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赣,创新发展
——江西科技“十一五”成绩喜人
“十一五”时期,江西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技兴赣、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快创新型江西建设步伐,全省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成为我省科技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十五”期末的45.6%,提高到今年的50.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南昌高新区步入全国30强,新增国家级高新区2个、国家级高新特色产业基地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2.4倍和2.9倍,占GDP的比重从5.4%提高到8.4%。光伏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用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用先进技术促进民生工程建设等,取得可喜成绩。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建国家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5个。培育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20家。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7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86个。据统计,“十一五”全省专利申请、授权量达到2.2万件和1.28万件,分别比“十五”增长40%和100%。完成新产品研发2400项,增长50%。鉴定和登记科技成果1103项和1660项,分别增长20%和110%,其中26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增长60%。
科技合作进一步扩大。以省部、省局、省院会商为契机,加大了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十一五”累计争取国家科技项目2028项,经费14.62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161%和332%。以举办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和参加深圳高交会为重点,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推进会为新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力度,累计与50多个国家上千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约合同672项,签约金额3220亿元。
创新环境更加优良。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比“十五”末增加近2倍,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科技三项费比“十五”末增长2.8倍,今年达到5.5亿元。出台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颁布了《江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全社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民营科技园区比“十五”末增加28家,生产力服务中心增长4倍。科技金融迅速扩展,仅2010年企业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的融资金额就突破了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