更加推开。而互联网上没有的,则就可以交给情报所来深入。随着情报联盟的增加,情报工作的格局和方式也是在不断的变化。

《华东科技》:我们知道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那么您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对情报的认知度怎么样?对中小企业工作上影响程度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陈超:其实所有的企业不管是自觉或被动,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和工作,只是它可能没有用情报所这个渠道而已。再小的一个企业,它也必须了解所在领域的如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等的各种信息,这些也属于情报。我们现在所谓的科技情报本质是“开源情报”,即开放性资源的情报,并非秘密的资源,目前全球的趋势都是越来越重视。比如,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在发出“情报比导弹更重要”感叹的同时,及时加强了开源情报战略,成立了国家开放源中心(OSC);2006年7月又立法启动国家开放源事业计划(NOSE),专注于公开信息的搜集、共享和分析,并且规定任何情报工作都必须包含开源成分。

《华东科技》:您认为竞争情报已成为继资本、技术、人才之后,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那么您感觉现在的情报工作的整体环境怎么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其中应当作为一个怎样的角色?

陈超:在今天这种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情况下,情报工作其实很有挑战性,其一是因为可能会让情报行业边缘化,很多人会觉得需要什么信息去Google、百度搜索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找专门的情报服务机构。这是种个人信息素养提高的表现,虽然说全世界的专利都是公开的,但是是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及时的找到,从中提取出真正有用的东西,这个时候就需要情报行业机构来完成。现在搜索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最早的时候我们也是文献检索,后来是光盘,到现在的互联网在线查询,检索的效率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缺乏了人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有再多的情报也无法实施到用处上。

现在中国所谓创新的“生态”并非很好。在硅谷,从文化到人际都是适合市场体制下的创新需求,而我们的创新链并没有很完善,政府该干什么,企业该干什么仍没有搞的很清楚。虽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是政府应该鼓励建设基本的体系,保证创新环境,而创新环境中很好的一块其实就是信息环境。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说就是在承担这个责任,即提供一个完善的信息环境,效率高的话对企业的个性化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技术上有共性的领域竞争前的环境,比如医药研发行业领域,现在越来越多的趋势是即使在医药巨头之间也会联合进行前期的研发,这些信息并不是机密而是竞争前的共享资源。可以说在产业创新中,相当一部分的信息都是竞争前的,而这部分信息就应该由政府和社会机构来提供的。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我们所在做的就是把这个创新环境做好,提供更好的创新土壤来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把行业协会的资源,与我们的行业情报服务网嫁接起来,能够将情报服务网纳入平台与行业协会共建的资源之一。

《华东科技》:现在的很多机构,例如政府、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研院所等一些机构都在强调服务企业,那么您认为各个机构之间是否可以开展一些怎样合作,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利益?在2011年,希望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新一轮建设中能做些什么?

陈超:就我个人的观察,现在公共服务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通过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引导。目前全球趋势的一种新的叫做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模式,即公私合作制,这前两个“P”也就是研发平台和研究所这样的公共非盈利机构,还有一些在西方被叫做公益企业的机构,这种机构虽然注册为企业,但也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也就是说,企业和公共机构也可以合作起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这方面我相信研发平台一定有更大的空间,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模式。比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型仪器仪表项目,是依靠法规,将所有利用公共资金采购的大型仪器仪表来纳入公共资源。如果加入PPP的概念,则是否能够设计为一种机制,使得企业也愿意为社会提供一些资源,获得多赢的局面,情报研究所正希望能够把这种机制引入到行业情报的服务中来,我亦相信会有这么一天。

另外一点,我认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更好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真正市场经济中的行业协会一定会承担起为整个行业服务谋利益的责任,这方面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利用它们来整合资源,服务企业。同时我希望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把行业协会的资源,与我们的行业情报服务网嫁接起来,能够将情报服务网纳入平台与行业协会共建的资源之一。

猜你喜欢
给力情报服务陈超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分工协作的情报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和我一起去广西
Dipole Polarizabilities of the Ground States for Berylliumlike Ions∗
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策略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医院罕见病图书情报服务对策研究
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协作平台建设研究
江城子·悼诗人陈超先生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
Research on Integrated Analysis Method for Equipment and Tactics Based on Intervention Strategy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