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斌 [浙江大学 杭州 310028]
社会身份多重性与政治劝说的元语言研究
□王荣斌 [浙江大学 杭州 310028]
批评话语分析对政治话语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政治人物社会身份具有多重性,其话语亦反映多重社会身份及多重政治劝说之意图。因此,元功能角度对政治劝说的解释,需将社会身份多重性考虑在内。以奥巴马宣布伊战结束的演说话语为语料,对社会身份多重性、政治劝说、元功能策略三者的互动研究发现,元功能策略既是政治人物多重社会身份突显与弱化在语言层面的表现,亦是政治人物达成政治劝说的话语桥梁。
社会身份多重性; 元功能策略; 政治劝说
批评话语分析(CDA)将权力作为社会生活的核心条件考量,将话语视作架构与维系非均衡权力关系的社会实践,并认为意识形态是二者互动的中间层面。话语控制可分为不合法的控制,即权力滥用与合法的控制,即政治劝说。后者的受众有相信或接受劝说并实施某行动与否的自由[1]。政治人物在特定主题的政治演说中,会采用多形式的语言策略辅助其将隐性的目标意识形态阐释给受众,使其信服并达成政治劝说之目的。因此,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话语在语言学层面的分析,并多借助韩礼德关于功能的、意义的系统功能语法来解释权力意识形态指引的政治劝说的语言策略。作为权力强势群体的政治人物,往往身兼多重社会身份,是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群体的同一代表,其话语反映多重社会身份与多重政治劝说之意图。单纯的元功能分析显然无法完全解释政治劝说与强势权力维系的全部,还需考量社会身份多重性、元语言策略以及政治劝说三者的互动关系。2010年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政治演说,该演说以宣布伊战结束为主题,包含三个子主题:美国的伊战成就(主题一)、美国的反恐新行动(主题二)及美国经济的重塑(主题三),依次描绘了七年伊战美国取得的积极成就,阐述了美国反恐新政策及表述美国重振经济的决心与信心。该演说透过美政府网站向全球直播,其目标受众既包括美国人民(一类受众),也包括伊拉克人民等其他伊战关注者(二类受众)。身兼美国第44任在职总统、伊战发起国现任总统以及美国人民三重身份的奥巴马,意欲透过这场只字未提“胜利”与“失败”的演说向目标受众传递怎样的意识形态并试图达成哪些政治劝说?本文以该演说话语为语料,在对其进行元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政治人物多重社会身份的突显与弱化的具体因素,找出体现这种突显与弱化的元功能策略以及后者在政治劝说过程中的作用。
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元功能。韩礼德把元功能分为三种,即人际功能、概念功能及语篇功能。它们各自反映小句的不同侧面,相辅相成。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2]。人际功能中的语气由“主语”与“限定成分”构成,主要涉及语气结构、归一性与情态系统。
(一)小句主语的倾向性选择
小句主语通常可通过增加附加疑问小句(tag question)识别,其人际功能不容忽视。该演说分29段,146个小句。其中开场总述9个小句;结尾语2个小句;子主题部分依次包含63、18、54共135个小句。对语料子主题部分135个小句中陈述小句主语使用情况统计如下:
表1 陈述小句主语使用情况
由表1可见,一方面,整个语料未出现以government为主语的小句。另外,全文仅有6处出现government,均充当小句宾语,且指代伊政府;拥有美国总统身份的奥巴马,仅使用president 1次用以自指,其余12次均以I自指;另一方面,people、Americans等词做主语共69次,其中51次指代美国人民,这其中又含41次以we统一指代美国政府与人民的情况。这样的主语选择是不难理解的。首先,论及主题一时,不以government一词作主语,其在全文亦仅出现6次,使明确指代“发动伊战的美国政府”的小句减少,同时亦弱化了奥巴马伊战发起国现任总统的身份,全文较多使用第一人称I而非president自指亦使这一信息弱化。其次,提及伊战何时开始时,奥巴马使用了如下句子:
From this desk, seven and a half years ago,President Bush announced the beginning of military operations in Iraq.
话语控制的途径包括提高说话人的可信度、情感呼吁等[3]。美国发动伊战可谓饱受争议。以President Bush作主语,强调伊战并非奥巴马政府所为,弱化了奥巴马本人是伊战发起国现任总统的身份,降低了奥巴马本人可信度受损的可能。第三,与有意撇清与前总统布什的关系相反,奥巴马有意缩短与美国人民的距离——全文多次提及美国人民,并多以we作主语:
表2 We作主语的陈述小句分布情况
由表2可见,we作主语的陈述小句主要分布于主题一与主题三部分。首先,论及主题一的小句,既包含类似have met our responsibility、have removed等表述美在伊积极成就,亦包含move、close等表述撤军行动的谓词,以we作主语,弱化奥巴马美国总统身份,传递了这些为美国政府与人民一致行为的信息;其次,论及主题三时,以we为主语的小句突显奥巴马美国人民身份,提高了奥巴马的可信度,缩短了与一类受众的距离,使之产生重振经济乃全民任务之印象,是为政治劝说的手段。
可见,主题内容会影响政治人物多重社会身份的具体突显与弱化,后者又体现在小句主语的倾向性选择上。最后,鉴于非陈述小句出现次数极少(全文无疑问小句与感叹句式;祈使小句仅出现一次且为非标记形式),本文未讨论非陈述小句主语。
(二)否定陈述的积极态度
作为构成人际功能中语气的另一方面,限定成分可表示归一性与情态系统。前者通过限定成分中附加的否定成分(如not,n’t等)、语气状语(如never,hardly,barely等)或小句补语成分(如nothing、no +noun等)来体现陈述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表3是语料全部142个小句归一性统计:
表3 限定成分归一性统计
表3显示,约91%的小句为肯定的,否定的陈述小句仅占约9%。首先,通过小句主语的倾向性选择来弱化奥巴马伊战发起国现任总统身份不同的是,大量出现的肯定陈述,一方面既反映出奥巴马作为伊战发起国现任总统积极看待伊战成就与美国反恐新政策,又突显其美国总统身份,此重身份下的奥巴马对美国经济的重振显然亦持积极态度。其次,从否定小句方面看,第一类否定中仅有一句是表述美国政府在经济衰败中的消极作为(Unfortunately,we have not done what is necessary to…)的;第二类否定中,两例语气状语never否定与相关搭配一起表述肯定意义。例如小句we must never lose light of what’s at stake中,never与lose sight连用,实则在表达we will always keep…in sight的倡议;第三类否定中,否定限定词no与小句其他成分形成no doubt、no interest、no one、no challenge、no mistake、no shorts搭配,与谓词部分结合亦是在表述肯定的意义。
显而易见,无论是大量肯定表述还是为数不多的否定表述均传达奥巴马积极态度:一是为伊战正名,二是鼓励一类受众响应其重振经济的倡议,无疑均属政治劝说之范畴。可以说,主题态度亦会影响政治人物多重社会身份的具体突显与弱化,而肯定小句与否定小句的交替使用亦出于政治劝说之目的。
(三)情态与意态的差异化选择
情态系统表达的是归一性之间存在的不同等级的可能性,可分为情态与意态。前者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其小句命题所传递信息在概率(probability)(有多大可能是真实的)与频率(frequency)(何种情形下是真实的)方面有效性所持的态度;后者表达的是说话人要求对方承担义务或自己完成某项提议的意愿倾向程度[2]。二者均分高、中、低值三个情态级别,均可通过情态助动词、名词化情态词、情态状语以及表示预测与评价的复合句来体现。语料全部142个小句情态、意态体现情况如下:
表4 情态、意态体现情况统计
由表4可见,情态与意态应用情况相差较大。情态方面,全文仅出现7次,其中may、no doubt各2次,probably 、sometimes、often各1次。使用中值情态动词may(Long-term prosperity may seem beyond our reach.)(Our nation may be travelling through rough waters.)以及使用低值情态状语sometimes委婉地表述了美国当下面临的经济困境,意在向美国人民(一类受众)说明经济不景气得到改善的可能;使用中值情态状语often(We have spent over a trillion dollars at war, often financed by borrowing from overseas.)间接劝说美国人民(一类受众),意在使其信服类似伊战并未直接拖垮国内经济的言说;使用高值名词化情态词no doubt(There should be no doubt: the Iraqi people will have a strong partner in the United States.)明确地向伊拉克人民(二类受众)传达了类似美国是可信任的伙伴之类的言说,意在试图使后者对其产生信任感,这亦属于政治劝说。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再次提及前总统布什时用了以下句子:It’s well known that I disagreed about the war…yet no one could doubt President Bush’s support for our troops or his love of country。奥巴马此处有意向受众表达的是:二人意见分歧不少,但至少在军队支持与爱国情怀方面是一致的。使用no one could doubt结构,巧妙使其绕开而不评论布什在伊战问题上的是非功过。最后,使用中值情态状语probably(this day would probably mean a lot.)实则是以引述一位参谋军士的话为方式,从第三方的角度向全体受众传达某种积极意义:美国结束伊战将使多方受益。
意态方面,高值情态动词must出现14次、高值情态状语responsibly 1次、高值名词化情态词responsibility 7次、中值情态动词should 3次以及中值意愿倾向情态动词will 9次。回溯原文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高值情态动词must与中值意愿倾向情态动词will形成巧妙呼应:在表述重振经济的必要性时奥巴马全部采用了must,而will则被用在了表述美国政府后伊战相关行为的小句中。前一情形采用must意在向美国人民(一类受众)传递拥有总统及美国人民双重身份的奥巴马十分清楚重振经济应采取何种措施的信息,暗含一类受众亦应响应其倡议的政治劝说;后一情形中的表述是针对全体目标受众的,但其所提及的实施部分部队暂留,部分转移至阿富汗等过渡期行为并非全体受众之决议,采用中值情态动词will而非高值意愿倾向情态动词表述,舒缓了言说的气氛,属于含蓄地试图说服目标受众认可其行为的劝说努力。可见,针对一类受众描绘经济萎靡等消极信息时,多采用中值情态动词,而阐释改善经济气候应采取的共同行动时则多采用高值意态动词;针对二类受众描绘伊战对伊拉克人民积极影响时,采用高值名词化情态词;而针对全体受众描述后伊战过渡期行为时,则采用中值意态动词。
以上分析表明,政治人物由于其社会身份的多重性,其政治演说往往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意图达成的政治劝说亦不同,情态与意态呈现差异化选择正反映这一点。
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是指语言谈论主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以及对世界的认识的功能[2],它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与语态来体现。
(一)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的劝说效果
及物性系统作为描写小句的系统,根据活动和事件性质分为六种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以及存在过程。其中,关系过程又分为修饰型与认同型。及物性过程的选择受文化、政治以及意识形态影响[4]。表5是三个主题部分小句及物性示意:
表5 小句及物性统计
由表5可知,涉及参与者对目标实施动作的物质过程与表示两个参与者关系的关系过程构成135个小句及物性的主要类型,分别约占70%、23%;而体现“情感”、“认知”和“感觉”的心理过程以及言语过程、存在过程以及行为过程合计仅占约7%。三个主题各自小句的及物性分析亦为类似情况: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占多数。物质过程方面,主题一的46个物质过程小句中,有29个小句表述美国的伊战成就、伊战为伊拉克人民带来民主以及美军在伊战中出色完成任务等“事实”,采用物质过程小句,意图使如上信息显得真实、可信,突显奥巴马作为伊战发起国现任总统对伊战的积极、正面评价,暗含二类受众亦应认同其观点的政治劝说;主题二的13个物质过程小句中,有8个小句表述美国政府针对恐怖威胁已采取的与即将采取的行动,采用物质过程小句,意图使如上信息显得正确、可行,突显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坚决保障国家安全的事实;而主题三的35个物质过程小句中,除有5个小句表述伊战对美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外,剩余20个小句中有19个表述美国人逆境重生的精神以及重振经济应采取的措施,采用物质过程小句,突显奥巴马重振经济的决心。另外,还使用9个小句描述了美军在伊战中做出的贡献,实则为唤起一类受众响应“战争英雄”精神奋起重振经济的信心。关系过程方面,认同型关系过程共出现21次之多。尤其在谈论主题三时,奥巴马共使用7次认同型关系过程小句将重振经济等同为our turn、our task、our mission、our responsibility等,这些均暗含一类受众应响应其倡议的政治劝说。
总之,大量采用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小句,既提高了所表述信息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又反映了拥有三重身份的奥巴马希望借此达成对一类受众与二类受众的不同的政治劝说的意图。
(二)语态分析
语态反映及物性系统中不同参与者与过程的关系。主动语态中语法主语即是过程的语义动作者,被动语态中语法主语是动作过程的目标。Jespersen[5]探讨被动结构的五种使用情形,其中包含语义动作者不言而喻以及保持上下文的连贯性;Langacker[6]指出,语态亦可反映小句的焦点变化。统计发现,全文大部分小句为主动结构,仅出现四句被动小句,其中三句形成平行结构:
Tens of thousands have been wounded; our relations abroad were strained; our unity at home was tested.
这三句被动小句的语义动作者不言自明,被动平行结构不仅使语义连贯,且突出语义焦点,即伊战的消极后果。这三个被动小句出现在奥巴马正式宣布伊战结束(Tonight, I am announcing that the American combat mission in Iraq has ended. Operation Iraqi Freedom is over.)之前,突出了正式宣布伊战结束的意义,亦为随后所表述的部分部队暂留伊拉克“帮助伊人民实现民主”等后伊战相关行为提供所谓的合理性,属于说服全体受众赞同其过渡期行为的政治劝说。可见,全文多数小句为主动结构,即使是文中出现的极少数被动小句结构亦是用以帮助奥巴马达成其政治劝说的。
语篇功能涉及小句的信息结构、主述位系统与衔接系统。信息结构是小句已知信息与新信息出现的顺序;卫真道[7]认为,主位,简单地说,就是位于句首的语法成分[8],它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小句或小句复合体的起始点,述位指的是主位之外的所有信息,是小句或小句复合体的剩余成分[9];衔接系统涉及照应、省略等衔接手段在组织语篇时的使用[2]。图1是三个主题135个小句主位分类统计:
图1 小句主位分类统计
Halliday[10]将主位分为三种:简单主位、多重主位及小句主位。如图所示,简单主位、多重主位、小句主位出现频率依次为63%、30%、7%,无空主位。如上一章第一节所述,简单主位中people与人称代词we共出现51次,约占全部简单主位81%,原因不再赘述;多重主位方面,全文40处多重主位中仅有两处包含人际主位。首先,极少使用人际主位,说明奥巴马意图使行文正式、严肃,尽可能避免流露个人态度。其次,文中出现的两处人际主位中,一处是借助ultimately表达对后伊战时代新反恐行动的信心(Ultimately, these terrorists will fail to achieve their goals.),另一处借助only描绘唯有伊拉克人民有能力建立民主的意象(Only Iraqis can build a democracy within their borders.)。两处情感呼吁,一是意图使一类受众即美国人民“放心”,二是意图达成对“盼撤军忧安全”的伊拉克人民的政治劝说。
表6 主位标记性统计
表6是语料三个主题135个小句主位标记性统计。由表6可知,42个小句的主位是有标记的。奥巴马为何如此频繁地(31%)使用有标记的主位结构?首先,29个有标记的简单主位多为前置的时间状语,而所表述的时间域涵盖伊战前(如seven and a half years ago,over seven years before,last February等)、转折点——宣布伊战结束(如now,tonight,today等)以及后伊战时代(如the days to come等)三个阶段,将这三个连贯的时间段作为有标记的主位前置,通过转折点之前事件的描述与转折点之后的事件描述的明显对比,突出了伊战结束这一转折点的重要意义。其次,10个小句主位中有4个是让步从句,一方面,意在说明即使美国在伊战中的确付出沉重代价伊战仍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意在阐明虽然任务艰巨但美国经济势必重振。简言之,有标记的小句结构的使用,反映了奥巴马政治劝说之目的。
最后,主位推进与衔接系统方面,全文142个小句共有19对平行结构。一方面,奥巴马在表述美国发动的伊战以及战后相关行为有利于伊人民时,have + done、be + doing等平行结构的使用不但使行文连贯,更使政治劝说的努力显得密集、紧凑;because of +our troops…、only Iraqis can + do等平行结构更运用情感呼吁的手段,赋予其言说一定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奥巴马在呼吁重振经济的全民参与时,will /must +do等平行结构的使用亦使其言说有更强的号召力。
本文以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8月31日发表的宣布伊战结束的演说为语料,探讨政治人物社会身份多重性、政治劝说、元功能策略三者的互动。研究发现,政治演说中政治人物多重社会身份的突显与弱化受到主题内容、欲传达的话题态度以及具体的目标受众等具体因素影响。而具体的元功能策略,即小句主语的倾向性选择、否定陈述的积极态度、情态与意态的差异化选择等人际功能、物质与关系过程的劝说等经验功能、简单主位、有标记的小句主位结构以及平行结构的使用等语篇功能,一方面既使政治人物的多重身份得到具体的突显与弱化,另一方面又借助尽可能有说服力与可信度的言说帮助其实现针对不同目标受众的不同政治劝说之意图。可以说,元功能策略既是政治人物社会身份多重性突显与弱化在语言层面的表现,亦是政治人物达成政治劝说在语言层面的桥梁,如图2所示。然而,正如尤则顺[11]所说,政治话语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平衡与拓展研究议题,加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图2 社会身份多重性、元功能策略、政治劝说的互动示意
注释:
① 此处为administration一词,指代伊拉克政府。
[1] TEUN, 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 [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8:213.
[2]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9-31.
[3] TEUN, Van Dijk. Discourse and manipulation[J].Discourse & Society, 2006, (17) 3: 359-383.
[4] 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180.
[5] JESPERSEN. Essential of English Grammar[M].London: Rout 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6: 85-86.
[6] LANGACKE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1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43.
[7] 卫真道. 篇章语言学[M]. 徐赳赳, 译.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2: 60.
[8] 徐赳赳. 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435.
[9] 张京鱼, 王荣斌. 美国红十字会公共广告主位推进及其分布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25(5): 39-44.
[10]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2nded.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0:38-61.
[11] 尤则顺, 陈建平. 政治话语的批判性分析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31(5): 1-6.
编辑 刘 波
Political Persuasion and the Multiplicity of Social Identity:A Meta-functional Study
WANG Rong-bi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Political discourse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period under CDA. However, as politicians usually represent multiple social identity, their speeches correspondingly reflect multiple intentions of political persuasion.Therefore, the explanation of political persua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function should also take the multiplicity into consideration. President Obama’s speech on ending the mission in Iraq is chosen as its corpus and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 of multiplicity of identity, political persuasion and meta-functional strategies is explored.It is revealed that meta-functional strategies are both the linguistic reflection of saliency and insaliency of politician’s multiple identity and the bridge of the discursive realization of political persuasion.
multiplicity of social identity; meta-functional strategies; political persuasion
H0 30
A
1008-8105(2011)03-0086-06
2010 - 11 - 08
王荣斌(1984- )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