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饶毅
论文的价值重在“质”
文 饶毅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有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可谓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论文是发表作者科学发现的一个载体,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目前的情况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为止,我们实验室整体的速度都不算很快。在我们实验室里,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很大余地,而且他们多半很有主见。前不久的组会上,一个学生在回答我提出的建议时说“好”,实验室其他人员惊讶了半天,好像是第一次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一般来说,在我的实验室中,并不依赖速度的竞争,而是需要多想、多探讨,选择别人不太做的领域。
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和在美国的工作一样。但是,从发表的论文看,在中国的实验室论文数量特别少。
近几年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从发育转到行为。一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行为范式,最后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常常不放心,对重要实验,都要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不能出纰漏,必须严谨。所以,对于自己实验室的“慢”,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是必需的。
在我看来,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推进研究。“慢”是否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综合因素,不可能快。并不是故意追求慢,而是速度不能达到想要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的产出可以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都喜欢的“西施”,我的实验室中很是尊重和羡慕这样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对于论文在哪个杂志发表,这只能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
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
这是因为在学术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所以,论文的好坏,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而我将自己作为一个活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这很不容易。但是,世界科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既可能出自快的途径,也可能出自慢的方面。因此,不同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特点,有所选择,有得有失。
(本文观点来源于《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