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运行机制研究以PUMA公司为例

2011-11-07 02:04:18齐文浩姚洪权
区域经济评论 2011年3期
关键词:相关者部门责任

□齐文浩 姚洪权

(1、2.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长春 130117)

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运行机制研究以PUMA公司为例

□齐文浩1姚洪权2

(1、2.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长春 1301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企业要想求得其生存和长期发展,就不得不考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CSR部门的建立已经成为历史的发展趋势,CSR部门应该普遍化,企业需要加强承担社会责任内外部推进机制的建立,将社会责任的承担融入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运行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理念最早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出现的。19世纪末企业不断扩大化并由此产生的诸多道德、法律、社会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对CSR的关注,并且不断地发展了CSR理论,推动CSR实践的发展。在1997年,全球社会责任标准体系(SA8000标准)出台,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企业道德的自愿性国际标准;在2000年,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得以实施,提倡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等44个方面的10项原则;在2001年,社会信誉指数在澳大利亚推出[1]。在200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启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制定工作,日前正式公布实施[2]。

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在高速的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些公司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只顾眼前利润的增长,最终对生态和社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3]。消费者权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社会福利等问题尤为突出,所以,要想避免各种问题产生,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成立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2005年对54家企业做了调查显示,有14家企业设立了CSR管理部,13家企业设立了可持续发展部负责CSR,其他企业由环境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来实施CSR[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做了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6月,超过400家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少企业还设立了社会责任部门,统筹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5]。从以往的文献来看,国内外针对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部门运行机制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CSR部门运行机制的理论背景

(一)CSR的界定

随着人们对CSR不断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CSR的认识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认同,但是至今对CSR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CSR的概念是被Shelton首次提出的,自这以后各方学者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测量维度相继提出各种CSR的概念[6]。

美国学者Carro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四层次金字塔模型如图1所示,他认为CSR是社会希望企业承担的各项义务并履行职责,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Freeman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CSR概念的界定中,认为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雇员、顾客、供应商、环境、社区等一切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根据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各项决策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7]。

Robbins认为CSR是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他还指出:CSR加入一种道德规则,促使人们从事使得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情,而不做那些有损于社会的事情[8]。

Gryphon Sou认为CSR是企业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或社区的各方面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中的企业应该致力于满足那些不管是否被这个时期的军阀、政策、宗教领导者还是社会制度所强加的各种要求[9]。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CSR的一些界定,我国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界定:

袁家方认为CSR是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10]。

刘连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者,乃指营利性的公司,于其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为社会上多数人所希望者后,该营利性企业便应放弃营利之意图,符合多数人对该企业之期望[11]。

卢代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包括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环境、资源、所在社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等的责任[12]。

(二)研究CSR部门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1.利益相关者理论与CSR

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Freeman对“利益相关者”做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或者企业在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CSR就是企业对包括股东、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和政府在内的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或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契约”关系[13]。对于CSR,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企业”本身上。可是,企业在追求其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尽可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两个方面通常存在着一种隐性力量,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获得各自的需求,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2.三重底线理论与CSR

三重底线理论是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于1997年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所从事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要满足经济底线、社会底线和环境底线的各种需求,企业不仅对股东负有责任,完成其利润目标,而且对社会和环境也负有一定的责任[14]。依据三重底线理念,可以将CSR分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经济责任也就是传统的企业责任,主要是以股东为本位的,以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实现经济利益的增长,主要体现为提高企业利润,承担其相应的纳税责任并对股东投资者进行分红;社会责任就是企业除了对自己负责以外,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以其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环境责任就是企业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还要重视各方面的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其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契约理论与CSR

托马斯·邓菲和托马斯·唐纳森从社会契约的角度出发,认为现存的或现时的社会契约是企业道德规范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当这些现时的,但通常是非正式的社会契约以一种自由而明智的一致同意为基础时,并且当他们提出的规范和更广泛的伦理学理论原则相一致时,它们显然就成了强制性的,企业有义务遵守企业与社会达成的这一广泛的社会契约[15]。林军认为权利和义务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一种固有的社会契约,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对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的社会负责,而且社会也要为企业的发展承担责任。企业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契约关系,这样企业的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16]。黎友焕认为应该把企业社会契约和社会契约明确加以区别,企业社会契约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是制约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的规则和假设,企业有义务进行遵守这种契约的实践;社会契约是企业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企业有责任为社会和经济的改善尽自己的义务[17]。

图1 四层次金字塔模型

4.低碳经济理论与CSR

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这是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源泉,自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开始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观点,他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1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委员会认为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19]。总而言之,低碳经济是在市场机制中得以实现的,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低碳经济的实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必须以“低碳”作为先导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在整个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将会失去其竞争力。

图2 PUMA公司CSR的推进体系

三、PUMA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PUMA公司CSR部门的推进体系

PUMA公司在管理体制上,严格按照德国上市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相应的行动指南来对公司进行责任行为管理。在 PUMA公司的高层中,由一位董事局副主席来主管企业社会责任事物,在其下专门成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负责该公司各方面的社会责任事物,PUMA公司CSR部门的建立依据以下三个标准:第一,国际劳工组织 ILO核心条款的劳工标准。第二,国际、国家和公司的生态标准。第三,公司自己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标准。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PUMA公司CSR部门的推进体系,该推进体系是指在企业中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社会责任相关工作,推进各部门、各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人员、组织机构以及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等构成的整体。PUMA公司CSR推进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PUMA公司CSR部门推进社会责任工作的核心是切实使公司承担推进社会责任的义务,使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将公司社会责任工作常规化、制度化,使社会责任工作能够与公司各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责任工作成为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公司的各种管理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CSR部门的运作过程中,在透明度、沟通、监督、可持续发展和绩效管理等五个方面负有相应的责任。

(二)PUMA公司CSR部门的运转

PUMA公司CSR部门在全球有10个全职人员,3个在德国本部,5个在菲律宾,2个在中国。该CSR部门是围绕着该部门的各种职责进行正常运转的,偏离了这些职责,该部门便无法有序地运转,该部门的运转要在各种职责相互有机统一的条件下进行。

在透明度管理方面,主要进行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撰写和发布两类非财务报告,包括可挥发性的有机物(VOC)成分使用报告和依据全球报告倡议(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前者是公司对环境和产品内容有规律的监控所产生效果的反映。第二,内部信息交流,主要是公司通过发布内部通讯来交流CSR部门的有关信息,使员工可以充分理解CSR部门的各种举措,同时公司也向其关键的合作伙伴发送有关CSR部门的信息,使公司和合作伙伴加强彼此的交流,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沟通管理方面,公司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地沟通是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沟通管理贯穿于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运转的每个环节。沟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与企业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包括组织重大利益相关方沟通活动,各种信息的共享等,通过沟通管理可以使公司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协调,可以明确社会责任工作的定位及其与企业其他工作的关系,识别企业社会责任重大议题,制定企业应对策略,制订年度工作计划。通过沟通管理可以为公司制定社会责任工作总体战略,明确各阶段性目标、工作重点等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公司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各种社会责任工作提供有力指导。

在监督管理方面,CSR部门对制定的社会责任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并对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控制,同时对执行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使整个项目可以有效并高效地完成。CSR部门制订了道德行为守则和生产行为守则,同时还邀请瑞士通标技术标注服务公司(SGS)为公司的全球机构,检测限制类原材料物质的使用和产品的健康性,以完成产品安全和健康的第三方检验。

在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公司的一个独特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每一个合约工厂里设立代表或执行官,这些人负责与各工厂进行联系、沟通,同时还把公司CSR部门的各种管理理念在这些工厂中进行宣传,使管理理念也可以达到可持续性。公司还采取了多种举措以保证公司的产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无害,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做到了防止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注重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在远东的某些工厂还实施了废物管理项目。在原材料选择方面,公司已经完全消除了对聚氯乙烯材料的选用,在生产鞋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消除可挥发性的有机物。

在绩效管理方面,其主要内容是,首先制定绩效管理中的各种指标体系。其次依据这个指标体系对员工完成的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跟踪。最后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发现产生的问题,并对该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或意见。要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就要把制定好的绩效指标体系进行分解,把总体指标分解到各岗位、各人员身上,这种做法可以对员工产生有效的激励,使员工能够更加愿意,并且努力地工作,最终使CSR部门正常且有效地运转。

四、结果与讨论

(一)结论

1.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融入到企业经营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社会进步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日渐凸显,这时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企业不仅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组织,同时还是环境保护的责任组织。企业要想扮演好这个历史角色,就必须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之中,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要有股东的参与,而且要扩大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确保企业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正如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上强调:“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普遍化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的使命,这种社会责任已不仅仅是企业某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承担起这种责任,并且进行彼此协调配合,使企业能更加有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想使企业能够更加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就需要使企业各部门的所有员工有社会责任意识,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需求动机理:需求产生相应的动机,动机产生相应的行为。员工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产生相应的动机,最后会有相应的行为来实现这种需求。其他企业可以借鉴PUMA公司CSR的推进体系,设立CSR部门,并且在企业其他部门安排CSR专职人员,对各部门的社会责任的承担进行工作规划、组织培训、监督控制、绩效考核、沟通管理、业务指导等活动,最终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普遍化。

3.企业要加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外部推进机制的建立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和行为的产生,仅仅靠企业自身的主动性和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强有力的外部推进机制加以配合。这时合宜性驱动力对企业的作用相对来说较为显著。(见表1)

表1 合宜性驱动力的来源和概念化

可见,企业要想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来,就必须加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外部推进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内外部各种驱动力能够有机地协调配合,最终达到合力最大,同时可以使企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创新与局限

以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而对微观方面的研究较少,而本文的研究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这个微观层次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能提供借鉴。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以下两方面局限:一是研究对象仅局限于 PUMA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运行机制的研究,尽管这个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由于企业规模、企业类型、企业经营方式等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各不相同,导致本文的研究结论可能不适用于任何企业。二是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能够亲自去 PUMA公司进行调研,使得所搜集到的资料可能不是完全准确,所得的研究结论可能有些偏颇。

[1]赵建军.西方国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J].精神文明导刊,2007,(5):55.

[2]景思江.创建“两型”企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新范式[J].企业活力,2010,(10).

[3]Jensen M..Serve the peopl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R].Discussion Paper2006-6,CBS Co2 penhagen,2006.

[4]http://www.wtoguide.net/html/wtowz/.

[5]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McWilliams A.,Siegel D.,Wright P..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trategic Implications[J].J 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1-18.

[7]Freeman R.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 pproach[M].Boston:Pitman,Ballinger,1984.

[8][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Gryphon SOU.Insist Up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Asia Inter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Macau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5.

[10]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11]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2]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3).

[13]Freeman,R. Edward. 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 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14]John Elkington,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21st Century B usiness,Capstone,Oxford.1997.

[15]王晓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企业管理,2009,(10).

[16]林军.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控制权安排[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4):26-29.

[17]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 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前沿报告[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1-42.

[18]王国樑.低碳经济 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19]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 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

The Research of Operating Mechanism in the Depart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for Example:PUMA Corporation

Qi Wen-hao1,Yao Hong-quan2
(1,2.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angchun 130117,China)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s,the corporation acts a new role of history in the society.The company has to undertake relativ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exist.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CSR became the history trend.The department of CSR should be generalization and the company should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 of undertak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in order to le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bine with the corporation strategy.

CSR;CSR department;operational mechanism

C93

A

1003-4919(2011)03-0017-05

2011-01-04

1.齐文浩(1986— ),男,黑龙江肇东人,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公司治理;2.姚洪权(1966— ),男,吉林九台人,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相关者部门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绩效评价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7部门
期望嘱托责任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